石首的由來

石首以“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為名。據後晉劉煦《舊唐書·地理志》載:石首縣“取縣北石首山為名”。明萬曆《湖廣總志》第四載“石首山,縣北三里江邊,有石孤立,故名。”明曹學佺撰《大明一統名勝志•荊州府》卷八載:“石首山在縣北大江中,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縣以此名。”清顧祖禹撰《讀史方輿紀要》載:石首山“縣北三里江濱,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縣以此名。胡三省《資治通鑑注》卷二百六十六載孫宗鑑曰:自竟陵(今天門)南至大江,並無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石首縣誌》載:“自荊而下,至縣,始有山突出,山多石,名石首山”,又載“石首山距縣城西北,兩面俱臨大江,其山皆有石至巔,故名”。乾隆60年(1795年)《石首縣誌》載“石首山,在縣西一里,面臨大江,有石孤立於此山之首,縣因以名。” 同治五年(1866年)《石首縣誌》載:“石首東通鄂州,西連歸峽,南貫洞庭,北連漢沔,直荊楚要衝地也。縣以上數十里無山,至此,北口濱乃有群巒突出於平衍之中,巍峨磅礴,環繞如畫。”清光緒《荊州府志》卷三引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雲“在縣北江中,有石孤立,為北山之首,因名”等等均表明石首縣因石首山而得名,而石首山以“有石孤立”命名。

石首地處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交接處,襟長江邊突兀屹立著兩列小山群。其中北面臨江一列(由東至西)分別為東嶽山(原稱楚望山)、繡林山(原稱陽歧山)、石首山;另一列分別為南嶽山(原稱龍蓋山)、馬鞍山、筆架山(文峰山)。其中最北的山原為石首山(已消失),石首山東北與繡林山相連。因其山在首位抵擋長江水流,取“山在首”的之意命名為石首山。西晉太康五年(284年)置縣時,縣署駐於石首山麓。唐顯慶元年(656年),移縣治於陽岐山(今繡林山)下。據說因縣治被長江水淹沒之故(也或許是石首山被江水沖刷導致崩塌),以至於唐末時石首山已成為四面環水,僅露出孤立的山峰,即所謂孤立的石頭,而到宋元之際,石首山完全消逝了。這從元末縣治署楚望山(今東嶽山)北,洪武年間徙治繡林山左可知。以至於如今臨長江邊的東嶽山(原稱楚望山)被誤認為是石首山。東嶽山海拔72.7米(海拔150米),西北臨江削壁如牆,面積約500平方米。因20世紀70年代末開山取石,已夷為平地,僅剩遺蹟(殘山)。

附:石首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 屬楚,秦屬南郡。漢華容縣地。三國時,先後屬蜀、吳。西晉太康五年(284年),析華容縣西南境置石首縣,因縣城北部石首山而得名。南北朝宋元嘉十七年(440年),撤石首縣入華容,至北周廢華容入監利。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石首縣。顯慶元年(656年),移縣治於陽岐山下。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分石首東部故白臼巡院升置建寧縣,又以萬庚巡院升置萬庾縣,與石首三縣並存。不久,廢萬庾縣入建寧縣。宋熙寧六年(1073年)廢建寧入石首。宋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建寧縣,與石首縣並存。宋崇寧五年(1106年),復廢建寧入石首,屬荊州府。元明清屬之。1914年屬荊南道。1921年屬荊宜道。191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荊州專區。1970年屬荊州地區。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