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市探索“掃黑除惡+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築牢“組織堡壘” 形成強大合力

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安順市積極探索“掃黑除惡+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模式,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進一步提升,凝聚力、戰鬥力逐步增強,為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確保專項鬥爭推進得穩、推進得好,整改任務落細落實。

築牢堡壘 源頭治理再強化

去年8月,安順經開區宋旗鎮張坪村重拳出擊,打掉了該村以原村委會主任張克云為首的涉黑涉惡犯罪團伙。

很多黑惡勢力起於基層、長於村社,其中一個原因,就與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息息相關。

如何築牢基層戰鬥堡壘,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宋旗鎮黨委政府當機立斷,以打掉該團伙為突破口,將之前工作不力的村“兩委”進行改選,一批素質過硬、能為民服務的優秀黨員和群眾走進了班子。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安順把農村涉黑涉惡突出問題納入軟弱渙散後進村黨組織“14個負面清單”,按10%以上比例動態排查軟弱渙散後進村黨組織112個,“一村一策”全部實現整頓提升。組織紀檢、政法、公安等有關部門進行聯合審核,對有檔案記載以來存在的問題逐一過“篩子”,提出整頓名單和“一村一策”整頓方案。將109個軟弱渙散村和3個社區黨組織進行整頓臺賬管理,明確專人負責。

同時,安順市全覆蓋開展村黨組織書記履職研判,動態調整不勝任、不合格的118人;開展村幹部學歷提升三年行動,並在大壩、塘約等8個村級示範點建立市級“領頭雁”實訓基地,對村幹部開展脫產跟崗實訓;對村幹部進行拉網式背景審查,全力肅清“村霸”、涉黑涉惡和宗族家族勢力等突出問題。

協作聯動 多方發力抓落實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安順市不斷加強組織協調作戰能力。加強基層掃黑辦建設,整合資源、配強力量、完善機制、加強培訓,切實提高統籌協調、調查研究、推動落實的能力水平。強化考核激勵,將專項鬥爭成效作為年終考核獎懲、綜治考評的重要內容,進一步落實好調度通報、督導考核、表彰獎勵等制度措施,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今年以來,安順市先後兩次組織召開市委反腐敗協調小組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傘破網”相關工作。出臺《安順市紀檢監察機關與政法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聯席會議制度》等制度,深入推進與政法機關的協同聯動,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建設。目前,安順市8個縣(區)、85個鄉鎮(街道)、5個新型社區全部建立綜治中心,有效解決基層社會治理資源分散的突出問題,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共管合力。

同時,安順市印發《重大黑惡勢力犯罪案件會商制度》,對公檢法機關在執法理念、證據採信、案件定性等方面存在分歧的案件及時組織會商,及時依法依規研究重大問題、統一執法思想;印發《加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協作配合工作制度(試行)》《安順市涉黑涉惡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反饋工作制度(試行)》,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聯合印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兩統一、一指導”會商機制》和《“兩統一、一指導”會商機制實施步驟》,建立信息互通、提前介入、聯合會商、涉惡明示、聯合督辦、訴前會商等機制,形成專業共識,確保案件辦理質量。

強化督導 專項鬥爭出成效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安順市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先後召開4次常委會、2次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會、10次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整改落實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全市上下進一步增強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整改落實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認識,進一步統一思想和行動。

嚴格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安順市制定了《安順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督導工作方案》,分別由8名市領導聯繫督導8個縣(區),從市直單位抽調16名正、副縣處級幹部擔任組長、副組長,組成8個督導組,先後組織開展了6輪專項督導。針對掃黑除惡工作相對滯後的重點縣(區),制定出臺了《後進地區整改提升工作方案》,組建了督導專門隊伍,進行點對點的幫助指導,列出具體的問題清單跟蹤整改。

截至10月15日,安順市公安機關新偵辦黑社會性質組織案6件,涉惡犯罪案4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32人,查扣凍結各類涉案財產從督導前的580餘萬元增加到3.6億元;檢察機關新提起公訴黑社會性質組織案1件,惡勢力犯罪案3件;法院一審判決並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案5件,惡勢力犯罪案2件,二審審結並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案5件,惡勢力犯罪案3件。中央督導組反饋的20項共性問題,已完成整改16項(含長期堅持整改9項),涉及安順的13項個性問題,已完成整改12項(含長期堅持整改6項),其餘幾項正在整改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