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选平曾要求,人民政协报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


回忆 | 叶选平曾要求,人民政协报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


△叶选平

我有幸认识叶选平同志并在他领导下工作,是在1991年4月他增补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之后。当时我在研究室任副主任,同时牵头负责党组办公室工作。后来,选平同志又连续当选为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常务)和党组副书记,我们工作上的联系又相对多了一些。其中,最多的工作联系是在文稿起草方面。

1992年3月,全国政协主席会议讨论召开七届五次政协会议的有关事项,其中一个内容是讨论准备提交大会审议的《政治决议》稿。选平同志在发言时说,《政治决议》草案中提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如何理解这个“长期”?比如说,联产承包制30年不变,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50年不变,都可算是“长期”,100年、200年也都可以算作“长期”。我记得小平同志讲的是坚持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这并不是说99年如何,101年如何,但100年是一个大的概念,我认为还是用小平同志这个表述更准确一些。那天主持会议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同志,他要我们起草组的同志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我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起草组当时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准确。谷牧同志最后拍板,按选平同志意见办。后来,提交全国政协大会审议的《政治决议》草案改成了如下表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最宝贵的经验总结。必须长期坚持这条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执行,100年不动摇。”

这一年的10月下旬,为起草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事宜,时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陈进玉同志与我和研究室另一位同志一起到广州,向选平同志请教。选平同志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说他还要认真地看一下我们带去的思路提纲,然后才能提出意见。在他看文件这一两天,要我们先去珠海经济特区去看一看,加强一下对特区的了解。我当时的感觉是,选平同志是想让我们实地感受一下特区的改革开放,启发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因为当时,有些人对经济特区乃至整个改革开放政策有所非议,对以什么为中心问题也有所议论。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人们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逐渐明晰,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幕即将开启。我们起草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必须面对这个重要而深刻的时代背景。就在这一次接触选平同志时,我曾经很冒昧地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说,有人说,广东是见了绿灯抢着走,见了黄灯闯着走,见了红灯绕着走,有没有这种情况?选平同志说,广东总体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凡是中央明确的事情我们都坚决执行照办,凡是中央明确说不能办的事情我们都坚决不做。在这个前提下,实践中有许多以往没有遇到的、没有说过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在实践中去试验,在实践中去检验。这就是按中央的要求办!从珠海回到广州,选平同志谈了他对起草这个报告的意见,强调要突出党的基本路线、突出改革开放。

1993年3月,选平同志在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第一次代表常务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这是一个以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为鲜明色调的政协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在国际国内的复杂艰难情况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定不移地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中共十三大的正确决策,继续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实现了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全体会议,10月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使全国各族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举国上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选平同志在总结政协工作历史经验时谈到的第一条体会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全面贯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积极主动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大事议大事。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政府大胆试验,勇于探索,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从这次会议开始,全国政协改变了过去由若干位副主席轮流做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做法,将其调整为由常务副主席向全体会议作报告,叶选平也因此成为政协历史上第一位连续十年做了十次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人。

1994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被组织上调到人民政协报社任总编辑,主持报社工作。两会期间,我见到选平同志。他问我在报社这一段工作如何,我简单说了一些“还好”之类的话。他嘱咐我,作为全国政协的报纸,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写一些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方面的文章。

我回到报社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落实选平同志这个要求。在组织相关编辑人员围绕这个题目组稿或撰文的同时,自己也抓紧时间执笔撰写了一些旗帜鲜明支持改革方面的文章。其中,记忆最深的是以《人民政协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维护稳定促进发展》那一篇。在这篇文章中,我突出讲了几个观点:一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沿着正确的轨道胜利前进。与此同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改革给人们带来实惠、带来富裕、使人为之振奋,同时也遇到一些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有时会遇到新旧矛盾交织、好坏现象并存、利弊情况伴生的复杂局面,使我们面临两难的选择。对于改革与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认识。二是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历史已经证明,后退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开放不仅利在当代,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重大原则问题面前,在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决不能有任何怀疑、犹豫和动摇,决不能因小误或畏大难而坐失良机,只能积极探索,艰苦开拓,努力奋斗,排难解纷,坚定不移地振桨扬帆,破浪向前。三是推动改革与发展,需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新鲜经验,集思广益;需要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的意见,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水平,并使国家的正确决策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需要接受党内外群众有效的监督,使党政领导机关始终保持廉洁健康的肌体和强大凝聚力;需要及时了解民情民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地为实现党的总任务共同奋斗。因此,改革和建设越发展,情况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更好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法宝,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四是各级政协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使命,开展协商监督、参政议政的各项活动都要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大局,坚定不移地团结人民支持政府推行深化改革的措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结合。要找准政协工作在国家大局中的位置,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积极姿态,在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交一份无愧于时代的合格答卷。

2003年选平同志退出全国政协领导岗位后,我们同他的接触便少了许多,只是在他来京参加会议活动时一起用过几顿餐,我到广东出差时也曾拜访过他一两次,发现他开始少量地吸烟,据说是有益于防止阿尔兹海默症。尽管后来选平同志与我们见面很少,但他与我们这些机关工作人员的友谊一直在延续,有些曾在他领导下工作过的同志聚在一起时,还时常会提到他的一些往事。现在,选平同志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维护大局的意识、改革开放的理念、平易近人的作风、举重若轻的领导艺术,永远是我们心目中学习和效仿的样板。

(作者系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原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相关链接:

叶选平同志遗体在广州火化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逝世



审核:周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