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养育出的甜歌妹子

作者 李云胜 方甜甜

张可,青年歌唱家,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独唱演员,世界环保形象大使。虽与家乡巢湖分隔多年,但深情未变。2016年,被授予“巢湖市旅游形象大使”,同时也是巢湖市诞生的第一位旅游形象大使。

巢湖水养育出的甜歌妹子

巢湖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巢湖乃至中国非常宝贵的财富。自小处于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张可骨子里的民歌情怀似乎来得非常自然。谈起自己的民歌之旅,她表示,一是因为与生俱来的兴趣爱好;二是因为父亲的文艺熏陶。

父亲是单位的文艺骨干,文艺、创作细胞很是充沛,写快板、编相声、拉二胡都很精通,在当地有“小赵本山”之称。也许是想到父亲对自己的帮助,也许是想起童年时父女二人一起参与活动的情景,张可的眼神透露着些许的自豪,语气也更加温柔起来。

巢湖民歌数不胜数,《送晚茶》恰恰是能叫上名字的一个。为了更好展示巢湖的形象,让巢湖这张美丽的名片为更多人所接受,张可重新演绎了这首经典的民歌,并保留了其中的主旋律与大部分音调。

成为巢湖旅游形象大使对于张可而言似乎是有点意料之中又有点意料之外的。

自18岁离家参军进入部队,到后来学习工作,那时尚未通高铁,交通算不上便捷,所以张可一年也就回来两次。虽然自己长时间离家在外,但巢湖这座城市在自己记忆中一直鲜活,成为自己难以忘却的“根”。

为了感恩家乡,也是出于乡人所托,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巢湖这座山水相依、如诗如画的城市,将巢湖之美展现出去,张可力邀青年作曲家方珲和青年词作家李俊伟,并自己担任演唱,联手打造了这首讴歌家乡的《美丽巢湖》。《美丽巢湖》不仅从风景上歌颂了巢湖之美,更从人文上赞美了巢湖之美,将巢湖鱼米之乡的天然优势和重要位置、造福一方的特点描画得淋漓尽致,张可的演唱也是饱含深情。

为了能更好地感染他人,《美丽巢湖》在编曲上并未采用传统民歌的方式来创作,而是打破了民歌的束缚,采用现代的方式来演绎,以达到乡情融入乡音的感觉。张可曾表示,这首歌中最让她为之动情的就是那句“美丽巢湖,我的家园”,让她的歌声中能有着满满的乡情。巢湖水养育出的甜歌妹子

张可从事文艺工作以来一直热衷参与公益事业,在很多公益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形象,更是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对于家乡,张可始终心怀感恩,多年来她一直用歌唱艺术和公益实践对家乡的文化特色加以传播。众所周知,巢湖旅游形象大使的选拔要求与标准都很高,而张可的成功入选,则是乡人们对张可这些年为家乡所做出的贡献的认可。她深感荣幸,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

她曾表示偶尔回家发现巢湖的变化非常大,从当初的小县城变成现在的高楼耸立,巢湖给了她一种小香港的感觉,同时巢湖的环境和空气都非常好,这些都让身为巢湖旅游形象大使和世界环保形象大使的她感到非常自豪与欣慰。

为了更好地推广巢湖,展示巢湖美丽动人的形象,张可与音协主席谢林义合作出《美丽六安》,又与我省词作者杨亚彬合作,创作出《英山我家乡》等多首歌曲。张可坦言杨亚彬的诗词写得非常不错,能与他共同打造一首家乡的歌曲也是深感荣幸。

值得一提的是,《英山我家乡》在创作初衷上,也秉承着历史上庐州府的辖区,因元朝时升庐州为路,下辖合肥县、六安州、巢县、英山县等。而一直到清朝时,六安升为直隶州,将英山、霍山划为属区,才从庐州府分出去。所以,六安与英山在历史上与巢湖同属庐州府,文化一脉相承,地域风格也较为接近,为她们写歌,也是在歌唱家乡。

巢湖水养育出的甜歌妹子

张可与巢湖的情感密不可分,歌声中巢湖的影子也都与她丝丝缠绕。身为巢湖的女儿,张可一直深感自豪,并表示愿在今后身体力行,多多宣传巢湖,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身边的人,为巢湖旅游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还会继续演唱出更多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好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