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金石良言

区块链火了,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央行数字货币的英文缩写是DCEP,翻译过来就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人们自然会想到:微信和支付宝已经流行多年了,央行DCEP的优势在哪里?

金岩石:金石良言

《领修道》第2期:金岩石:金石良言

首先,央行DCEP是法定货币,和纸币同级,简称是纸币无纸化,学名是替代M0。和支付宝/微信相比,DECP具有法律强制性。尽管多数接受电子支付的商铺目前是支付宝/微信双选,但还是有一些商铺是二选一,DECP将没有这种选择。

其次,支付宝/微信都是账户制,必须绑定银行账户,支付流程是交易双方+银行,银行体系是中介机构。DECP是央行发行的,其流通体制若选择区块链底层技术就可实现“点对点”,这就是去中介化。在4G网络阶段,交易速度的差异还不太明显。在5G网络普及后,有银行中介的支付和没有银行中介的支付,交易速度的差距就会拉开了。

第三,更重要的是,微信背后的腾讯,支付宝背后的阿里巴巴,还有被绑定的商业银行,理论上都可能破产。从安全性的角度看,央行的安全性显然要高出几个级别。虽然在交易瞬间,企业银行破产的概率极低,却不能假设不会发生。

第四,央行DCEP可以脱网交易,即离线支付,一旦网络失灵或临时断电,微信支付宝就不行了。这时只要手机有电,DCEP支付就照常进行。交易双方的手机只要都有DCEP支付设定的功能,手机一碰,交易即刻完成。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货币无论以什么形态流通,都不仅限于支付—结算—存储三大基本功能。现代货币理论说明,国家法定货币还有第四大功能——监控功能。尤其是在实施《反洗钱法》的国家,货币监控功能具有法律强制性。在纸币流通的场景下,大宗纸币交易可被用于从事“洗钱”等非法交易。而在央行法定数字DCEP流通的场景中,任何交易都如踏雪留痕,所以DCEP将有更强的监控效力。当然支付宝/微信也不例外,但和DCEP相比,用户可以随机改变其绑定的银行卡,提升反监控能力,提高监控难度。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一开始就约定了英文缩写,毋庸置疑,这是准备进入国际市场的预设符号。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战略,过去十年,离岸人民币的流通范围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可想而知,DCEP一旦进入流通,全球所有现行的数字货币交易所都不会漠视,DCEP的国际流通性甚至可能超过离岸人民币,当然也必然高于支付宝/微信。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在美国议会的质询中,脸书公司董事长扎克伯格打出了两张“牌”:其一是慈善牌,其二是中国牌。扎克伯格说,脸书计划发行LIBRA货币的目的不是处于牟利,而是改善全球金融服务的水平,让那些没有银行网络覆盖的区域也能获得金融服务。如果脸书不做,中国也会做,比如DCEP已经箭在弦上。在这里,姑且不论扎克伯格的“中国牌”是否正确,平心而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央行DCEP的信用等级显然高于一家私人公司及其组建的商业同盟。

我曾经讲过,脸书发行LIBRA的顶层架构不是创新而是复古,可以溯源到当年中国的成都交子——人类社会的第一代纸币流通。在长江流域的国际商品贸易时代,成都人的商业同盟和当地官吏共同驱动了当时的金融创新。如今,全球化市场进入了金融多元化的时代。如果脸书发行LIBRA的计划获得成功,中国的DCEP更没有理由不会获得成功。金融创新无处不在,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