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除了一年逛三次海瀾之家外,港片是男性觀眾另一件生活必需品,甚至一年三部都不夠。

“是兄弟就來砍我”的兄弟真情,百看不厭的臥底反臥底套路,實力與顏值兼備的華仔、古仔,以及威震東亞、遠征好萊塢的吳宇森、唐季禮。

港片巔峰時期,從導演、演員、編劇,到武指、美術,甚至送飯的阿婆都是全中國,甚至是全亞洲最專業、最高效的。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新千年以後,盛景不再,但港片、合拍港片依舊是電影市場的香餑餑。

王晶閤家歡喜劇、成龍大哥的功夫+喜劇,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只要港片上映就會受到觀眾的熱烈追捧,創造一個又一個的票房奇蹟。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馳騁十幾年後,步入中年的香港演員、港片大導漸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仍在堅持的只剩古天樂、張家輝、吳鎮宇等“中年大叔”。

七夕節,三位大叔聯袂參演的《使徒行者2》上映。

《使徒行者2》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觀看《使徒行者2》,就像觀看《掃毒2》,就像觀看《追龍2》,就像觀看近年來上映的所有港片。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那群人,熟悉的九龍與新界,熟悉的深水灣與銅鑼灣。

甚至連身旁一同觀影的大叔也看著似曾相識。

1:港片衰敗了嗎

結合豆瓣與貓眼數據, 2019年,古天樂參演的院線電影約15部,已上線五部,待上線十部;張家輝參演的院線電影有8部,已上線3部,待上線5部;吳鎮宇參演的院線電影9部,已上線4部,待上線5部。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僅暑期檔兩個月,我們就看到了三個膚色相似的古仔(《追龍2》、《掃毒2》、《使徒行者2》);兩個不同職業的渣渣輝(《使徒行者2》、《沉默的證人》);三個不同口味的大叔吳鎮宇(《逆流大叔》、《使徒行者2》、《保持沉默》)。

如果未上線電影都能按照計劃上映,那從暑期檔到賀歲檔,觀眾幾乎每週都能在影院與他們三個見面。

不僅演員是翻來覆去的老熟臉,近期上映的港片連故事也全是撞車與雷同

《掃毒2》講述了餘順天與毒梟地藏之間的殊死爭鬥;《追龍2》講述了臥底警察與悍匪龍志強之間的殊死爭鬥;《沉默的證人》講述了法醫陳家豪與悍匪Santa之間的殊死搏鬥。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還有警察與神秘組織展開殊死搏鬥的《使徒行者2》,警察與走私犯展開殊死搏鬥的《廉政風雲》,警察與超級富二代展開殊死搏鬥的《反貪風暴4》。

即便聚焦小市民生活的《逆流大叔》也是熟悉的港式雞湯套路,和曾經看過的《七十二家租客》,和剛剛上映的《淪落之人》沒啥區別。

延續經典港片的警匪爭鬥、小市民套路,在觀眾的既定思維中創作,讓觀眾在觀影時情不自禁的想起經典港片的場景,讓觀眾情不自禁的買票入場。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這樣的創作思路確實無錯,卻無法撐起曾經屬於香港電影的榮耀。

曾經港片中的奇思妙想沒有了,曾經緊張刺激的貼身肉搏沒有了,曾經讓人動容的真摯情感也成了寡淡的雞湯。

故事越來越相似,主演越來越少,臥底反臥底越來越雷同,甚至導演連片名都懶得換,為並不出色的故事強行續上一部又一部續集。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商業套路運用的越來越好,好到丟了自我,好到沒了特色,好到讓人無比懷念港片黃金時代的屎尿屁。

好到讓人心生疑問:港片衰落了嗎?

2:男神寶刀未老

回顧記憶中的港片,你可能遺忘掉具體的電影名,可能想不起具體的人物出現在哪個具體的電影,但你一定會想到那愛恨情仇的港片江湖,想到那個江湖裡那些為快意恩仇的人。

會想到天台上,華仔含情脈脈地望著著梁朝偉說出:“想當一個好人”;會想到酒吧后街,狄龍對著歇斯底里的張國榮,說出:“阿sir,我沒當大哥好久了”;會想到繁華商場中,成龍大吼一聲,然後順著柱子滑下高樓。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港片不善於描述人物細膩的情感變化、展示人物的成長曆程,但卻總能夠在情緒氛圍的幫助下,創造一個又一個細膩的人物,營造一個快意恩仇的江湖。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演員對人物以及故事的高超駕馭能力。

《使徒行者2》時長僅有一個半小時,導演根本沒有時間去贅述程滔、井進賢之間跨越幾十年的兄弟情深,也來不及講述葉志帆對於程滔、井進賢的上下級關係。

所有的內容只能通過演員自己領悟、把握,並將這一切準確無誤的傳達給觀眾。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電影一開場,三位影帝就用不經意的表現,將這三個人物複雜的故事敘述了出來:

女間諜被抓獲,程滔進行審問,刑事偵查處葉志帆屋外等候,保安處處長井進賢卻突然到訪,要帶走逃犯。

葉志帆不敢拒絕,只能說些不鹹不淡的話來拖延時間;程滔面對井進賢似如初見,卻掩蓋不掉他眼底的恐慌;井進賢看似剛正不阿,卻在程滔與女記者交談後慌了神。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眼神、動作、微表情,哪怕是三位男神的眉毛也都努力傳達著人物的角色性格,暗示著人物的命運。

影片上映後,在接受提問時,古天樂說:“作為演員,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演好一部戲,拍好一個角色”。

或許觀眾看膩了古天樂演警察,看膩了吳鎮宇演大叔,看膩了張家輝演斯文敗類,但他們卻仍舊用百分之百的熱情,百分之一百的演技對待每一個角色。

讓每個角色熠熠生輝。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作為一個演員,古仔、渣渣輝無法改變現階段市場對他們的既定印象,改變香港電影如出一轍的套路,流水線式的故事,但他們卻仍在為了角色不斷努力,不斷突破,讓細節更完美。

如此,人還在,香港電影便不會衰亡。

3:套路依舊有效

2016年,《使徒行者》上映,故事在港片傳統的臥底反臥底套路外,增加了臥底找組織的戲碼。

臥底不再藏在暗處,反而要竭盡所能的證明自己是臥底,觀眾也不再是看熱鬧的局外人,要跟隨劇情不斷尋找自己心中的臥底人選。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使徒行者2》中,臥底反臥底、臥底找組織的套路得到了繼承,快意恩仇的港式兄弟情義也加入到了影片之中。

程滔、井進賢看似是分屬兩主、水火不容的對頭,但他們之間卻還存在著一份延續了二十餘年的兄弟真情。

正義面前,他們不僅要做出正義的判斷,還要做出情義的選擇。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輝煌時代的香港有著足夠廣闊的江湖,有著足夠感人的愛恨情仇,也有著足夠震撼人心的飛車動作。

還有觀眾百看不厭的港片套路,以及觀眾喜聞樂見的港式情懷。

它們就像一座錫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任憑香港影人開採、提煉、組合,創造出一部又一部香港電影。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4:港片不可能消亡

新千年以後,港片消亡成了媒體人最愛討論的問題。

港片出現諸如《無間道》、《桃姐》的高光時刻,媒體人振臂高呼港片絕對不會亡;港片出現諸如《澳門風雲1》、《澳門風雲2》、《澳門風雲3》的超級爛片,媒體人又說王晶等為港片掘墓。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爭論多年,問題依舊沒有結果,港片卻依舊存在著,還通過合拍片的方式擴大了產量;香港影人依舊忙碌著,北上內地,遠整好萊塢,忙得不亦樂乎。

有人說港片變了,變得簡單、粗糙,變得理所當然,缺了當年的情絕、義絕;有人說港片沒變,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那群人。

使徒行者2:一個月看三次港片,每次都能看到古仔、渣渣輝在拼命

好萊塢英雄一家獨大的當下,香港電影早就沒了再現當年輝煌的機會,但只要他還在,江湖就還在,情義就還在。

只要江湖在,情意在,港片就不會消失。

碼字民工:小配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