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食+運動導致嚴重過敏反應,初中生半年三次送醫搶救

紅網時刻11月6日訊(記者 劉丹 通訊員 吳靖)半年發生三次離奇休克送醫搶救,湖南婁底的初中生陽陽竟因為常見的麵食發生嚴重過敏差點致命,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過敏專家指出,隨著過敏性疾病的增加,導致過敏的原因多種多樣,症狀輕重不一,有些很容易被忽視,早期的準確判斷和防治十分重要。

陽陽今年13歲,半個多月前,他在上學的路上突發呼吸困難、四肢發涼、休克倒地,幸虧被路人及時送到附近醫院搶救才轉危為安,這已經是這半年來第三次發生這種情況了,父母百思不得其解,陽陽平時身體很好,長得又高又大,怎麼就突然發病、甚至差點丟了性命?經過仔細回憶,才想起陽陽每次發病前都吃了麵條或者麵粉做的食物。

為求進一步診治,陽陽父母帶著陽陽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過敏專科,找到副主任醫師李文開進行診治。通過詳細瞭解病史細節,李文開醫生髮現,陽陽確實是麵食過敏,但這種過敏非常特殊,是吃了麵食後又運動造成的,運動越劇烈,運動時間越久,就越有可能發生嚴重過敏反應。11月6日,陽陽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複診,確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李文開介紹,陽陽這種情況確實很少見,他屬於“食物依賴運動誘發的嚴重過敏反應”,是一種速髮型過敏反應。陽陽有過敏性鼻炎等特應性體質,吃了麵食沒事,光運動也不會發病,吃了以後再運動就可能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而致命,所以稱為“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嚴重過敏反應”,老百姓很少聽說,甚至很多非專科醫生也都不知道。對於這類病人來說,運動、服用阿司匹林、喝酒等均可能引發過敏反應,運動引發的過敏反應發作距進食麵食時間可為半小時到6小時,常常被人忽略,要格外注意。

他表示,由於小麥過敏原的特殊性和檢查手段的限制,這類過敏性疾病很難通過檢查查出,主要是通過臨床診斷,這就需要醫生詳細的病史詢問,陽陽因為吃麵食後運動發生多次嚴重反應,比較典型,對於有經驗的專科醫生來講並不難診斷。

李文開建議,對於有嚴重過敏反應的孩子,首先就是要嚴格迴避過敏原,陽陽以後再也不能吃麵食、小麥製品,買東西也要看清食物標籤是不是含有小麥成分,如果一旦誤食,切記6個小時內不能運動,需要坐著或平臥休息。萬一吃了小麥成分又運動,就危險了。所以還需要購買腎上腺素筆隨身攜帶,在出現休克先兆症狀或散失意識前,自行在大腿外側,可以隔著褲子打針,注射一針腎上腺素就會救自己一命。

過敏性疾病是近幾十年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迅速增加的一個關鍵公共衛生問題,已經成為世界第六大疾病,造成了巨大社會經濟負擔。在近30年間,過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至少增加了3倍,涉及全世界22%的人口,小到皮膚紅癢,大到哮喘、休克甚至死亡,過敏的原因多種多樣,過敏的症狀輕重不一。同時,過敏原種類繁多,已經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食物過敏佔到了全部過敏的77%,在嬰幼兒中越來越常見。

人類幾乎可能對任何食物過敏,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雞蛋、牛奶、花生、堅果、魚類、貝類、大豆和小麥,據統計,這8種食物過敏原大約佔到了總體反應數的90%。0~3歲的嬰幼兒62%的過敏性休克首因是牛奶;4~9歲的兒童59%首因是蔬菜水果;10歲以後的青少年及成人,小麥誘發的過敏性休克是首因,分別佔到20%和42%。在我們國家,桃子是水果蔬菜中第一位的過敏原,而核桃是堅果類第一位過敏原。

過敏體質和過敏原都會變化,嬰兒出生後2-3個月,最先出現的過敏表現是與雞蛋、牛奶等食物蛋白過敏相關的皮膚溼疹,或消化道症狀如嘔吐腹瀉便血等,隨後逐漸加重,約1歲時達到高峰,繼之多可緩解。然而一部分幼兒過敏症隨年齡增長髮生一些新的變化,在學齡前期症狀轉為咳喘或鼻炎,乃至進展到學齡期或青少年階段支氣管哮喘和(或)過敏性鼻炎,被形象的稱為“過敏進行曲”,這些孩子往往在嬰幼兒時期出現對多種過敏原致敏(包括食物過敏原和吸入性過敏原),且持續時間長或從一種過敏原致敏發展為多種致敏,因此需要針對性檢查化驗和必要的監測,對於“過敏進展”的孩子進行早發現、早治療和管理。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科11月8日起每週五下午開設湖南首家兒童過敏門診,為過敏患兒明確病因,科學規範診治,對過敏性疾病進行預防和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