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教你一招

總有家長在後臺諮詢,孩子寫作業拖拉,做事慢,磨磨蹭蹭,真想拿根棍子跟在後面,催促他快點。

但打罵孩子從來都是下下策,說不定孩子更加叛逆,做事更慢了,要改變孩子的這習慣還是得從根上解決。

究其原因,是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不夠,意識不到時間的重要性,更意識不到哪些是需要自己完成的,所以才拖拖拉拉。

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教你一招

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在他未上小學時,表現的不明顯,家長也就沒在意,但是等他上小學後,逐漸地暴露出來,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暴怒的父母,輪番輔導孩子寫作業,不輔導孩子就不寫。

但是長期輔導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性,最後累的還是家長,獨立不起來的是孩子。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和效率

每一件事都會有連鎖反應,例如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差,寫作業拖拉,效率不高,影響學習興趣,當別人有大把時間來安排別的事時,他還在糾結作業,自然差距越拉越大。

再比如孩子上課遲到,不是一兩次,受到老師責罵後,心情低落,上課沒心思,知識點掌握不牢固,慢慢地成績就下降。

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教你一招

我觀察了那些高考狀元們,無一例外地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廣泛,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書呆子”,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相反,他們會閱讀、看電影、打球、書法甚至是打遊戲。

而考取普通大學的人,他們學的更累,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砍掉了其他的娛樂活動,花費時間並不比狀元們少,但結果遠不如他們。

是因為狀元有天賦嗎?我不可否認,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時間安排能力,也就是時間管理能力的不同。

學習越好的人越會安排時間,學的越累的人越不會安排時間,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就是“馬太效應”。

同樣都是24小時,同樣的作業,有的孩子寫完作業之餘,還可以閱讀,看看電視;而有的孩子寫到深夜都寫不完。

會管理時間的孩子,對時間的掌控感,做到心裡有數;不會管理時間的孩子,被時間催著走,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處於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狀態。

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教你一招

所以,學習上的“貧富差距”也是這麼來的。不是智商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於孩子的習慣和時間管理能力。

華羅庚說:“所有偉大成就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

所以,想要孩子成為做事有條理的人,就必須先提高他的時間管理能力。

目標7步法

1、明確孩子的目標

不要為了目標而設定目標,盲目地定目標,如果你想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就在自律表上寫上幾點起床,做到的就貼笑臉,沒做到就貼哭臉,孩子的自尊心強,他為了得到笑臉就會早起。

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教你一招

2、把目標寫下來

不要把目標記在心裡,不然隨時會改變主意,退縮,這種目標是沒有生命力的,隨時會終結。

把目標寫出來,既是為了讓別人監督,更為了證明自己是有決心的。

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教你一招

3、明確目標的期限

給目標加個期限,給孩子一點緊迫感,更是為了更好的鍛鍊孩子。

如果沒有期限的目標,就等於沒有目標。

4、羅列清單

把每一天,每一時刻要完成的目標寫下來,具體到每一天、每一時,拆解目標,是為了降低難度,把控節奏,這樣目標能完成的更快,更好。

清單可以有:按時寫作業,按時起床,按時睡覺,不浪費,不說髒話,每天閱讀等等。

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教你一招

5、進一步梳理目標

在開始實現目標時,根據情況梳理孩子的目標,看看哪個指標需要調整。

6、根據計劃馬上行動

既然給孩子寫了目標,就要每天敦促他,而不是說等他準備好了再實行,因為準備的越久孩子越沒信心。

7、獎勵機制

孩子設定目標是為了得到獎勵,沒有獎勵他難以知道自己有沒有成功,所以在孩子達到一階段的成功後,給予獎勵。

如此反覆,孩子對於自己的安排就比較清晰了,之後家長再慢慢放手,讓他自己管理自己,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不會差。

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教你一招

在《我把女兒教進世界名校》一書中曾提到,小學階段一定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時間管理非常重要,習慣培養好,以後就輕鬆了。

所以,家長不能等孩子上了小學才開始培養,最好的時機是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