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說」對糖尿病腎病的初步認識

「健康說」對糖尿病腎病的初步認識

(圖片源於網絡)

糖尿病腎臟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我國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現已成為CKD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發病率僅次於腎小球腎炎。如果糖尿病腎病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就會使腎病發展成終末期,對於治療和預後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健康說」對糖尿病腎病的初步認識

(圖片源於網絡)

一、糖尿病腎病的發病原因

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病程、血壓、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尿酸、環境汙染物等。1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5年後才會發生糖尿病腎病,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診斷時即可伴有糖尿病腎病。

「健康說」對糖尿病腎病的初步認識

(圖片源於網絡)

有些患者是由於自身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所引起的糖尿病腎病,其主要表現為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升高,也是腎小球高灌注和高濾過現象。並且隨著蛋白攝入的增加,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也會相對增高。還有一些患者是由於高血糖造成的體內代謝異常,血糖過高就會是通過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從而使代謝出現異常,最後導致腎臟的損傷。其中代謝異常導致腎臟損傷的主要因素還包括腎組織局部糖代謝紊亂、多元醇通路的激活、己糖胺通路代謝異常等。還有很多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會伴隨著高血壓,血壓水平與糖尿病腎病有直接的關係。

「健康說」對糖尿病腎病的初步認識

(圖片源於網絡)

二、糖尿病腎病的診斷

糖尿病腎病通常是根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增高或預估腎小球濾過率(eGFR)下降、同時排除其他慢性腎臟疾病而做出的臨床診斷。臨床上常將UACR 30-300 mg/g稱為微量白蛋白尿,UACR>300mg/g稱為大量白蛋白尿。

eGFR值可以通過檢測血清肌酐值來進行估算,當患者eGFR<60 ml·min-1·(1.73 m2)-1時,可診斷為GFR下降。

此外,糖尿病腎病診斷確定後,應根據eGFR進一步判斷CKD嚴重程度,見下表

「健康說」對糖尿病腎病的初步認識

(圖片源於網絡)

注:eGFR:預估腎小球濾過率;腎臟損傷定義:(UACR≥30mg/g),或病理、尿液、血液或影像學檢查異常。

「健康說」對糖尿病腎病的初步認識

(圖片源於網絡)

三、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分期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全身微血管病症的一種,因此當患者出現糖尿病腎病的同時,也會合並有其他器官或者是血管疾病的出現,比如說常見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於糖尿病腎病的臨床主要表現症狀為:

1、正常白蛋白尿期(I期)

腎臟增大和超濾狀態,腎小球濾過率(GFR)增加30%-40%,如果此時患者能夠有效地控制住血糖水平,就會處於長期穩定的狀態。

2、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肥大期(II期)

運動後可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洩率為20-200μg/min或尿白蛋白排洩量30-300mg/24h)。在發病初期,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肥大期與高血糖水平是保持一致的,當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平穩水平時,病症能夠得到部分緩解。

3、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期(III期)

常規尿化驗蛋白陰性,腎小球濾過率水平開始下降或接近正常,此階段的患者會有血壓升高的情況,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後,能夠延緩糖尿病腎病病情發展的速度。

4、臨床糖尿病腎病期(IV期)

常規尿化驗蛋白陽性,可伴有水腫和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水平開始逐漸下降,當患者進入到IV 期時,病情就會進展,如果沒有積極的進行治療和控制,腎小球濾過率將持續下降。

5、終末期糖尿病腎病(V期)

在糖尿病腎病的晚期會發展成尿毒症,此時需要進行透析治療。

「健康說」對糖尿病腎病的初步認識

(圖片源於網絡)

1、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治療、運動、戒菸、限酒、限制鹽攝入、控制體重等,有利於減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保護腎功能。

2、要注意日常的飲食,如果患者有蛋白尿的情況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減少鹽以及蛋白的食用量,因為食用過多的鹽和蛋白質能夠增加腎臟的負擔。特別是要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推薦糖尿病腎病患者每日蛋白攝入量約0.8g/kg,開始透析者蛋白攝入量可以適當增加。

3、要控制血糖水平,患者要每天對血糖值進行監測,監測的時間在清晨空腹血糖、餐後2 小時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應該控制在小於7%,對老年患者,HbA1c 控制目標可適當放寬。

4、要控制血壓水平,合理的降壓治療可以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對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壓水平要控制在130/80mmHg 以下,因為如果血壓過高,也是會對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傷的。

5、透析治療和移植:當eGFR<30 ml·min-1·(1.73 m2)-1時,應積極諮詢專科醫生,評估是否應當接受腎臟替代治療。透析方式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有條件的患者可行腎移植。

確診糖尿病後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腎臟病變篩查,包括尿常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計算eGFR)指標。同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果在日常中發現身體有任何不適,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採取治療。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執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鈕憶欣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