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秧雞真有趣,會鳧水,會扎猛子,還能在菱角秧子上漫步

小秧雞真有趣,會鳧水,會扎猛子,還能在菱角秧子上漫步

抓秧雞(散文)

村西有個水泡子,以前與賀張溝連著,那一汪有進有出的水,村人管它叫“小牧養”,牧養是句滿語,繞陽河周邊,有許多叫牧養的水泡子。“小牧養”鯉魚挺多,還有菱角和蒲草,夏天的時候,村裡許多孩子都去小牧養裡摸蛤蜊,釣鯰魚。

秋天的時候,總會有人在小牧養兩端,疊上埝(土豪楞子),準備下秋“過”魚吃,土埝截住了水流,菱角秧子在水面上瘋長,摸夠了蛤蜊的孩童們,又把目光投向了菱角秧子。菱角還沒有長成熟,就開始揪菱角,揪一個吃一個,嫩嫩的菱角,越吃越上癮。

隨著秋天的來臨,菱角也越來越老了,直接扒不開了,夥伴們就攏火燒著吃。忽然有一天,夥伴們發現,菱角秧子上,開始有秧雞慢悠悠走,一邊走,一邊叼附在菱角秧子上的小魚小蟲子吃。夥伴們不知道那是秧雞,渾身黑黑的,長著紅色的小嘴兒,走走蹦蹦,遇見人撲通一聲扎水裡,老半天也不出來。

小秧雞真有趣,會鳧水,會扎猛子,還能在菱角秧子上漫步

小秧雞真有趣,會鳧水,會扎猛子,還能在菱角秧子上漫步,時而像紳士,時而又似機靈鬼,看它在水草上面走,和半大的家雞沒兩樣,看它機警入水中,左一個猛子,右一個急行,又具有鴛鴦的機靈,它咋這樣可愛,這樣討人喜歡呢?假如把它抓回家,讓它與家雞配夫妻,那該有多好呀?說不定孵出來的後代,也能有水中嬉戲的本事,還能保留下蛋的本領。

夥伴們給它起個名兒,管它叫水雞兒,水雞兒也會飛,飛得比野鴨還快呢,但自從菱角秧子多起來,它們還是喜歡呆在小牧養,夥伴們決定,無論如何,得抓一個水雞兒。對於水雞兒的習性,夥伴們也摸得差不多,蒲草棵子裡,有它搭的窩,窩裡的小水雞兒,已經孵得差不多,有的剛出殼兒,有的已經趴在窩裡會叫了。

夥伴們想拿魚網扣它,想想又覺得不妥,抓了大水雞兒,那一窩的小水雞兒,肯定沒法活,抓耳撓腮實在想不出來兩全的辦法,小牧養的西邊,也有一窩水雞兒蛋,換生子把它撿回家裡去,放進家裡孵蛋的母雞窩,剛開始,孵蛋的老母雞也沒有反對,沒隔兩天不對了,都給撥拉外面摔碎了,指望拿蛋孵出水雞兒來,行不通。

大的不能抓,蛋又孵不成,那也只好耐心等待了,等待小水雞兒會鳧水,會自己找食吃,那時才能抓它們,要麼抓大的,要麼抓小的。等待的日子太著急,輪番去,輪番去觀察,今天水雞兒下水了,明天都跟著它媽媽學鳧水,幾天的功夫,小水雞兒們,就會飛翔了,再不想辦法,計劃真抓瞎了。 夥伴們商議,這些新出生的小傢伙,太能蹦躂了,一會兒這個潛,一會兒那個出水面,根本沒有消停的時候,你還沒下水,它們就機警地飛了,看來想抓它,還得抓大的,大水雞兒,好歹有閒庭信步在菱角秧子上的時候。夥伴們想來想去,決定拿夾子抓它,就用打鳥的夾子,上面放置各種活小魚兒,魚兒不能太大,還得特耐活,因為它的嘴,沒有鴛鴦大。

小秧雞真有趣,會鳧水,會扎猛子,還能在菱角秧子上漫步

夾子下好後,又在夾子上,放了幾根蒲草芯兒,一來用做隱夾子,二來緩解夾子的爆發力,保證夾到它,一定是活的,夾子都是小號的,浮在菱角秧子上,也都不沉水。為了迷惑那水雞兒,還在菱角秧子上,放了許多埝旁撿的死魚蝦,一切做好後,夥伴們隱到牧養西邊的麻地。

左等它不往夾子那邊去,右等它還領著孩子們戲水,夥伴們那個急呀,都快晌午了,它還不上鉤,難道它聽不見魚餌在動?難道它沒聞到魚蝦腥,那麼多的小魚蝦,都不合你的胃口麼?等呀等,都能聽到家人喊吃飯了,它還是沒有去菱角秧子上行走,夥伴們沒辦法,繞道走的稻田愣子,回家吃午飯吧。

急三火四吃完飯,然後挎上剜菜筐,一路吆喝夥伴們出來,家人還納悶呢,今天這幫犢子們,咋都變得勤快了?急匆匆往村西,一到牧養邊上,夥伴們樂了,水裡面,一隻水雞兒 正扯著夾子撲騰呢,敢情太陽高照時,它才喜歡上菱角秧,還等啥呀,筐也不要了,刀也扔一邊,褲子都沒脫,撲通撲通跳下河,都奔那夾子所在了。

抓住它,握緊它身子,趕緊先把腿兒給拴上,拴完腿兒拴翅膀,然後才有功夫把它瞧,敢情這像雞兒的腳爪,中間也長著鴨一樣的蹼,雖然有蹼,但還是雞的爪子樣兒。夥伴們那個樂呀,全然不顧滿身的泥水,摸摸身子,摸摸翅膀,再摸摸它的腳,你摸摸,他摸摸,放你手裡一小會兒,再放它手呆一會兒,摸著摸著,摸出事來了,嘩啦一聲,那傢伙拉屎了,一泡的白色稀稀的。如此可愛的傢伙,不僅性子急,拉出來的稀屎,太不盡人意了。

這小傢伙會飛,這小傢伙會鳧水,這小傢伙還有一幫嗷嗷待哺的子女,萬一拿回家,一不小心被貓給叼去,後悔來不及,夥伴們想來想去,最終決定放了它。然後就解開捆腳線,解開翅膀上拴的繩,我們沒想禍害你,回家吧,歡迎明年接著來。

簡評:這是一篇描寫一群夥伴絞盡腦汁想抓水雞兒,最後抓到卻又放生的敘事散文。場面描寫逼真,動作語言生動鮮活,呼籲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