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要取消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和剛性兌付?

670339245


國家取消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和打破剛性兌付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因為保本理財產品已經動了銀行的存款業務,已經挑戰了存款業務的奶酪,為了避免銀行存款大搬家的悲劇出現而取消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同時打破剛性兌付。

畢竟銀行理財產品始終是一種理財產品,既然是理財產品就具有投資風險,這是作為投資行業的本性。如果銀行理財產品沒有任何風險,都是跟銀行存款一樣,保本保息的話就不叫理財產品,而是稱為存款業務了,這是原因之一。


銀行理財產品最重要一點就是年利率高,很多理財產品的年利率要比同期存款業務利率要高,而很多本身又是追求高利率,但又厭惡風險的人。所以假如銀行理財產品利率高,又保本保息,沒有任何風險,大家肯定是選擇把錢購買保本理財產品啊。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假如銀行理財產品,沒風險保本保息,已經完全比銀行存款利率高,而且也是安全的,兩者一對比明顯就是保本理財產品划算。假如大家都把錢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那銀行就沒有銀行存款了,誰還願意往銀行存錢呢?假如銀行沒有存款的話,根本沒錢放貸出去,這樣整個市場會發生什麼?大家可以發揮想象力。

舉例子

假如某儲戶拿10萬想去銀行存款之時,到銀行後銀行工作人員告訴這位儲戶把100萬存銀行一年有3.5萬元利息;但假如工作人員又說100萬銀行理財產品一年有4.5萬元,這位儲戶肯定想購買理財產品,因為每年多1萬利息。

隨後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風險的話,購買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一年後有4.5萬元甚至更高,但也許一年後你100萬變成95萬也是可能的。這個時候儲戶打死也要辦理3.5萬元的存款,也不願意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

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假如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保本保息的,誰還願意存低利率的存款業務呢?誰都想得到更高的利息呢?但假如把銀行理財產品設置有風險,也許很多人就不願意承擔風險,而選擇去辦理銀行保本保息的存款。


綜合以上分析,國家取消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和打破剛性兌付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兩點:

(1)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已經把投資風險剔除了,已經違背了理財產品的性質。本身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不可能是零風險的投資。

(2)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已經衝擊了銀行存款業務,如果大家都選擇去購買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的話,那銀行還有儲戶願意存錢嗎?

我個人認為這兩大原因就是為什麼總要取消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和剛性兌付的真正原因。


老金財經


最近,在國內資管監查不斷從嚴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兌的討論不絕於耳。不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人抱怨稱:咱們普通人,好不容易有個穩定的理財渠道,為何國家偏要打破剛性兌付呢?這豈不是堵住了百姓投資理財的渠道嗎?

對此,業內專家解釋稱,監管層打破剛兌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都知道,投資是要承擔一定風險的,高收益代表著高風險,而理財產品本身就是一種投資,如果銀行保持剛性兌付,那麼我們購買理財就不叫投資了,就直接叫存款。既然這樣還不如直接提高銀行存款利率更好了,何必還要另外搞出一個銀行理財產品來?

其實早在201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等四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文件中要求:“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當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現在很多人都在問,既然要我們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必須承擔相應的風險,那以往為什麼銀行願意替我們承擔投資理財損失,實行剛性兌付呢?對此,我們認為有以下二個因素:一方面,在國內經濟形勢不錯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本身虧損概率相當低,基本是很少發生虧本的事情,可以說是99%可以按時兌付,即使有極少部分理財產品發生問題,這部分虧損銀行也承擔得起。

另一方面,聲譽原因。國內銀行業既有國有大型銀行,也有股份制中小銀行,還有農商行、城商行,更有民營銀行,總數不下幾千家,各家銀行的競爭空前激烈,如果某家銀行有過理財產品虧損的案例,這無疑是給自己的聲譽抹黑,以後對外競爭力會受到影響。如果再遇幾次類擬的情況,銀行就會基本失去與其他銀行的競爭力,所以即使出現虧損,銀行也要自擔剛兌風險,維護自己聲譽。

那麼,為什麼要現在要打破剛性兌換呢?首先,銀行理財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而銀行存款是表內業務。表內業務不僅與表外業務受到監管的程度不同,而且表內業務要繳納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基金等,而表外業務是遊離於監管之外的業務。銀行理財產品的業務在監管者的視線之外,投資風險難以監管,而表外業務出了事情,再由銀行從表內拿錢出來彌補理財產品表外業務虧損,這就不公平了。

第二,銀行理財產品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就是金融機構受投資者的委託,必須履行代人理財的勤勉盡責義務,金融機構收取相應的管理費用,而投資風險和收益則由委託人自擔。也就是說,金融機構代投資者理財,但是投資風險應該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如果理財變成了存款,以理財之名,行存款之實,那就是一種套利行為,這無疑會大大提高銀行的融資成本。

第三,如果銀行理財始終保持著剛性兌付,就會擾亂市場秩序,造成存款大搬家,屆時要麼銀行無貸款可投放,要麼銀行融資成本急劇上升。更不能容忍的是,高風險對應的是高收益,低風險對應的是低收益。如果銀行理財產品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不用承擔相應的風險。那麼,誰還願意把錢存銀行?更何況,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風險也在上升,如果一直執行剛性兌付,銀行將來會承擔更大的投資風險。

打破剛性兌付,是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肯定會採取的措施,因為剛性兌付它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秩序,影響到了市場的健康發展。實際上,對於投資者來說,銀行理財的剛性兌付打不打破影響並不大,保本理財只是一個稱呼而已,投資者也不用太擔心。之前,國內銀行理財產品發佈了成千上萬次理財產品項目,而真正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的數量有限。作為投資者來說既然已經打破剛兌,在選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還是要選擇風險系統數低的理財產品。雖然收益率不高,但投資風險卻極少發生。


不執著財經


近兩年,隨著支付寶餘額寶,微信零錢通等理財產品異軍突起,喚醒了人們理財意識,紛紛將錢投入理財。

而銀行及金融機構也跟風效仿,紛紛推出自家特色理財產品,不但贈送禮物,甚至還承諾保本保息,以此吸引新投資者留住老用戶,在這種情況下,理財市場日益龐大。

在2018年4月27日,經國務院同意,《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發佈,(以下簡稱《意見》),這份《意見》中明確規定資產管理不得承諾保本保息,並對剛性兌付作了相關處罰規定。從中我們能看到,以後銀行承諾的保本保息和剛性兌付已經離我們遠去。

那麼為什麼要取消保本保息和剛性兌付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保本保息,從字面上我們就很好了解,就是保證本金和利息。當銀行和金融機構向客戶推薦理財產品時,為了讓客戶打消疑慮,往往會承諾不論發生任何事情,都會保證到期客戶能拿到全部本金和相應利息。


其次,所謂剛性兌付就是信託產品到期後,信託公司需要分配給投資者本金和部分利益,如果信託公司因投資失利,或其它原因不能兌付時,往往自掏腰包,為投資者兜底,以上保本保息和剛性兌付其實有異曲同工之處。



而金融監管部門之所以要取消保本保息和剛性兌付,為的就是:規範金融市場,引導市場正常健康發展,銀行及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亂象叢生,風險不透明,存在許多潛在風險,一旦出問題,會給國家金融體系造成動盪。其次,穩定不斷增長的高槓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讓投資者能對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有更清楚的認識。


落葉隨風520敏


取消保本理財產品和剛性兌付,是國家金融的政策,總整而言是對銀行有好利。

取消保本和剛性兌付,當然也就意味著老百姓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根據不同等級的理財產品,風險也不同,有可能損失本金。而銀行因不在設保本和剛性兌付,即使老百姓購買了理財產品受到了損失,因購買前的須知和金融政策,銀行也不必為止承擔責任和承擔損失。

取消保本理財和剛性兌付,是國家需要調控金融風險,降低銀行產品的風險損失,也避免理財產品無法達到預期時,一些非理性購買理財人的“無理取鬧”。

取消保本理財和剛性兌付即有利也有弊。銀行降低了理財風險,但隨著網絡的興起,P2P理財隨著爆發式增長,很多平臺打著保本或有擔保、國企控股等進行吸引客戶,又沒有銀行5萬的門檻,因此吸收很多用戶盲目的投入。這中間很多P2P平臺都是虛假的,只是為了騙錢而生,就2017年9月,爆雷平臺就多達120多家,全國上當受騙的何止幾十萬人以上,坑害了老百姓的血汗錢又何止幾十億。

國家金融的政策是正確的,讓人們在投資時要認識到風險,但又給了那些心術不正之人可乘之機。希望我們偉大的國家能在出臺好政策的同時,也能及時的整治和嚴控金融平臺,不給那些心術不正的人機會,保證大眾投資環境的清潔。畢竟國以民為本,不能讓那些沒誠信,貪私利,心術不正的人壞了國家的好政策。在此也提醒下大眾理財的人們,理財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藍天中的一朵白雲


坤鵬論的一個朋友在某個銀行系統工作,記得前些年他跟我說過,在農村某個支行出臺一款理財產品,三年期,年收益可達到5%以上。

當地許多村民都將錢購買了這個理財產品。結果到期後沒有兌現,甚至連本都沒有保住,於是村民聯合起來去鬧,後來本金支付給村民了,但收益卻少於銀行的利息。



錢可以生錢,存入銀行可以拿到利息,而理財是為了拿到更高的收益,老百姓的想法是收益越高越好,哪怕存入銀行一萬,想回來兩萬,但頭腦中並沒有風險意識,想不到錢放在銀行會虧,最底線是錢放在銀行沒得到高收益,也得拿到相當於同等時間定期的利息,這是老百姓根本想法。

事實上理財產品本身就有風險性,而銀行為了可以積累更多的資金,經常會誇大理財產品的優點而弱化理財產品的風險性,拿老百姓的話,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銀行的員工介紹產品的時候,有忽悠的成分在裡。

舉個例子:某老頭去購買理財產品時,銀行員工跟老頭說:大爺,你這兩萬元錢購買這個理財產品,一年後有可能變成兩萬一,但也有可能變成一萬八。這時你再看老頭買不買?



其實理財產品就是有風險的,否則與銀行存款就沒有區別了,所以取消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和剛性兌付很正常,而且擴大宣傳力度,給百姓更多的知情權,及時提示投資者產品的風險。


坤鵬論


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銀行一直堅持保本理財和剛兌。理財就失去了意義……就成了無風險產品了……說白了,剛兌的理財就是存款。

實際上,理財需要體現風險和收益等價,如果收益很好無任何風險,這種就是存款。

如果所有的銀行都把貸款包裝成理財,這種行為就會使得銀行經營風險失真。表面上看全部是理財業務,是中間業務沒有風險…實際上全部是銀行託底,風險巨大。……這種不管理,可能導致金融系統風險。

打破剛兌有幾種好處。

1,真正有一定風險的項目可以發理財…如果一直是剛兌,有一定風險的項目就沒辦法發理財。

2,銀行的風險小,責任小了。銀行理財只是起到中間業務作用,不是自己承擔全部風險,有利於銀行謹慎經營的原則。

3,教育投資者,風險意識。獲得較高收益同時承擔一定風險。

實際上,銀行理財還是可靠的,要是都不能兌付,或者經常不能兌付,這樣的理財根本不會有人買。

買理財就用手機銀行(防止被人忽悠)買五萬起的屌絲級別理財,風險最小。

注意…本人銀行信貸員20年,炒股韭菜20年。將發佈兩種內容…1,腦洞新聞…快樂生活。2,成功學內容……如有興趣,請關注


飛刀47號


201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聯合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文件中要求:“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銀行墊資就叫做剛性兌付,估計不少人看到這裡都很疑惑,咱們普通人,好不容易有個穩定的理財渠道,為何國家要打破這個剛性兌付呢?這不是堵住了百姓的投資渠道嗎?

其實打破剛性兌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都知道,投資有風險的,高收益代表著高風險,而理財產品本身就是一種投資,如果銀行保持剛性兌付,那麼我們購買理財就不叫投資了,直接叫做存款(反正沒風險),既然這樣,那還不如直接提高銀行的存款利率就好了,為何還要搞出一個理財產品來?

以往銀行為何願意剛性兌付?

按理來說,我們自己投資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那以往為什麼銀行願意替我們承擔投資的損失呢?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理財虧損的概率極低:銀行理財基本都是低風險理財,可以說99%以上都可以按時兌付,因此發生虧損的只是極少部分,這部分虧損銀行承擔的起;

(2)聲譽原因:我國銀行業機構高達幾千家,各家銀行競爭極其激烈,如果說一家銀行有爆出過理財虧損的案例情況,那麼無疑它的聲譽及競爭力會受到打擊,如果頻繁出現幾次,那麼它基本失去了與其他銀行競爭的能力了,所以對於虧損的情況,銀行都寧願自擔墊資,維護聲譽。

為什麼要打破?

銀行的這種行為明顯是違背市場規律的,故而國家才要打破這種制度,這並不是銀行要打破,那麼打破這種制度有何依據呢?

(1)從法的角度說

銀行理財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本質上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合同雙方是委託與被委託的法律關係,這就決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金融機構接受投資者委託,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為委託人利益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並收取相應的管理費用,委託人自擔投資風險並獲得收益。

如果金融機構(例如銀行)對資產管理業務作出保本保收益的承諾,那麼,這筆業務的性質以及合同雙方的關係就發生了改變,從理財變成了存款。以理財之名,行存款之實,是一種典型的監管套利,就不能再按照表外理財業務來認定,而應遵循存款業務的規則,包括繳納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基金等。 

(2)從理的角度說

打破剛性兌付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它會擾亂市場紀律,加劇道德風險,抬高無風險利率。資產管理業務處於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之外,無需繳納存款準備金,常常脫離監管視線,而剛性兌付卻使金融機構揹負了償付義務,從而為系統性風險埋下隱患。

金融業的基本原則是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但在剛性兌付條件下,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由於保本承諾,同樣達到低風險,這就使收益與風險出現背離,抬高無風險收益率,者無形中增加了整個社會的資金成本,也就減少了實業發展的資金可獲得性,這相當於變相增加了實業的融資成本。 

總結

打破剛性兌付是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肯定會採取的措施,因為它阻擾了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其實打沒打破剛性兌付,對於我們廣大的投資者來說,影響並不大,保本理財也只是一個稱呼而已,我國一直以來商業銀行發行的主力均非保本理財,但是大家聽說過的虧損案例又有幾個?(飛單及虛假理財不算)。


鯉行者


為什麼要取消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和剛性兌付?取消後對誰有利?


我們看到前兩天又發了個文,相關部門綜合了2000多條修改意見,出臺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意在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

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總要取消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和剛性兌付吧。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理財產品的收益和定期存款的收益,很明顯,定期存款的利率遠遠小於理財產品的利率,換句話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遠遠高於定期存款。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保本保息的,那麼風險轉嫁給誰了呢?很明顯,這部分風險轉嫁給了銀行,以銀行作為信用背書,那以後誰還來購買銀行定期呢?當然這還是小事,頂多銀行賺不了利差,但是風險一大,意味著投資出現問題的概率也越大。我們看一下08年的金融危機,其本質是抵押貸款證券化(MBS)出了問題,最後連鎖反應,導致房價崩盤,金融市場崩盤,甚至如果不是政府出手,連保險公司也要倒臺。現在來看,銀行的保本理財銀行還賠得起,那萬一有一天,銀行賠不起了呢?千萬不要以為銀行多有錢,銀行再有錢也抵不住買的人多。萬一市場風險爆發,大家因為理財風險高而全去銀行買理財,不買定期了(反正你銀行保證收益嘛),銀行一個人賠得起,上億人同時要賠理財收益,而銀行本身還是虧的呢,這就真的賠不起了。銀行理財其實對於銀行而言本身就是微利產品,薄利多銷。

至於取消後對誰有利,當然是對國家有利,從長遠來看,對百姓自己也是有利的。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打破剛性兌付,買理財的人就會變少,風險可控,銀行就不會因為發生風險事件而賠不出,銀行不倒,總的來說國家的金融風險就可控,不會發生國家信用危機。長遠來看,只要銀行不倒,百姓投資的錢就不會血本無歸,所以對百姓來說也是好的。


huToni


你好我是昇財經,12年銀行工作的老臘肉,談談我的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為什麼要取消保本理財和剛性兌付

我想是為了和存款區分開來,清除“灰色地帶”。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銀行在處理理財產品業務時,確實是採取“剛性兌付”的方式,營銷時也把“保本保息”作為宣傳重點來吸引客戶,但實際上這是不對的。

因為從產品性質來看,日常個人理財產品市場,除了國債和銀行存款,並沒有保本保息的產品,但是在老百姓的理解,理財也是存款,因為都是保證本金和利息的安全,利率還高,為什麼不買理財呢(除了不能提前支取)?從監管角度,這就是一片“灰色地帶”,一旦某銀行理財產品出現風險不能兌付,銀行為了聲譽,往往也是自掏腰包墊付,更讓老百姓分不清存款和理財的區別,心想反正銀行都給錢,那我就放心買買買,一旦遇到不願墊付的銀行,就容易發生糾紛。

為了糾正理財產品銷售中這種亂象,讓廣大消費者正確認知理財產品風險,正確區分各產品之間的區別,監管部門陸續下發文件,取消保本理財和剛性兌付,不允許商業銀行再研發和銷售宣傳保本理財產品,使責任劃分更加明晰。

對誰有利?

這個我還真不好說,因為感覺沒有對誰特別有利。

對理財客戶來說,雖然產品性質沒發生太大的變化,但總覺得怕怕的,有不少人會問,取消剛性兌付,銀行是不是就不給錢了,這個還真不是,有風險不代表一定會發生風險。

對於銀行來說,要多作解釋工作,似乎也沒什麼好處。

綜上所述,取消保本理財和剛性兌付是對理財市場亂象的治理,個人認為會使理財市場更加透明、有序。


鑫財經


取消保本理財和剛性兌付,是為了消除金融風險,防止出現“灰犀牛”,是最近一系列金融治理政策的延續。



應該說,取消剛兌和保本理財短期有利於金融機構,從長期來看也有利於培養投資者風險意識。

眾所周知,現在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雖然也跟投資者說明了風險,但是一旦真出現問題,只要大家一鬧,銀行馬上服軟,想辦法予以全額兌付。久而久之,銀行索性就把理財產品當成存款一樣剛性兌付了。這就給銀行帶來兩個問題:一是為了保證每一單理財全額兌付,銀行就不得不採用資金池的方式滾動發行,而把虧損留在資金池,日積月累這個窟窿就會越來越大。二是如果所有銀行都全額兌付,就無法看出不同銀行的理財能力,從而出現“劣幣驅良幣”的現象。實際上,理財能力差的銀行累積的窟窿很大,不過潮水沒退的時候誰都看不出來。當窟窿大到銀行無法承受的時候,一旦爆發出來,後果是誰也無法承受的。



取消剛兌後,短期內投資者會感受到損失的陣痛。不過這就像股市一樣,投資者教育在這個時候才會真正體現其價值。以後,投資者會精心篩選理財的銀行,對於理財的要素進行仔細研究 ,對於沒有能力的銀行用腳投票,這樣理財市場就會出現兩級分化,促使產品研發能力強的銀行精益求精,能力差的銀行退出理財市場。——這是一個理財市場的重新洗牌的過程。


洗牌後的理財市場,應當說對投資者是有利的。只有當市場規則清晰,競爭者充分的時候,投資者才能真正看清風險,從而依據自己的判斷主動做出抉擇。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更多分享,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