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設計!看登陸艇是如何解決登陸過程中主、輔機的冷卻問題

登陸艇(艦)是用於運輸登陸士兵及武器裝備在岸灘直接登陸的小型船隻。它既可以在由岸到岸的登陸中運輸登陸士兵、車輛、坦克和物資直接參與登陸作戰,也可以作為由艦到岸的登陸中作為換乘工具使用。因為登陸艇的工作特性,決定了它是在淺水區工作的艦種。在淺水區,雜質較多,受外力作用擾動,海水易變得渾濁。同時,水過淺,易造成船舶冷卻系統取水口吸空或者吸入過多雜質堵塞冷卻系統造成動力系統無法正常工作。而艦艇在登陸過程中失去動力,這絕對是致命的。因此,為解決在登陸過程中主、輔機的冷卻問題,就必須要有獨特的設計。

巧妙的設計!看登陸艇是如何解決登陸過程中主、輔機的冷卻問題

登陸作戰

在登陸艇中,採用了一種較簡單的辦法。如下圖:登陸艇的主、輔機冷卻水管路,除原有管路外,再設置一路連接到海水冷卻循環水艙,這個艙可以是專門的海水冷卻循環艙,也可以由壓載水艙兼用。在兩路管路中設置有切換裝置,保證系統能在舷外海水和艙內冷卻水間自由切換。

巧妙的設計!看登陸艇是如何解決登陸過程中主、輔機的冷卻問題

簡易的原理示意

工作時,通過在壓載水艙(海水冷卻循環艙)中壓入一定的壓載水(冷卻水)。當登陸艇在搶灘登陸時,進入淺水區,通過轉換裝置將原本由海底門吸入的冷卻海水,切換到由海水冷卻循環艙取水。海水冷卻循環艙的海水經循環泵進入冷卻器,帶走主、輔機的熱量,再回到海水冷卻循環艙,以此達到循環冷卻的目的。當然,為避免冷卻水過熱。該艙的容量應滿足在上述時間內的主、輔機的冷卻需要。

巧妙的設計!看登陸艇是如何解決登陸過程中主、輔機的冷卻問題

小型登陸艇

當然,這個思路也適用於民船。在民用船舶中,為了解決船舶吸水問題,一般設置高低位海底門(也有不分高低位海底門的),目的在於解決當船舶在風浪中行駛,引起搖晃造成吸空,以及在淺水區造成吸入底部汙物或者在有漂浮物的航道吸入漂浮垃圾等一系列問題。但是萬事沒有絕對,在一些特殊航道,可能高低位海底門仍無法有效保障船舶冷卻系統穩定工作。此時,就可以採用和登陸艇一樣的設計方案。如筆者接觸到的某些船舶,在外循環的海水冷卻管路上設置一個轉換裝置,並由管路連接到艉尖艙,當在特殊時期,外循環管路切換到艉尖艙,利用艉尖艙的壓載水來做為主、輔機的外循環冷卻水。

巧妙的設計!看登陸艇是如何解決登陸過程中主、輔機的冷卻問題

船舶的海底門示意

另外,對於一些特殊的民用船舶,如風電安裝船,亦可以採用這樣地設計。當風電安裝船在進行吊裝作業的時候,支腿要升起來,以支撐船舶離開水面。此時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何有效吸取冷卻水,保障相關設備的正常工作?事實上,有不少風電安裝船就採用和登陸艇類似的設置,即在船上設置專門的冷卻水艙或壓載水艙兼用的方式,來保障冷卻系統的工作。當然也可以有其它有效辦法,這就不一一在贅述了。

巧妙的設計!看登陸艇是如何解決登陸過程中主、輔機的冷卻問題

風電安裝船

作者:小船人的夢想 2019年9月8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