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美國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交友

留學生在美國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交友


編輯:常春藤親子營(cctqinziying)


好的朋友圈會帶來什麼


在一次報告會上,一些家長問我:“留學生在美國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我略微遲疑了一下,因為成功有賴於許多因素,但是,我還是做出了一個讓他們感到有些意外的回答:“交友。”

一個人的朋友圈是至關重要的,可能對一個人的眼界、格局和前途都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有人說我兒子是個省心的兒子。初中以後,我基本上沒有特別用力地督促他、鞭策他,他就自己努力去創造佳績。仔細想想,父母的確沒有去推,但是朋友卻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帶動他前進,影響之大超過父母和老師。

他有三個比他高一屆的朋友。第一個是出身於普通美國家庭的白人孩子,綜合成績全校第一,也是學校網球隊的隊長,善於演講又對人彬彬有禮,一直是我兒子學習的榜樣。

這個孩子本來進哈佛是毫無問題的,他所在的中學每年有20位同學可以進入哈佛。但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他決定去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大學。

第二個是來自俄羅斯的理科超強的孩子,足智多謀,遇事不慌,思想深刻,早早地就為自己設計出了一條通往哈佛醫學院之路,而且是讀哲學博士+醫學博士並獲得全額獎學金,中學一畢業就去了哈佛。

第三個是胖胖的越南華裔,是個電腦天才,上中學就開上了靠自己編程序掙來的奔馳車,申請大學時受到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爭搶。毫無疑問,這幾個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

在同一屆的同學中,和我兒子關係最近的是一位白人女孩,是這一屆綜合成績的絕對第一。這位白人女孩各門成績都是A+,上課時總是有理有據地給老師挑毛病,平時衣著樸素但又擅長服裝設計,一些普通的布料經她之手就變成了令人驚豔的時裝。

同時,她又高度關心政治,把自己當作弱勢群體的代言人,辯論時氣勢壓人。畢業時,她拒絕了哈佛的橄欖枝而去了耶魯。她和我兒子一個是校報的總編,一個是校報的新聞主編,同時也是辯論賽的搭檔。

兒子的另一位好朋友來自廣東,兩個人既是朋友又是競爭對手,因為他們一直在競爭老二的地位。從七年級入學一直到高中畢業,兩個人交換著做第二名和第三名(當時這個學校的學習成績排名是張榜公佈的)。

簡單地說,兒子的朋友都是學校的尖子,有些還是本地區的青年領袖。

在這些朋友的帶動和影響下,他非常自然地把進入美國超一流名校學習當成了不二選擇,從來沒有考慮過諸如超一流名校是否競爭太過激烈,是否要申請差一些的學校等問題。而且,這幫孩子考慮的問題並不只是名校,而是社會的公正、文化的變革、科學技術的突破等。

兒子喜歡體育,有時也會打打體育方面的遊戲,如NBA籃球遊戲之類,但是因為太忙,有太多的社會活動和工作,根本不可能沉湎於遊戲之中,更不要說其他的不良行為了。


中國留學生交友的困境


根據我的觀察,中國留學生在交友方面常見的問題就是隻和中國人交朋友,朋友面太窄。我並不是說中國留學生不應該交本國的朋友。

事實上,留學生一定要有好的本國朋友,聯合起來代表中國,形成一股力量。但如果你來了美國,但朋友卻都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那就是問題了。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中國特色都消除掉而變成一個地道的美國人,實在是得不償失,但是,你至少需要和作為主流的美國各階層人士對話、交流。

最近幾年,由於國內經濟發展的加快,留學生的家庭條件通常比較優越,不少中國留學生在自己的朋友圈談論的話題常常是美食、豪車等,到美國留學似乎不是來奮鬥的而是來享受的。

最近,我看到一本某校的中國學生會給新生提供的手冊,這本不到40頁的手冊竟然有20多頁是學校周圍的美食介紹。說得尖刻一點兒,有些留學生的朋友圈是“酒肉朋友”,上課的時候就用微信交流下課去哪家中國飯館吃飯。

事實上,由於留學生人數的激增,在許多大量接受中國留學生的美國大學周圍,都出現了非常正宗的、主要為留學生服務的中餐館,也出現了“亞米”等專賣小零食的網絡。

而且,我發現,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沒有關係比較深的非亞裔朋友(一些中國學生會和韓裔交朋友,韓裔基本也是這樣,不常和白人、黑人交朋友)。

大家在一起討論的大多是生活話題,偶爾談到學術,常常也只是哪門課比較容易得到A,哪門課特別容易“掛”等,而不是真正在討論學問,更不要說對社會、文化、環境等世界問題的關切了。談論的語言當然也是漢語。

目前中國留學生的許多問題,例如生活方面的攀比、專業選擇方面扎堆於商學等,都和朋友圈的相互影響有關。

除此之外,還有更負面的東西。第一是作弊。美國的一些大課要簽到,而中韓學生常常會幫自己的朋友簽到。功課應該獨立完成,但是這些學生互相幫助,甚至簡單地複製粘貼,造成幾個學生的錯誤一模一樣。

一些中國留學生因集體作弊被開除,也是拜狐朋狗友所賜。另一個極為有害的東西就是電子遊戲。目前流行的多人線上遊戲極為害人。

不久前,一位朋友的孩子因考試成績差被停學,我試探地問了他《英雄聯盟》,他立刻變得眉飛色舞。

據一位資深教授的觀察,中國留學生出現成績滑坡十有八九是因為在一起打遊戲。


如何和美國人交朋友


中國留學生需要擴大自己的朋友圈,需要交有思想、有抱負的朋友。

幾年前,我們學校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受到了其他中國留學生的嘲笑,因為他的英語口音的確不是很好,卻總是去跟“外國人”(其實中國人在美國才是外國人)交談,大聲地說那種聽起來怪怪的英語。

但是,一兩年後,他的朋友圈已經從本校的學生擴大到本地區的一些著名的學者和政治活動家。其實,只要能溝通交流,只要能被聽懂,你的英語有些口音在美國人看來是很自然的。

為了進一步擴大朋友圈,他還學習了法語和俄語,和本地的一些來自講法語和俄語的國家的組織建立了關係。這位同學的做法是值得稱道的。

在美國的中國人需要有中國朋友,但也需要有美國朋友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廣交朋友是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你的朋友僅僅限於中國人,那出國的意義就不大了。

上面那位學生的特例是出於一種抱負或志向,據我所知,他希望成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即使從單純的功利角度看,廣交其他族裔的朋友也是重要的,不但對提高英語水平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找工作的時候,校友間的照顧極為重要。如果你認識的人太少,那麼很難在美國找到立足之地。

如果一箇中國留學生想和美國人交朋友但又不知道怎樣入手,我有兩個具體的建議:

第一,去和那些正在學習漢語的美國學生交朋友。這些學生往往是思想最開放的、學習最優秀的,否則不敢去學習一種與西方語言相差巨大的、被美國國務院外交服務局列為等級最難的外語。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需要漢語是母語的人的幫助,你可以做他們的語伴,很自然地就會探討中美比較、中美關係等有深度的問題。

參加一些俱樂部,可以是合唱團或者環境保護協會等,不要只參加中國學生會的活動,或者主要是亞裔熱衷的俱樂部,要廣泛參加各種族裔混合的俱樂部的活動。

在哈佛大學,平均每個學生會參加9個俱樂部,而一般的中國留學生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在俱樂部,你一定可以交到一些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