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原作者:笑笑smiling 蓝羽小丫 部分图片采自金星狼相册

一、黄土地貌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习称“陇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和陕西省榆林地区接壤,南部与陕西省咸阳市、铜川市和甘肃省平凉地区接界,东部与陕西省延安地区相逢,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毗邻。

市内北高南低。海拔从宁县政平885米向北至环县毛井的2082米,高差1000米以上。本区东依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四周高中间低,故有“陇东盆地”之称。远古以来,大地的不断运动和变迁,使雄浑粗犷的黄土地貌千姿百态。覆积厚度达百余米的黄土地表,被洪水、河流剥蚀和切割,形 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的地形地貌:

董志原--天下黄土第一原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受大自然偏爱,董志原被雕塑的高大宽广。它不仅在庆阳的黄土残原中排行第一,而且在全国所有的黄土高原残原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黄上层最厚,从而赢得了“天下黄土第一原”的美称。海拔1200-1400米,面积136万亩,黄土深达80—240米,世称“山顶平原”、“陇东粮仓”,具有十分雄浑独特的高原地貌。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金星狼摄于彭原乡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金星狼摄于彭原乡

子午岭

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天然林区。又名子午山、侨山。它以高出“陇东盆地”1000米左右的雄姿,巍然屹立在庆阳地区的东部,纵贯华池、合水、宁县、正宁4县,南北长147公里,东西宽11—67公里,面积达28万公顷。岭上岭下林木茂盛,阴谷阳坡绿荫蔽日,如一道“绿色长城”,护卫着“陇东盆地”。它以茂密的森林枝叶,遮挡和过滤着来自东北方的风沙,保护着岭下数万顷良田。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二,庆阳旅游

罗川,位于正宁县宫河塬的榆林子镇以南。这里群峰南北耸立,如屏夹峙,川道自东向西,地势开阔,罗水(今称四郎河)贯穿其中,蜿蜒西去,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风景秀美,堪入图画。罗川城即位于罗水北岸。此城最早筑于何处,现在已不可考知。据历史记载,北魏泰常五年(420),朝廷即在此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因“罗水出于川”,遂改阳周县为罗川县。一直到中华民国18年(1929),县名虽然几多变更,但罗川城作为县治,时间竟长达1509年。所以客观公允地说,罗川城实在是一座名实相副的千年古城。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关中特委效果图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合水包家寨子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华池:风雨千年姊妹塔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庆阳地区古塔遗存颇多,最为著名的是华池县双塔寺石造像塔。双塔寺,坐落在华池县林镇乡豹子川里的张岔村一座小山的半山腰间,因有两座石塔并列于寺院遗址之内而得名。这两座石塔,东西相向,相依为伴,犹如纤秀窈窕、亭亭玉立的姐妹俩,故有“姊妹塔”之美称。这里地处子午岭东麓林海,梁峁染黛,沟壑葱茏,从山脚下流过的两条小河波光泛翠,给古塔平添了风釆翩翩的意韵。清末陇东名流李良栋曾到此一游,写下了由衷赞叹的诗句:“浮图姊妹依深山,疑似仙女落九天,茫茫林海翠阁秀,清清流水照红颜。”

这两座石塔,均以当地的红砂岩石料打制凿磨镶砌而成,体形隽秀,结构严谨,雕刻工艺十分精湛。它们不仅以庆阳地区古塔中的精华而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罕见的国宝。据有关资料记载,全国此类双石塔仅有两处,一处在华池,另一处在山西。华池“姊妹塔”与山西双石塔相比较,无沦雕刻工艺还是文物价值都有天壤之别。在中国整体建造的石造像塔中,华池“姊妹塔”也独具极高的文物考古和美术观赏价值,堪称独一无二的“塔林瑰宝”。

华池“姊妹塔”间隔相距约8米。东边的塔称“姐姐塔”,西边的塔称“妹妹塔”。“姐姐塔”遗存11层,通高约12米,平面呈八角形。第一层为八面体,每面宽40厘米,高50厘米;第二层以上均为十面体,呈现出按比例越向上越收小的我国古塔建筑的传统风格美;塔顶有石制刹柱,刹柱上置有石雕覆钵、相轮,宝珠;各层塔身均有出檐,檐上雕刻有一定坡度的反叠涩两层。每层塔身都置于整体打制雕凿成圆形的仰莲盆座中,塔身的各个层面都布满了排列有序、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浮雕佛像。第一层塔身的八个面,釆用对称手法,每隔一面雕有以金刚菩萨为主尊的说法图,而相间的其余各面整齐地排列着六层小佛像和供养人。第二层塔身雕刻有佛祖涅像,周围雕满了佛门弟子,有的掩面痛哭,有的伏地跪拜,有的仰望佛祖遗容,表现出佛门众弟子吊唁佛祖的各种神态。第三层以上,每层塔身各面都雕有内容相同但神态各异的以佛说法图为主尊和簇拥着佛门众弟子的浮雕像。据统计,“姐姐塔”共有3500余身浮雕佛像,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妹妹塔”遗存亦11层,通高约1l米,塔顶残缺。它的主体造型与“姐姐塔”相似,各层八角形塔身也置于整体雕凿成圆形的仰莲盆座中;底座为四方形,四面浮雕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第一层塔身每面宽45厘米, 自第二层以上亦呈逐层缩小形状。第一、二、三层塔身各面的浮雕依然是周围布满佛门众弟子的诸佛说法图:第四层塔身只有一面开凿有舟形浅龛,龛内雕有一佛二弟子阿南、迦叶第五层以上塔身均为素面(即无雕像)。据统计,“妹妹塔”共有浮雕佛像600余身。它清丽隽秀的身姿,逼真精美的浮雕,亦可与“姐妹塔”相媲美。

文化瑰宝北石窟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古代石窟是庆阳地区的一大胜景,北石窟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北石窟寺的主窟尤如一座大殿,在这个窟洞里,还有“太子进技”、“降服火龙”等表现原始科学技术启蒙、显示佛法征服邪恶势力的佛传故事浮雕。特别是以连环画形式,雕刻于窟顶西壁上方的长15米、宽2米的表现大车国三太子萨陲那舍身饲虎、救助生灵的巨幅浮雕,规模之大居全国石窟之冠;雕画中的“王后惊梦”、“国王出宫”等情节,也是国内各大名窟同一题材浮雕画中所未有的;其雕刻刀法之纯熟,人物形象之逼真,可与龙门宾阳洞的饲虎图相媲美。

北石窟寺的唐代窟龛最多,占整个窟群面积的70%以上。开凿于盛唐的222窟,高、宽、深都在6米以上,窟洞内除雕有形象娟美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之外,还有62个小龛、217身造型生动的佛和菩萨浮雕,是唐代开凿的规模最大、造像最多的窟龛。

北石窟寺还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隋,唐、末、金,西夏、元、明、清历代的150多则题记,不仅确切地记载了北石窟开凿,增修的年代,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很有价值的文字资料。一则碑记这样描绘北石窟寺:“泉石清幽,境况奇幻,龛像宏壮,阁楼严峻,非人力所为。”一通宋代石碑记载:“每当盂兰胜会,四方来者不啻百千众,游人如云。”由此可见北石窟昔日之风釆,当年之盛况。

环县: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宋塔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灵武台公园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山城堡战役纪念碑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东老爷山

三、庆阳窑洞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庆阳人民居住窑洞,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编纂的《庆阳府志》、《庆阳县志》、《宁县县志》,《合水县志》等,都有这样的记载:庆阳人“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这说明,早在先周时期,庆阳光民们就根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理条件。挖掘不同形式的窑洞,构筑风格各异的庄院为居所了。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庆阳人民与窑洞结下不解之缘,首先是大自然赐予的黄土层结构紧密、掘洞不塌,为修造窑?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次是可以就地取材,省工省事,工艺简单,无须耗费太多的资财,只要有力气、不怕苦,一般人家都可以修造窑洞;而且经久耐用,“没有三十年不漏的瓦房”,却有数百年安然无恙的窑洞。这种住宅冬暖夏凉,春秋窑温宜人,四季居住都十分舒适。曾有一位古人写诗赞扬窑洞的妙处:“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庆阳的窑洞,以它独有的建筑特色,吸引着国内外的建筑专家以及中国窑洞建筑研究机构的许多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到庆阳地区,对各式各样的窑洞进行考察。

四、庆阳民俗文化

1、剪纸

堪称庆阳文化“四绝”之首的剪纸,是庆阳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构图简洁、明快、形象,显示着古拙质朴的风格,包含着粗犷奔放的高原气质。这些剪出来看似普普通通的纸花,却成了人们认识历史、探索古文化的瑰宝,是一个个活跃在纸上的生命。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庆阳剪纸分三大流派,即山后、前塬、山塬派。山后派造型古老,剪法粗放,内涵上沿袭了原始图腾纹样,保留了中国早期文字符号和阴阳哲学,从气质、感性、美学上曾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前塬派深受汉字文化影响,剪法造形极讲工稳、对称,线条流畅、细腻,内涵以历史传统和生活装饰图案为选题背景,剪法不太讲究图案纹饰的源流,因而现实主义品味较浓;山塬派是两者兼融,即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块面与线条、虚与实相结合,将粗犷、奔放、夸张、古朴、细腻、工稳结合在一起,构像独特,生意盎然。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剪纸《母亲的心愿》是庆阳代表杨晓艳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敬赠的剪纸原样。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生命之火(是庆阳代表杨晓艳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向全国人大原委员长李鹏敬赠的剪纸原样)。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抓髻娃娃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娃娃坐莲盆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生命树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鹿鹤同春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三羊开泰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孔雀戏牡丹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春牛图

2、香包

庆阳香包(刺绣)是一种做工精美的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凝聚着庆阳市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她们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力。它以古朴、敦厚、粗犷又带历史蛮荒之风和原始生命的壮美的艺术风格,与中国江南秀丽细腻的苏绣、湘绣相映成趣。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千岁香包(华池县双塔寺二号石造像塔体内发现,塔建造于金大定十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回头鹿针扎(清代传世珍品)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佛手镇扎(清代)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正宁香包艺人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人物故事绣花云领子(明代)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绣花云领子(清代)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百子千孙挂件(清代)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如意鱼莲生子挂件(清代)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九鼎图(或称博古图)绣片(北宋政和三年塔体内发现),中心图案为瓶内插牡丹花,意为平安富贵;全图共有九尊彝器,表示一言九鼎。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孔雀戏牡丹挂件

3、面塑

庆阳面塑主要用于节庆祭礼,种类繁多,庆阳南部的乞巧节烙巧饼(俗称巧娃娃也很有特色).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千层月饼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枣山,是腊月二十三、腊月三十、二月二的祭神面花,在灶前、地头祭祀后,人畜共享。枣山也是抓髻娃娃的一种。

4、皮影

庆阳的皮影艺术,是与陇东道情并蒂绽放的“姊妹花”。它与陇东道情共生共荣,根深叶茂。尤以环县、华池更为风行。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骆驼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飞龙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闻太师征战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身影

5、雕塑

庆阳雕塑种类繁多,主分为石刻和木刻,过去的木匠多会刻花,尤工于棺档和建筑木艺雕刻,而石刻与砖刻也多重建筑。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二龙戏珠头帽盒木雕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房脊陶塑

五、庆阳特产

庆阳市是周祖稼穑之地,农耕文明发源地,素有陇东粮仓之称,以土特产品众多质优而闻名遐迩,全区种植业、野生资源中有价值的土特产品近200种,近年来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庆阳苹果果真好”成为响当当的品牌说词。

黄花菜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黄花菜是庆阳地区最为驰名的传统土特产品,在庆阳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自古即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赞美诗句。庆阳黄花菜经加工后制成的干菜,条长色鲜,肉厚味醇,营养丰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据测定,庆阳地区主栽的马蔺黄花,每1000克干菜中,含蛋白质10.99%,糖46.35%,脂肪1.1%;含钙153.07毫克,磷84毫克,铁70.2毫克,维生素A1.624毫克,维生素C0.339毫克,维生素B10.666毫克。庆阳黄花菜因其质量优良远销海内外。

苹 果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庆阳位于北纬35°14′28″—37°9′13″之间,海拔1100米—1600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中国优质红富士苹果适生区。庆阳苹果以其果实硬度大、果形高桩、色泽鲜艳、蜡质层厚、酸甜适度、耐贮耐运、食用安全等特点著称。2013年,庆阳苹果栽植面积达到118万亩,年产苹果50多万吨,苹果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5万吨,苹果贮藏企业34家,年贮藏能力30多万吨。2014年04月0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庆阳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花椒

庆阳地区是甘肃省的花椒主要产区之一,以西峰、镇原、正宁、宁县、庆阳等县(市)栽培面积最大。庆阳花椒粒大色红,麻辣味浓厚,品质优良。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庆阳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饲草。它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灰分和多种维生素。据测定,鲜苜蓿中含水分74.7%,粗蛋白4.5%,脂肪1%,纤维7%;无氮浸出物10.4%,灰分2.4%。这种苜蓿是上等饲草,被称为“牧草之王”。

宁县晋枣

宁县晋枣因其个大、色艳、含糖多、味甜美,早在西周即作为进献朝廷的贡品。主产于宁县城马莲河川,以苟村湾的晋枣最为著名。它呈紫红或棕红色,果面光滑,果实皮薄肉厚;鲜果肉呈绿白色,肉质脆嫩,汗液丰富,含可溶性固形物30.2-32.2%,最高达35%,品质上乘。

宁县黄甘桃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宁县黄甘桃是享誉陕甘的名优特产。远在周朝末期宁县就开始了桃树栽培,并作为贡品进献朝庭。九龙河川菩萨庙村所产黄甘桃最为著名,以果大色艳、皮薄肉厚、味道甘醇、肉质细腻,汁水丰盛而闻名中国大西北,属国内外著名桃种,民间有“仙桃”、“寿桃”之称。

宁县曹杏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曹杏在宁县栽培历史已有100多年。因其为宁县早胜原曹家村农产以产于当地的大杏与陕西三原优良杏种反复嫁接培育而成,故名“曹杏”。它以果大、色艳、皮薄、肉厚、仁甜、味香成为中国西北唯一可与敦煌李广杏相媲美的优良杏品种。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核桃

庆阳各地均产核桃,庆阳核桃产量高、品质好、果实大、壳薄、易脱仁,含油量高、香味独特而驰名。据测定,宁县核桃含油率平均为66.7%,是健脑的优质食品,近年来引进外地优质品种也不少。

荞麦

荞麦是庆阳各地的小杂粮主品种之一,近来来随着经济化农作物挤占,庆阳南部已无种植习惯,环县是目前庆阳地区乃至甘肃省荞麦的主产区。环县荞麦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荞麦面中含有蛋白质11.2%,脂肪2.4%,碳水化合物72%,所含维生素Bl、B2均超过大米和小麦面粉;人体所需要的22种氨基酸,荞麦面里就含有17种,因此有“保健食品”之称。环县荞麦面适口性好,食用价值高,用荞麦面、荞麦糁子加工成的荞剁面、荞面、凉粉、油糕等,是有名的地方风味食品。同时,用荞麦皮做成的枕芯,柔软舒适,可明日清心,安神醒脑。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金星狼摄于环县演武

沙 棘

沙棘又名酸柳、酸刺、黑刺,其果实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沙棘汁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 l、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糖、酸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沙棘果实含油达12%—18%。它素有“神秘果”之称。

什社小米

什社小米是用西峰市什社乡种植的名优谷种黄毛谷加工的小米。这种小米颗粒腊黄、圆润,晶莹鲜亮,似金珠一般,所熬汤粥,味道甜香可口,更是孕妇产后滋补的必备佳品;蒸做的米饭,绵软,香甜,适口。

荏又名白苏,为庆阳地区的名优油料作物,主产于正宁、宁县、合水、镇原、庆阳等地。尤以正宁产量丰厚,农家食品荏果子近年也成为特色地方风味小食,荏油色泽清亮,味道香郁,是理想的食用油品,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近年来,庆阳地区从荏中提练出CL—亚麻酸,被医学界称为新“脑黄金”,现已投人批量生产。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文冠果

文冠果俗称木瓜,为野生木本油料植物。果实中含有脂肪57.18%,蛋白质29.19%,淀粉9.04%。可釆食,亦可榨制油品,油色黄亮,芳香可口,是食用油之佳品。它的嫩叶经焖炒加工,可代替茶叶饮用。

此外,庆阳近些年的经济作农作物还有正宁大葱、烤烟、各类中药材等,有需要优质黄芪和种籽的农户可留言。

附:庆阳的中国之最

漫游庆阳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透过千年的风雨浸淋、遍布全境的历史遗迹,你随时随地都能领略到这里历史的苍茫与浑厚、渊博与凝重,每时每刻都能让你产生读万卷书般的酣畅淋漓。侏罗纪晚期的“环江翼龙”化石,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的“黄河象”化石,1920年在华池县挖掘出上的我国第一块旧石器,横跨华池、环县、镇原三县的秦长城遗址,以及秦始皇威武之师穿过子午岭林海的秦驰道,还有北魏的石窟、唐宋的佛塔,东汉思想家王符及其《潜夫沦》,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

庆阳环江翼龙

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晚侏罗世)、个体最大(翼展2米)的翼手龙类翼龙。1978年发掘于庆城县三十里铺。

黄河古象

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第四纪更新世早期)、个体最大(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3.4米)、骨骼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1973年发掘手合水县板桥乡。

赵家岔遗址

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之地。位于华池县王咀子乡洞洞沟。1920年发掘,这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肇始。

黄帝内经

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古北地(今庆阳)人岐伯,相传与轩辕黄帝论医,解答了诸多医学难题。战国至秦汉时结合当时医学成果,整理补充成书。从而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因之,世称《内经》为医书之祖,中医为歧黄之术,庆阳为歧黄故里。

黄帝古冢

华夏第一冢。位于正宁县五顷原,倚子午岭,旁秦直道,高60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30米,古冢高大,松柏葱茏。《史记》、《史记集解》、《魏书》、《明史》均有记载。

周祖不窋陵

华夏周祖第一陵。位于庆城县东山之巅。《史记·周本记》云:“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教民稼穑”。从而开华夏农耕文化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括地志》载:不窋古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狄所居之城。

公刘庙

华夏公刘第一庙。位于西峰区温泉乡。不窋之后,儿子鞠陶继承父业,继续发展农耕,“陶复陶穴”即按烧陶器时挖掘陶窑的办法,挖窑居住。鞠陶之后,其子公刘继任部落首领,建立周族武装,亦兵亦农。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秦直道

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修筑于始皇35—37年(公元前212—210年)。南起云阳,北达九原,沿子午岭岭脊通过,在庆阳境内长290公里,路面宽4—5米,至今依稀可辩,局部路段尚可通行。

中国现存自古的宝石链香包

古代香包,多以“彩丝为缨,系而佩之”。2000年发现于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落成的华池县双塔寺塔体内的千岁香包,却以绿松石、玛瑙等宝石为链。丝绣至今色艳如新,实为千古佳品。

民俗文化之乡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政平川:金星狼摄

中国拥有“民俗文化之乡”称号最多的地市。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就有7个,即:庆阳市为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徒手秧歌之乡、窑洞民居之乡,环县为皮影之乡、西峰区温泉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五幅皮鼓为庆阳一绝。上述每一个正式命名的民俗文化之乡在中国都是唯一的。

陇剧

幽幽黄土情——说不尽的美丽庆阳

舞春风:金星狼摄

庆阳是中国陇剧的诞生地。陇剧起源于环县、庆阳、华池的陇东道情。196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将陇东道情正式命名为陇剧,并确定为甘肃的代表剧种。现在,全国只有甘肃、庆阳两个陇剧团。

千年酸枣树

中国最古老的酸枣树。位于合水县固城乡董家寺。树龄1300多年,树高约20米,树围2.83米,至今年年结枣,蔚为奇观。

巴家咀土坝

中国规模最大的黄土均质土坝。位于泾河流域蒲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3522平方公里,坝高74米,坝长539米,总库容5.1亿立方米。

南小河沟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设施

亚洲规模最大的野外大型活动式人工降雨装置。1983年建成。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强度,研究不同坡面、不同坡长、不同植被降雨侵蚀规律。

庆阳白瓜籽

中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白瓜籽生产示范基地”。年加工5000吨,出口德、法、荷、美等国,占全国白瓜籽仁出口总量的40%。

庆阳黄花菜

中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黄花菜示范基地”。现有50万亩,年产1.8万吨,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

庆阳红杏

中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杏树在庆阳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面积4万公顷。其中镇原县栽植面积、鲜杏产量居中国第三;年加工杏话梅、甘草杏、杏脯、杏肉、杏酱等20种杏制品]万余吨,年出口苦杏仁800余吨,均居全国第一。

南梁政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唯一“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老根据地的中心。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锡五审判方式

中国法制史和人民司法实践中唯一以人名冠命的审判方式。1943年,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在审理“刘巧儿”等案时,“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深得群众拥护,边区政府以“马锡五审判方式”在边区“提倡”,后在全国推广。调解、调研还被写入民事诉讼法。调解结案也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经验”。

本贴本就是个大杂烩,因为杂,所以编辑相对混乱,许多元素未能列入,请读者体谅,了解更多乡土话题,请关注公众号:金星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