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美元賣身?英孚中國深陷「毒外教」、套路貸醜聞

20億美元賣身?英孚中國深陷「毒外教」、套路貸醜聞

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道學習,教育興邦。

撰文 | 木木

在成人英語的多事之秋,美聯英語5月遞交美股上市的F-1文件,時隔半年尚無下文;韋博英語成立21年,一夜倒閉,創始人高衛宇名譽掃地(推薦閱讀:開心豆垮臺:韋博危機,誰在轉移資產?誰的人格破產),一度被討要學費的學員當場扭送派出所。現在,連1994年便已進入中國的英孚,也打算抽身而退,認真考慮出售中國區業務。

彭博社10月下旬報道,在英孚出售中國業務的交易中,摩根大通擔任總協調人,交易價格在15-20億美元之間,包括高瓴資本、璞米資本(Permira)在內的國際買家參與首輪競標。知名國際私募華平投資亦對併購英孚中國全部或部分業務,表達了興趣。

槽點是,彭博社的報道說,上述競標者至多想收購英孚中國的青少兒英語業務,英孚中國的成人英語並不在考慮之列。2019年2月,路透社也曾報道,英孚正考慮出售其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中國區業務,中國區的青少年英語業務則打算開啟私募融資。

- 1-

英孚全球,中國為第二大市場

英孚,一度是一家偉大的不上市公司。只是在中國的生意場上,慢慢變了味。

1965年,瑞典人伯提·霍特(Bertil Hult)創辦英孚教育,主打英語學習、環球遊學。1971年,英孚總部由瑞典遷至德國,又在1977年遷至瑞士。霍特一直擔任英孚CEO至2002年,擔任總裁至2008年,之後處於半退休狀態,由兩個成年的兒子擔任聯席CEO。

20億美元賣身?英孚中國深陷「毒外教」、套路貸醜聞

英孚教育創始人伯提·霍特,圖片來自網絡

截止2019年,英孚共在全世界50+個國家執業,擁有4萬員工,為世界上最大的非上市私人企業之一。2019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霍特名列第272位,身價60億美元。

英語培訓之外,伯提·霍特致力於慈善事業,為世界知名的公益人士。1993年,霍特發起成立一個NGO組織Mentor Foundation,致力於抵制毒品。2019年7月,英孚中國外教吸毒被抓,給了霍特一記響亮的耳光,為英孚成立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醜聞之一。

英孚的中國區業務始於1994年,在華執業25年,進駐國內60+個城市,開辦300個教學中心。在英孚本土化的征程中,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語言培訓提供商為一大節點事件,英孚創始人霍特不顧高齡,擔任北京奧運火炬接力廣州站火炬手。英孚全球,中國為第二大市場。

- 2-

不計代價擴張,英孚驚現「毒外教」

英孚中國的歷任總經理,知名度最高的為張熙(精銳教育創始人兼CEO)。2005年,哈佛畢業的張熙離開強生併購部門,加盟英孚,當時的英孚中國全國只有30個校區。在張熙的帶領下,英孚猛攻青少兒英語,兩年內扭虧為盈,帶領英孚中國走進高成長的快行線。

自2007年起,英孚中國以每年翻倍的速度開設新校區,銷售收入實現50%以上增長。憑藉過人的業績,張熙被譽為英孚20年來最好的中國區總經理。

2008年,張熙離職創辦精銳教育,開啟了職業生涯的又一個輝煌時段。英孚中國總經理則由同為哈佛畢業的林欣欣接任。在林欣欣時代,英孚繼續保持高速成長的態勢。為了讓擴張進一步提速,英孚甚至改變國外直營建校的傳統,冒險引入加盟模式。在一線城市,英孚仍為直營,在二三線城市,英孚以加盟方式跑馬圈地。

時至今日,英孚中國的300個校區,大部分為加盟校區,釀成管理跟不上、服務不到位、退費難、投訴多的苦果。2019年7月9日,徐州公安局泉山分局在一份警情通報中發佈:成功破獲一起涉毒案件,抓獲吸毒人員19人,其中16人為外籍人員。隨後的媒體報道證實,涉毒的19名外籍人員中,7名為英孚徐州校區的外教。英孚中國在徐州的4個開業校區,以青少兒英語為主,無一倖免「毒外教」。

20億美元賣身?英孚中國深陷「毒外教」、套路貸醜聞

一石驚起千層浪,英孚中國的無證「黑外教」、「毒外教」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為入華25年最大的一次公關危機。罪魁禍首,正是英孚中國以加盟為核心的激進擴張。橘生淮南則為橘,英孚中國已然變質。

- 3-

培訓貸=套路貸,英孚也中招

讓世界成為一個英語大課堂,是英孚的初心。創始人霍特既是企業家,又是慈善家,本為英孚的榮光。開放激進的加盟,卻讓英孚的初心,蛻變為投機商的一門生意。在品牌方面,英孚中國也已放下高貴的身段,與韋博式的本土線下英語別無二致,都是靠「馬路白領」街邊攬客、課程顧問過度營銷,收割一撥又一撥的韭菜。

2012年9月,央視財經頻道《經濟與法》率先報道英孚黑幕,直指英孚中國虛假廣告、實際教學質量堪憂、退費困難的槽點。

20億美元賣身?英孚中國深陷「毒外教」、套路貸醜聞

聚投訴平臺英孚相關投訴數據

「毒外教」事件發生後,有媒體統計,聚投訴平臺共有英孚中國的投訴帖600多個,黑貓投訴平臺共有英孚中國的投訴280多個,主要投訴理由為退款難、虛假宣傳、誘導貸款。傳習邦發現,國內的培訓貸,百度金融(後為度小滿平臺)為始作俑者,在第一批培訓貸的簽約巨頭當中,英孚、華爾街英語、韋博英語幾乎無一缺席。

主打外教的線下英語一向以價格昂貴著稱,培訓貸的出現拉低了用戶的進入門檻,逐漸成為成人英語的標配。美聯英語的招股書顯示,培訓貸的營收佔比在四成以上。韋博英語倒閉之後,有知情人士透露,韋博的培訓貸甚至佔到營收八成以上。

培訓貸,容易造成誤導消費,引發退費難,日益成為外教英語行業的毒瘤。儘管英孚從未公佈培訓貸的業務佔比,但從投訴案例來看,誤導消費、培訓貸引發的退費難,正是英孚中國最大的投訴槽點之一。

- 4-

青少兒英語,英孚中國第一大業務

進入中國之際,英孚的業務以成人英語為主,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英孚至今仍是外企白領提升英語水平的機構。實際上,國內的少兒英語熱,英孚同樣是最大的受益者。青少兒英語早已取代面向外企白領的成人英語,成為英孚中國第一大業務。

據路透社報道,2019年2月,英孚一方面計劃出售部分中國區業務,另一方面則打破不上市、不融資的傳統,為中國區的青少兒英語尋求私募融資。

國內的少兒英語,市場規模600億元,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正是一門「性感」的生意。國家統計局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的時候,國內共有少兒英語培訓機構5萬家,成人英語培訓機構則只有5萬家。英孚中國得益於2008年前後的青少兒英語轉型,成為青少兒英語大爆發真正的獲益者。

20億美元賣身?英孚中國深陷「毒外教」、套路貸醜聞

資料圖:英孚發佈雙翼產品

2019年3月,英孚青少兒英語發佈線下線上整合式的雙翼產品,實現課堂小班教學+在線外教一對一的同步,正式跳入在線少兒英語的一對一賽道。與此同時,英孚青少兒英語與騰訊達成合作,共同開發智慧課堂平臺,一隻腳踏進AI+教育的領地。

韋博的倒掉,再一次印證,成人英語已是日落黃昏的夕陽生意,英語行業的未來在於少兒英語。英孚為何要賣掉舉足輕重的中國區業務?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英孚中國作價20億美元,當中的核心資產即為英孚青少兒英語。在外教吸毒、品牌受損、投訴纏身之際,英孚中國值不值20億美元?參與競標的私募,心中都有一杆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