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歷史沿革

三亞市歷史沿革

三亞市位於海南島最南端,瀕臨南海。地理座標為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南北寬51.75千米,東西長91.57千米。東鄰陵水縣,北依保亭縣,西毗樂東縣,南臨南海。全市總面積1919.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4萬人(2007年底)。設2個管理區,轄6個鎮(海棠灣鎮、吉陽鎮、鳳凰鎮、崖城鎮、天涯鎮、育才鎮),境內有南田、南新、南島、立才、南濱5個國營農場。市政府駐河東管理區。

地勢北高南低,為山地、丘陵和濱海平原地形區。境內有寧元河、藤橋東河、藤橋西河、三亞河、大茅水等河流,均自北向南注入南海。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5.5℃,1月均溫20.9℃,7月均溫28.5℃,年均降水量1 254毫米。北部山區為季雨林群落,森林資源較為豐富。有鐵、磷、鈦、石灰岩等礦產資源。榆亞鹽場是重要的海鹽生產基地。有鐵路,東線、西線高速公路和223、224、225國道與海口相通,有鳳凰國際機場、三亞港、榆林港。有天涯海角、鹿回頭、亞龍灣,大、小洞天、落筆洞‘三亞人’遺址、崖州古城、孔廟、盛德堂、穆斯林古墓群,大東海、南端點火臺、南田溫泉等名勝古蹟。

“三亞”一名,在明代《正德瓊臺志》已有“三亞村”、“三亞里”的記載。“三亞”因三亞河(古名臨川水)有三亞東西二河至此會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亞”。

三亞古稱崖州。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設珠崖郡。隋大業三年(公元607)析珠崖郡地置臨振郡,領延德,寧遠二縣。唐武德五年(622)改為振州,治寧遠縣,即今崖城。宋開寶五年(972年)改為崖州,隸屬瓊州;政和七年(1117年)改崖州為吉陽軍,屬廣南西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複名崖州,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為直隸州,領萬寧、陵水、昌化、昌感等縣。民國元年(1912年)至八年復崖州,民國九年改稱崖縣,治今崖城鎮。

1950年5月(另有一說:4月)崖縣解放,縣府駐今崖城鎮。1954年10月中共崖縣縣委、縣政府及直屬機關從崖城搬到三亞。1958年與保亭、陵水兩縣及興隆農場(萬寧興隆牛漏地區)合併為崖縣。1959、1961年先後按原區域分開,設置保亭、陵水縣,崖縣保留現轄區域。1984年5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以原崖縣行政區域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9月26日,國務院批准三亞市升格為地級市。同年12月30日,地級三亞市正式掛牌。

1995年底,三亞市總面積1887.35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3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3.70萬人。戶籍人口40.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71萬人,農業人口26.67萬人;市鎮人口13.71萬人,農村人口26.67萬人。轄2個區(縣級)、1個辦事處、13個鄉鎮、106個村民委員會、32個居民委員會、573個自然村。 河東區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年內,撤銷月川、臨春2個管理區,設立月川、榕根、臨春3個居委會。 河西區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8萬多人。

1996年底,三亞市總面積1919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37平方千米,總人口42.10萬人。轄2個區(縣級)、1個辦事處、13個鄉鎮、106個村委會、32個居委會、585個自然村。

1997年底,三亞市陸地面積1919平方千米,管轄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人口44.06萬人。轄2個區(河東、河西管理區,縣級),1個辦事處(南海辦事處),10個鎮(藤橋、林旺、紅沙、田獨、羊欄、荔枝溝、天涯、崖城、保港、梅山),3個鄉(高峰、育才、雅亮)。

1998年底,三亞市陸地面積1919平方千米,管轄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人口44.6萬人。轄2個區(縣級)、1個辦事處、13個鄉鎮,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即:河東區、河西區、高峰鄉、育才鄉、雅亮鄉、藤橋鎮、林旺鎮、田獨鎮、紅沙鎮、荔枝溝鎮、羊欄鎮、天涯鎮、崖城鎮、保港鎮、梅山鎮。

1999年底,三亞市陸地面積19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人口46.22萬人。轄2個管理區、1個辦事處、13個鄉鎮,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

2000年,三亞市陸地面積19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人口47.51萬人。轄2個管理區、1個辦事處、13個鄉鎮,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三亞市總人口482296人。其中:南海街道16851人,藤橋鎮13589人,林旺鎮20839人,田獨鎮27864人,紅沙鎮11116人,荔枝溝鎮21712人,羊欄鎮40750人,天涯鎮32240人,崖城鎮41041人,保港鎮21309人,梅山鎮10814人,高峰鄉8651人,育才鄉9080人,雅亮鄉9118人,河東虛擬街道55534人,河西虛擬街道78025人,國營南田農場23419人,國營南新農場10509人,國營南島農場7765人,國營立才農場9620人,國營南濱農場12450人。

2001年8月,根據省政府《關於調整三亞市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精神,三亞市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原有的14個鄉鎮(辦事處)被撤銷,合併設立海棠灣、田獨、鳳凰、天涯、崖城5個鎮:藤橋鎮、林旺鎮合併,設立海棠灣鎮;田獨鎮、荔枝鎮、紅沙鎮合併,設立田獨鎮;羊欄鎮、高峰鎮合併,設立鳳凰鎮;天涯鎮、育才鄉合併,設立天涯鎮;崖城鎮、保港鎮、梅山鎮、雅亮鄉合併,設立崖城鎮。新設立的海棠灣、田獨、鳳凰、天涯和崖城5個鎮的鎮政府駐地分別是原來的藤橋、田獨、羊欄、天涯和崖城鎮。

2001年底,陸地面積19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16023戶、總人口48599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1660人。其中少數民族佔41.2%。設2個管理區,轄5個鎮、111個村委會,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

2002年底,三亞市位於海南島最南端,東鄰陵水縣,北依保亭縣,西毗樂東縣,南臨南海。陸地面積19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人口49.5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41.3%。設2個管理區,轄5個鎮(崖城鎮、天涯鎮、鳳凰鎮、田獨鎮、海棠灣鎮)、34個居委會、115個村委會,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

2003年底,陸地面積19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21935戶、總人口50386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9530人。其中少數民族佔41.5%。設2個管理區,轄5個鎮、34個居委會、118個村委會,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

2004年底,三亞市陸地面積19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22267戶、總人口50752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1173人。其中少數民族佔41.1%。設2個管理區,轄5個鎮、42個居委會、91個村委會,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

2006年,三亞市設2個管理區,轄5個鎮(海棠灣鎮、田獨鎮、鳳凰鎮、崖城鎮、天涯鎮),共有42個社區、91個村委會,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國營南田農場、國營南新農場、國營南島農場、國營立才農場、國營南濱農場。

2010年,根據瓊府函[2010]151號,田獨鎮更名吉陽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