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聚黨心 贏民心 ……講講貴安新區湖潮鄉這位“清華”包村幹部的故事

“自來水不再經常停水了,隨開隨用,太方便了。非常感謝包村幹部為大家解決實在問題”

“現在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手工產品製作,在家帶娃的時候順手就做了,不耽擱時間還方便

“村委工作的效率提升了,有什麼事找到他都能給我們解決。”

……

守初心 聚黨心 贏民心 ……講講貴安新區湖潮鄉這位“清華”包村幹部的故事

滕永康(右二)在村民家瞭解情況

在貴安新區湖潮鄉湖潮村,提到包村幹部滕永康,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

滕永康是2018年貴州省定向清華大學招錄的選調生,畢業於清華大學醫學部動物學專業,入職後在湖潮鄉黨政辦工作,今年7月被下派到湖潮村擔任包村幹部。在基層工作半年來,他走村串戶摸實情、擼起袖子辦實事,通過夯實基層黨組織、成立集體公司帶領群眾就業等系列舉措,在一件又一件實事、難事的解決中獲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和支持。

抓好黨建 夯實基礎

回想初到村委工作的情景,滕永康記憶猶新——村支兩委人員配備不齊,後被列入“村級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整頓;村支兩委工作分工不明確,崗位職責混亂,辦事效率低下,基層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不足;村委工作開展落實指令多,貼近群眾少,群眾對村委工作信任不足,常規工作勉強推進,積難任務長期難落實……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模清問題發現癥結後,滕永康從規範組織生活制度入手,將自己在湖潮村工作的第一站放在了提升基層黨建水平,加強村級服務陣地建設上。

“第一步就是對接相關業務職能部門,精心組織選聘工作,選優配強充實村委力量。進一步規範‘三會一課’學習交流制度,同時重視村組後備幹部培養,通過‘談心談話’、‘老帶新、傳幫帶’方式逐步引導他們參與村級事務,充實村組幹部資源庫。”滕永康告訴記者,針對村支兩委職責不清的問題,多次與村支兩委負責人深入探討,列出工作清單,聚焦鄉級職能部門工作安排,明確職責劃分,進一步強化夯實組織基礎,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

守初心 聚黨心 贏民心 ……講講貴安新區湖潮鄉這位“清華”包村幹部的故事

正在與村民交流的滕永康(左)

為增強村民主人翁意識,湖潮村還積極引導黨員特別是無職黨員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和聯繫群眾工作,充分發揮其在組織和群眾之間的橋樑作用。同時,創新提出“三治監督員”制度,即推選六名村民作為自治、德治、法治監督員,廣泛參與村組內民生事務發展,通過村務處理的公平、公正、公開,贏得了村民對村支兩委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重視民生 贏得信任

從到湖潮村擔任“包村幹部”的第一天起,滕永康的駐村工作就開啟了“全日制”工作模式。在通往村裡三個自然村寨、五個村民小組300多戶村民家的大道小路上,都留下了他走訪調查的足跡。

在深入的走訪中滕永康發現,湖潮村的飲水供應由於管理不善長期存在供水不足、缺水斷水等問題。住地偏高、距離水廠最遠的一戶村民甚至已經長達幾年時間沒有自來水供應,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

“湖潮村的自來水廠已經修建多年,屬於政府所有但承包給個人經營,鄉政府、村委會以及承包商之間的管理權責不清導致人水廠運作呆滯,管理乏力等問題,嚴重影響著湖潮村範圍內的群眾、商鋪以及政府大樓的用水供應。”滕永康說。

守初心 聚黨心 贏民心 ……講講貴安新區湖潮鄉這位“清華”包村幹部的故事

為此,滕永康與村支兩委的同志反覆查找核實檔案資料,進行綜合研判分析。在鄉黨委的幫助支持下,逐步理清了權責關係,收回村民個人承包經營權,將飲水管理權限全部下放到村集體。同時創新運營管理機制,採取“黨支部+公司+股民”的運行模式,由村集體出資成立了貴州貴安新區興湖源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對水廠進行專業的市場化運作。

“收歸村集體公司統一管理後,我們對供水系統的軟硬條件都進行了升級,新建了一個地勢更高、蓄水量更大的高位水池,派駐專人管理維護,供水時段由12小時延長至20小時。”滕永康告訴記者,公司盈利部分歸村集體所有,一定程度為村集體經濟創收,待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後,年底村民(股民)可按股份分紅,提高飲水安全的保障率的基礎上提升了村集體經濟的創收。

促進就業 共同發展

理順內部關係贏得村民信任,為湖潮村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守初心 聚黨心 贏民心 ……講講貴安新區湖潮鄉這位“清華”包村幹部的故事

湖潮村手工串珠加工培訓現場

湖潮鄉是貴安新區規劃的中心城區,為新區提供用地保障是其城鎮建設的重要內容。而湖潮村作為中心的中心,全村300多戶村民中也有將近三分之一被納入徵收安置的範圍。

徵收安置工作陸續開啟、土地較少且分佈零散等諸多原因導致湖潮村產業發展底子薄弱,部分青壯年紛紛選擇外出打工,只留下部分老人、婦女和孩子留守村中,“三多一少”現象明顯、人員閒散問題突出。

如何在缺地少田的情況下為習慣了自給自足農業生產方式的村民找到發展新路,充分帶動剩餘勞動力就業共同發展,成了滕永康來到湖潮村面臨的一個大挑戰。

走訪中一次偶然的發現,讓滕永康找到了方向。“我們從一位經常接觸手工活加工的村民處獲悉,有一家飾品加工企業有一筆手工代加工業務,需要大量的人手趕期製作,技術簡單易學,婦女、老人很快就可以上手。這剛好與我們村的實際情況契合。”

守初心 聚黨心 贏民心 ……講講貴安新區湖潮鄉這位“清華”包村幹部的故事

湖潮村村民正在學習手工串珠製作

在村委的對接下,第一批製作“金元寶”飾品的85箱原材料很快運到村裡,40多戶村民迅速認領完畢並在要求時間內完成了製作。

“一箱材料能製作4萬個成品,我們一個人在家一天就能做完。按照一分錢一個來算一天能賺400塊錢。還不耽誤帶孩子做家務。”參與到代加工製作業務村民都對在家手工製作的方便交口稱讚。

小型手工代加業務的開展得到了村民的熱情支持和擁護,為湖潮村的小型手工代加工業務承接迅速打開了局面,他們趁熱打鐵,陸續與多家加工企業達成了合作,開展了手鏈串珠、一次性袖套、刺繡鞋墊、十字繡等系列加工業務,目前累計增收7萬餘元。通過小型手工代加工,實現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願想,村民荷包鼓起來,心裡也更加踏實。

“為了提升合作的規範性,我們還與加工企業簽訂了書面合作協議,在保障貨源穩定的同時也保證製作質量,雙方都能達到一個互利共贏的效果。”滕永康說,現在第四批的代加工業務也在對接製作中,希望未來能夠藉助村集體公司平臺與代加工企業形成長久的合作機制,為村民家門口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

守初心 聚黨心 贏民心 ……講講貴安新區湖潮鄉這位“清華”包村幹部的故事

如今,滕永康在湖潮村的包村工作依然在繼續,最早一個到村最後一個離開已經成了他工作的常態,在真抓實幹中一步一個腳印帶領村民共同發展。而像滕永康這樣的“全日制”包村幹部,在湖潮鄉一共有20個。

今年7月,為了整合鄉村社區各類資源、進一步強化全鄉工作統籌力度,按照效率優先、管理方便、區域適當原則,湖潮鄉正式施行包村幹部“片區工作組”制度,對包括滕永康在內的全鄉20名包村幹部劃分在3個片區工作組統一管理,改變以往包村幹部鄉鎮——村組工作兩頭兼顧的工作狀態,“全日制”入駐各村工作開展具體工作,這一股新力量的注入大大提升了基層的工作效率,為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朱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