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時代下重點關注鈷鋰明確的上行週期!股市後期的風口

浪潮時代下重點關注鈷鋰明確的上行週期!股市後期的風口

投資要點
  

2020年和2021年是流量時代,材料先行。新能源汽車從底部攀升,真正進入市場化階段,以及5G為代表的大流量時代,必不可少的是鋰電池的鈷和鋰,從供需結構來看,完全可以定義成新開始。9月我們提出來,市場的質疑聲比較多,從現貨市場來看,鈷的價格有些走出來了,但鋰處於陰跌的過程中。
  我們從幾個維度彙報一下鈷和鋰材料先行的原因、邏輯和落腳點。我們經歷了2016年、2017年牛市,價格漲了3-5倍,股票漲了不到10倍,而2018年、2019年對鈷鋰行業是比較難過的,鈷從70萬回落到今年8、9月最低點價格到20萬以內,現在逐漸到上漲到28萬附近。鋰價格從17-18萬回落了70%左右,回落到5-6萬的水平。對週期行業來說,“不破不立”,我們尋找哪些品種“破掉了”,鈷和鋰便是在“破掉的過程和已經破掉”的階段。上週大家看到西澳的礦山出現持續性的減產、關停和破產重組,這是很明確的底部訊號。當然,對於鋰來說,供給端和鈷最大的區別是,鈷的成熟礦山已經出現了減產,而鋰更多是高成本的。但不管怎麼樣,上游供給端的特徵基本已經很明確,指向行業的底部,當前價格是不可能維持的。尤其是需求方面,明年新能源車和5G板塊出現趨勢性上升的過程中,當前價格是完全不能維持的,這是供給和需求曲線的樸素邏輯。


  供給端的變化,是確定行業底部的核心指標,但更為核心的是未來需求怎麼走。分兩塊彙報,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共佔據消費結構的70%-80%,這兩個板塊的邊際變化確定了行業的方向,也就是需求定方向的邏輯。
  新能源汽車,今年的的確確因為政策,出現了不太滿意的增幅,基本持平。但從正極材料和裝機量來看,兩個數據基本是相互背離的,也就是說,雖然新能源車增速並不強,但從中游和上游的消耗量來看,出現了明顯的上漲,並且是兩位數的正增長。這背後的邏輯是單車帶電量的增加,這組數據如果映射到明年,我們認為160-180萬輛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領域對材料板塊的影響應該是30%-40%。另外,請大家關注一組數據,產業鏈中環節的庫存是很少的,我們在一個月以前調研長沙的正極材料廠商,看到原材料庫存只有兩週左右,言外之意是什麼?明年新能源汽車需求爆發或者走出低谷的時候,中游產業鏈不可避免的出現一輪補庫。大家都知道,研究商品的時候,有一個長尾效應,對上游材料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這種情況下,大家談論最多的是5G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的增長,能不能打破供需結構的臨界值?我們可以給出明確的結論,在供需平衡表進行拆分以後的結果是,新能源實現30%左右帶電量增長的基礎之上,消費電子只需要實現5個點左右,個位數的恢復性上漲,鈷的供需結構就會從供給過剩轉到供給不足。

  而鋰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對消費電子的增速稍稍要求高一些。5個點的消費電子增速帶動鈷的劇烈扭轉,對10個點左右的消費電子增長帶來鋰的劇烈扭轉,僅僅是節奏的區別,方向不會變化。從個人的角度理解來看,這就像在前一段烏鎮的時候雷軍總說的,他擔心的不是5G手機的需求問題,而是在2020年5G上馬,有沒有4G手機賣得出去的問題。明年上半年,5G手機新的流量時代會持續,因為5G手機的帶電量是4G手機的1.2-1.5倍,同款機型有1.2-1.5倍帶電量的增長,直接影響是原材料的需求。
  簡單總結一下來說,我們個人的理解是,鈷鋰經過2018年、2019年這兩年,價格調整帶來的供應調整,目前的位置無論是鈷也好,鋰也好,基本是相對充分的,這是供給端。對未來的需求端,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會在這一輪新興經濟,包括新能源的復甦或者底部攀升和5G流量,會帶動鈷和鋰需求持續性的上行。這一輪週期,參照歷史經驗,有可能實現2020年、2021年新的上升週期,這是我們定義的新週期最核心的基準點。
  如果再拉長一點,大家可以看到小金屬的大週期是10-12年的長週期,往往有兩個大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6年的上漲期,還有4-6年的下行期。6年上漲期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維持2年左右的上行期;二是維持2年左右的下行期,緊接著再迎來2年左右的上行期。第二輪上行期,參照歷史上的特點,新興需求對價格的不敏感,第二輪上漲週期的價格可能超過第一輪。

  這就是有色的觀點,我們認為鈷和鋰明確迎來新的上行週期,從時間點來看,大家可以去忽略或者淡化時間節點,因為方向是一定的。股票調整得比較充分了,目前為止,我們認為風險收益比仍然十分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