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宜賓」敘州區激活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神經末梢”

「改革宜賓」敘州區激活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神經末梢”

【編者按】長江首城·中國酒都•中華竹都——宜賓,是一座極具改革創新精神的城市,1992年在全國率先打響中小企業改革“第一槍”,成就了“改革名市”的殊榮。邁步新時代,宜賓市上下緊緊圍繞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的奮鬥目標,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全力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次第開花的嶄新景象。為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今日頭條》連續推出宜賓市近年來創造的改革典型經驗,與全國各地互動交流。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親情缺乏、家庭教育缺位、心理問題多發等問題,敘州區在商州鎮銅鑼村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試點工作,創新探索“婦聯牽頭組織、政府部門支持、專業團隊助力,社會各界參與”工作機制,逐步形成了“154”工作模式,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關心關愛、健康成長,讓外出務工人員在外安心就業創業。

「改革宜賓」敘州區激活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神經末梢”

敘州區相關部門在銅鑼村開展兒童節慰問活動

一套方案明任務

實現關愛服務精準化

由敘州區婦聯牽頭組織對銅鑼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思想、家庭狀況、心理狀態等進行系統排摸,逐一登記造冊,建立留守兒童基本信息動態管理機制,精準掌握本村64名留守兒童基本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在此基礎上,制定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試點方案,以“三送”(送親情、送幫扶、送家教)、“三扶”(幫扶建立兒童之家、家長學校、媽媽互助隊)為主要內容,針對性地制定技能培訓、探親遊學、家庭教育講座、應急救護培訓等子方案,確保每一項活動都有人員、有經費、有抓手。

五支隊伍護成長

實現關愛力量多元化

一是組建黨政幫扶隊伍。敘州區婦聯聯合該區檢察院、畜牧、農業、交通等部門發揮作用,開展政策宣傳、技術培訓、文明引導、家庭教育等宣講活動和愛心幫扶活動,最大程度凝聚幫扶整體合力,變“獨角戲”為“大合唱”。

二是組建大學生志願者隊伍。充分發揮大學生隊伍的智力優勢,與留守兒童進行結對幫扶,定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品格教育、科技教育、作業輔導、家庭教育、手工DIY、經典頌讀等家庭教育服務活動。

三是組建愛心企業隊伍。充分發揮企業的行業優勢,深入銅鑼村開展愛心幫扶活動,幫助解決留守兒童實際困難。比如,移動宜賓區分公司在銅鑼村開展預防電信詐騙知識講座,有效提高了留守兒童的安全防範意識。

四是組建社會志願者隊伍。依託春霞志願者協會、恆善義工協會等志願者隊伍,開展集中結對、團隊遊戲、團體輔導等系列幫扶留守兒童主題活動,通過志願者走進家庭,察看兒童居住環境及鄰里情況等,進一步瞭解留守兒童所思所想、生活需要和學習需要,因人施策,開展個性化關愛幫扶。

五是組建媽媽互助隊伍。集中組織14名本村婦女成立村級媽媽互助隊(即“愛心媽媽”),開展“一對一”結對活動。通過與結對兒童面對面的交談、與結對兒童家長交流、與結對兒童共同生活等方式,確保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

「改革宜賓」敘州區激活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神經末梢”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生開展暑期家庭教育志願服務(手工DIY課堂)活動

四項活動暖童心

實現關愛形式多樣化

一是“送親情”搭建連心橋。建立“留守兒童”家長聯繫熱線,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情感交流,讓留守兒童的心靈不再“留守”。開展“愛心相伴 團聚圓夢”探親遊學活動,針對父母在成都等周邊城市務工的留守兒童,根據個人意願,組織其到父母身邊團聚,通過家長的親情陪伴,增強孩子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是“送家教”開設貼心課。積極引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名博士、碩士研究生等專業力量,組成家庭教育志願者團隊,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安全教育等家庭教育服務活動32場次,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專業性。投入資金1萬元,依託春霞進山村“護童”項目,深入開展家訪、生命誕生教育等主題活動,有效提高了留守兒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截至目前,共服務留守兒童90人次、家長50人次。

三是“送幫扶”牽起愛心手。利用“六一”兒童節等節日,組織敘州區檢察院、宜賓移動區分公司和商州鎮為銅鑼村32名留守兒童贈送了兒童電話手錶以及書包、文具套裝等學習用品,向留守兒童監護人贈送了手機、電話號卡等價值1.5萬元的慰問品。

四是“建陣地”打造暖心家。依託民生實事項目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利用村文化站建設兒童電子閱覽室、電子視頻通話室,新增閱覽書籍300餘冊,為留守兒童提供交流活動場所,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同時,建立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聯繫制度,利用家長會、重大節假日家長回鄉之機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開展對監護人專門的知識培訓和教育,引導家長切實履行家庭教育的直接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