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不好過,請君多讀蘇東坡

如果生活不好過,請君多讀蘇東坡

他的人生,大部分時候,不是被貶官,就是在被貶官的路上。

他一生坎坷,卻是北宋第一名人,擁躉者上至皇帝、太后,下到市井百姓,甚至在遼國、西夏、高麗這些國家都有無數粉絲。

他不斷被政敵陷害,屢屢被髮配到邊遠荒涼之地,可生活中,卻自有清風明月陪伴。

他是眾多中國文人眼中的楷模,是指導當下浮躁時代人們獲取生活快樂的智者。

他是兩宋文壇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也是中國曆代文人中少有的十項全能式大文豪,除了詞之外,在書、文、畫、佛、道、儒等方面都有極高造詣。

他天性浪漫,不拘一格,活得灑脫,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派”,卻又對人對事充滿感情,富有文學家的偉大想象和藝術家的細膩觸感。他的一生足以拍成一部劇情跌宕起伏的大電影。

是的,他就是你心中已經呼之欲出的答案,“千古第一文人”蘇東坡,如果生活不好過,請君多讀蘇東坡。

如果生活不好過,請君多讀蘇東坡

一、多讀蘇東坡,你會擁有“清風明月”般灑脫、恬淡的心境

“灑脫”,是一種曠達、瀟灑的人生態度,其內在的意義包括解脫無意義的束縛、超越停滯的自我和改變平庸的思維模式,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一種超拔的姿態對待人生和生活,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無論在何種艱苦的環境中,不管生活多不好過,蘇東坡都能擁有“清風明月”般灑脫、恬淡的心境。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謫到黃州,生活又極其窮苦不堪,整個人生似乎跌倒了最低處。但他卻沒有被這種打擊所壓倒,短暫的陣痛之後,反而獲得了重生,擁有了一種灑脫不羈的自由精神。他時而“竹杖芒鞋”,在雨中痛快行走;時而“與客泛舟”,在清風明月中尋求美的感受;時而“把酒問青天”,在酒醉酒醒之間,領悟人生的哲理。

如果生活不好過,請君多讀蘇東坡

二、多讀蘇東坡,你可以通達世事,創造自得其樂的精神家園。

蘇東坡詞作的豪放意境源於其對世事的通達認識,能夠從多角度,用變化的眼光看待生活,使自己不會糾結於苦難的深淵,其豪放灑脫是一種理性的追求,而非刻意的強求。比如下面這首《減字木蘭花·立春》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北宋時,海南被視為蠻荒僻遠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所描寫的多是面對蠻荒的悽苦之情,即使描寫景色,也是表達飄零流落的悲傷感。可蘇軾這首詞卻大相徑庭,他以歡快跳躍的筆調,呈現出海南不同的景象。與其他被貶謫的人不同,他對異地風物從來都不排斥,更不會敵視,而是懷著第二故鄉的感情。即此一端,就可見蘇軾對世事確實做到了“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的通達認識,在生活中營建了自得其樂的精神家園,自我拓展了對人生樂趣的認識和享受。

如果生活不好過,請君多讀蘇東坡

縱觀蘇軾一生,正如其自嘲:“心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繫之舟,問汝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雖然一生坎坷,生活過得極其艱難,但他始終表現出灑脫曠達的精神面貌。如今看來,即便相距近千年之久,蘇東坡詞作中的灑脫意境,依然讓人無限嚮往,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性和生命力,在人生不同處境和心態下,都能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所以,如果生活不好過,請君多讀蘇東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