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姑娘朱婷是如何成為平易近人的巨星的?

2019年9月29日,女排世界盃落下帷幕,中國女排以一波11連勝的驕人戰績獲得冠軍,重現昨日輝煌。

中國女排能夠重新崛起,隊長朱婷功不可沒,她技術全面,在進攻時她的扣球氣吞萬里如虎,是球隊的得分利器,在防守方面她滴水不漏,她出色的攔網彷彿為球隊築起一道萬里長城。

在球場上的朱婷叱吒風雲,生活中的她平易近人,保持著平民冠軍的本色。

2019年10月19日,朱婷榮歸故里,回到了“孃家”河南女排,並且和以前一樣在飯堂排隊打飯,吃完飯後自己洗刷餐具,絲毫沒有明星架子。

朱婷的這一細微動作讓人對她的人品讚賞不已,這是一名德才兼備的運動員,是國人的驕傲,朱婷究竟有怎樣的經歷,才成為今天如此優秀的運動員?

1.出生農村,保持了農村姑娘的質樸

1994年朱婷生於河南周口市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由於朱婷長得高,被老師推薦到體校。

當時朱婷家裡並不寬裕,運動員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而朱婷卻買不起營養品補充營養,因此顯得瘦弱。

朱婷爸爸談起朱婷在體校的情形,“家裡學費生活費供不上,人家吃5毛錢的菜,她都是買個饃夾1毛錢的菜,一個星期20塊錢生活費。”

2008年朱婷進入河南青年女排,她的隊友仲曼瑩經常買食物和朱婷分享,朱婷對此十分感激,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朱婷功成名就後,打算不再讓父母種地,因為她賺的錢已經足夠兩位老人養老。

但是朱婷的父親朱安亮拒絕了女兒的一番心意:“我和你媽是農民,還是離不開土地。孩子,你走到現在,得到了太多人的幫助,現在有能力了,應該回饋社會。”

朱婷牢記父親的教誨,熱心公益事業,回報社會。她為家鄉捐款670多萬元,修建了一條20餘公里的公路,還捐建了兩所希望小學和一所敬老院。

朱婷的好友仲曼瑩退役後在鄭州九中當體育老師。朱婷出名後,仲曼瑩邀請她到鄭州九中給學生們演講,朱婷為了昔日的情誼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從朱婷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出身農村的朱婷始終沒有忘本,時刻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在自己有能力時回報社會、回報家鄉、回報善待自己的人。

2.遇到伯樂郎平,各方面得到極大提升

2003年,朱婷帶領國青隊重奪闊別18年的世青賽冠軍,之後國家隊主教練郎平破格將朱婷提拔到國家隊。

女排姑娘朱婷是如何成為平易近人的巨星的?

郎平在訓練場上是一名要求嚴格的教練,在場下她是隊員的好“媽媽”、好朋友,她很關心隊員的生活和訓練。

當時朱婷由於營養不良,體重只有70公斤,身材瘦弱,體力不足以支撐高強度訓練。

郎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了改善朱婷的身體素質,郎平經常自費買蛋白粉給朱婷,幫她補充營養、增加體重和增強肌肉力量。

經過長期的調理,朱婷的身體素質得到極大改善,她說:“我這人吃東西不長肉,蛋白粉真有用,補充營養加上訓練,我現在終於長到78公斤了。”

由於體質得到改善,朱婷可以全身心投入訓練,在郎平的指導下,她的技術越來越好。

朱婷用場上優異的表現回饋了恩師的厚望,她在2015年世界盃、2016年裡約奧運會和2019年世界盃獲得MVP,已經追平恩師郎平的紀錄,而此時朱婷不過25歲,她還有很多時間去超越恩師成為排壇第一人。

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小組賽,中國女排發揮不佳,在小組排名第四,幾乎沒有人看好中國女排的前景。

作為球隊主攻手的朱婷,她的壓力很大。此時的朱婷好像是金庸的武俠小說裡那些剛練成絕世武功的青年才俊,儘管已經身懷絕技,但是心理還不夠強大,使得她的功力大打折扣。

為了激活朱婷,郎平給她發了一條微信:“你我師徒一場算是緣分,我的徒弟遍佈世界,但你是我最驕傲的。只要你站在球場上就一定是最棒的,加油,一切困難都是考驗。”

朱婷看到這條微信後感動得淚流滿面,她回覆郎平:“我會拼到最後一個球。”

後面的比賽朱婷兌現了她的諾言,當身懷絕技的青年才俊有了強大的信念後,她就會完成由普通人到大俠的蛻變。

於是之後的比賽,朱婷完全發揮出她應有的水平,中國女排強勢反彈,最後一舉奪冠,奪回了失落了十幾年的冠軍獎盃。

能遇到郎平這名伯樂,是朱婷的幸運。郎平不僅在生活和訓練中關心朱婷,她還精通教育的心理激勵方法,正是在郎平的不斷點撥下,朱婷的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3.梅花香自苦寒來,刻苦訓練是成功的保障

儘管現在有人說朱婷的天賦很高,但是她的天賦其實是1%的天分加99%的努力得來的。

朱婷的訓練十分刻苦自覺,她不但完成教練安排的訓練還經常主動加練。為了加強身體力量,她還主動到健身房加練,練就了腹部讓人羨慕的馬甲線。

女排姑娘朱婷是如何成為平易近人的巨星的?

朱婷加入土耳其的瓦基弗銀行隊後,仍然保持刻苦學習的精神。有一次瓦基弗銀行的球員坐飛機參加比賽,其他隊友們都在做低頭族看手機,而朱婷則利用這個空閒時間看書。如今朱婷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朱婷的刻苦和好學是她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女排姑娘朱婷是如何成為平易近人的巨星的?

4.場上的拼命三娘,輕傷不下火線

2015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對韓國的比賽中,朱婷在第四局意外崴到了腳,隨後被換下場治療,堅強的朱婷痛得流下了眼淚。

朱婷下場後,韓國隊士氣大漲,縮小了比分差距。朱婷為此十分焦慮,於是主動請纓,忍著傷痛再次出場。朱婷的帶傷上陣鼓舞了中國女排姑娘的士氣,中國隊順利地拿下這場重要比賽。

女排姑娘朱婷是如何成為平易近人的巨星的?

2019世界盃中國女排3:2逆轉巴西的比賽中,朱婷的右手腕受傷,每一次的觸球都讓她疼痛難忍,儘管如此她還是咬牙堅持打滿了全場。

朱婷這種輕傷不下火線的精神,讓人想起電視作品裡常見的畫面:一位受傷的將軍身上纏滿了繃帶躺在擔架上,這時周圍的敵人蜂擁而至,將軍從擔架上一躍而起,抄起衝鋒槍怒吼:“弟兄們,跟我上。”然後將軍奮不顧身地衝向敵軍。

有這樣身先士卒的將軍帶領隊伍,戰士們肯定都是鬥志昂揚。朱婷就是女排姑娘中這樣的一位將軍,有這樣一位榜樣帶領,中國女排充滿了鬥志。

5.女排精神

朱婷的成功,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中國的女排精神的傳承也起了重要作用。

對於女排精神,郎平和朱婷這對師徒曾經發表過相似的看法。郎平認為,“女排精神沒有變化,就是做好每一天。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強調團隊精神,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朱婷則是這樣詮釋女排精神的:“女排精神傳承到我們這一代,本質的東西是沒有變的,一直在豐富內涵,是集體的象徵、團隊的象徵,大家一起努力。每場比賽我都會盡全力,這也是一種體育精神。”

從郎平師徒兩人對女排精神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女排精神的精髓是頑強拼搏和團隊精神。

從郎平在球員時代開創女排的輝煌,到今天朱婷接過師父的衣缽,延續女排的輝煌,這期間女排也有過低谷,但是隻要女排精神在,女排就一定會振興。

德國男子足球隊在1998年世界盃後進入了低谷期,但是他們憑藉德國足球骨子裡的德意志鋼鐵精神,很快就實現了德國足球的復興,可見球隊的精神和傳統的重要性。

郎平執教中國女排後,特別注意女排精神的傳承,多年來她挑選女排球員的標準是德才兼備。

為了嚴明紀律,郎平先後將張錦文、王一梅等天賦很高的球員開除。

張錦文和朱婷一樣年少成名,當時女排正處於低谷期,求賢若渴的郎平將她招入國家隊。張錦文有點成績後個人英雄主義抬頭,她訓練偷懶,和隊友鬧矛盾,最後甚至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管理澡堂的阿姨大打出手。

郎平對此十分震怒,毫不猶豫地將張錦文開除,並且永不錄用。對此郎平解釋到:“雖然張錦文有實力,但是她人品不行啊!只要我幹一天主教練,張錦文就不會被錄取。”

王一梅被開除的原因是生活不自律,她違反球隊規定偷吃零食,甚至把零食分享給其他隊友。

正是郎平多年來堅持德才兼備的選拔標準,將張錦文、王一梅這些個人英雄主義、沒有拼搏精神的人排除出女排,中國女排才能浴火重生,再現輝煌。

從朱婷身上我們看到許多優良的品德,她勤奮、平易近人、熱心公益,是國民的楷模。女排代有人才出,也希望女排姑娘們永遠將女排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