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嘭!

宇宙誕生了!

並且在不斷的膨脹,擴張,直到現在還在不斷的擴張!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隨後各種元素開始凝聚,星系誕生了,在遙遠的宇宙邊緣,有一顆恆星誕生了,它叫太陽

在太陽的引力下,周圍的各種天體隕石開始圍繞著太陽旋轉,碰撞,融合,終於在45億年前,地球誕生了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最初的地球就是一個炙熱的火球,到處都流淌著岩漿,密密麻麻的隕石也不斷轟擊著初生的地球,而地球內部也在劇烈的運動,在重力的作用下,鐵、鎳等重元素慢慢沉入地球內部,形成地幔;較輕的硅氧化物浮到地表,形成地殼。然後又經過了數億年的冷卻,躁動的地球終於固化了,而曾經被隕石帶來的水蒸汽也慢慢在高空凝聚,下落,最後匯聚在一起,並且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海洋出現了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生命的曙光

當時的地球雖然已經凝固,但是地表依舊躁動不安,在氫氣、氨氣和甲烷組成的大氣中,不斷電閃雷鳴著,雷電伴隨著暴雨以及各種輻射、火山熱能等作用下,有機物誕生了,並且隨著雨水在海洋中慢慢匯聚,於是整個海洋就像一鍋營養豐富的有機湯。

這鍋湯不斷的攪啊攪,經歷了漫長且複雜的化學反應後,終於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有機分子,而這個有機分子有一個特殊的功能:複製自己,並且在複製自己的同時也在不斷的發生反應和變化,於是這個特殊的有機分子被我們稱作:病毒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隨後,這些古老的病毒慢慢形成了核酸(DNA和RNA),這種東西能夠合成蛋白質以及氨基酸,於是這套蛋白質生產車間被一層脂質膜包裹起來,與外界獨立開來,於是,細胞出現了

這些看似原始的細胞出現,意味著生命的曙光,並且會在隨後的36億年裡大放異彩!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生命改變了世界

這些原始的細胞經過幾億年的不斷複製自己,最終充斥著整個海洋,然而危機也出現了。

隨著這些細胞越來越多,海洋中的有機物也越來越稀薄,而大自然所製造的有機物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這些細胞的需求了,這些來之不易的生命難道要在搖籃之中就要被扼殺了嗎?

幸運的是在覆滅之前,有一些細胞在繁殖中發生了變異,它們獲得了新的能力: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於是這些細胞被我稱作自養細菌,隨後它們不斷擴張,在其它細胞紛紛餓死後再次佔領了海洋,生命的進程得以繼續前行。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這些細菌在海洋中又過了很久,終於,又發生變異了,一些細菌再次擁有了新的能力:利用可見光分解水分子,把太陽的能量儲存在有機物中,同時得到生長的材料,而這個能力也被我們稱作光合作用。而這些光合細菌也是最初的植物——藍藻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與傳統的化能合成不同,光合作用不但更加高效,而且還能產生氧氣。當然,早期的細菌大多都是厭氧菌,氧氣對於它們來說都是有毒氣體。然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隨著藍藻的不斷增多,氧氣含量也在不斷增加,在18億年前,地球的海洋上到處都是藍藻,而藍藻的出現也改變了整個地球。史稱——

大氧化事件

危機與新的曙光

大氧化事件使得地球的大氣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臭氧層慢慢籠罩了地球,早期的溫室氣體如甲烷等也被藍藻所釋放的氧氣消耗殆盡。太陽的熱被臭氧層隔絕,與此同時地表的熱量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散逸到太空,於是地表溫度越來越低。

地球,下雪了。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皚皚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史稱:休倫冰河期。這場雪足足過了3億年才化開,但是對於這些早期的生命來說無疑又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寒冷,導致剛剛佔領整個海洋的藍藻大量死亡,冰冷的水分子在細胞內凝聚成晶體,破壞了一切細胞結構,這些藍藻差點就全部死在了自己所製作的危機中。幸運的是變異再次發生了,一些藍藻產生了抗凍物質,使細胞在冰點下還能繼續運作;而有些細菌則形成了休眠體,將生命活動將到最低用來抵禦惡劣環境。而死去的藍藻也慢慢沉積下來,在地質的作用下形成了我們如今所見到的石油。

直到兩顆來自宇宙深處的小行星用無可匹敵的力量宣告冰河期的結束,行星的衝擊再次激怒了地球,火山和地殼運動開始頻繁的爆發和運動,新的曙光出現了!

生命之初,危機與曙光

在隨後的時光裡,這些倖存下來的微生物不斷演化出了越來越多的種類,一些微生物擁有了可以運動的纖毛,終於擺脫了聽天由命的生活,可以向著溫暖和食物充足的地方遊動;而藍藻也開始聚集成群體,開始共享養分和信息交換……

結語

本來是想專門寫一篇植物的起源,從藍藻開始說起,但是好像並沒有把起源介紹清楚,然後又需要把時間線不斷的往前、往前、再往前,那索性從宇宙誕生開始說起吧。之後我會順著這篇開始,分別從植物和動物開始講下去。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哦!

文|臭臭

字數|17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