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大陳舊民謠,昔日到今朝

「椒江」大陳舊民謠,昔日到今朝

大陳島(圖源於網絡)

在我的老家溫嶺,曾經流傳著與大陳島有關的民謠(只說不唱的歌謠)。以前大陳島屬溫嶺縣,有許多溫嶺人漂洋過海到大陳島,長期生活在島上。與大陳島有關的民謠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當年大陳島上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況。回顧舊“民謠”,對於瞭解以前的大陳島會有幫助。

“三支桅,落大陳,駛去啷啷聲,駛轉沒性命。吃了一浪,船肚朝上;吃了一擊,老大斷氣。”

這支名為《落大陳》的民謠,講的是大陸人去大陳容易,而大陳人想要回大陸的路途很艱險。三支桅,指相當大的一種船,因這種船除了主篷(帆)之外,另有前後的副帆,所以需要有三支桅。落大陳,指去大陳島。在溫嶺人的概念中,從大陳島到大陸叫“上行”,又稱“上”;而從大陸去大陳島叫“下行”,又稱“落”。每逢秋、冬季節,海面上吹起了北風或西北風,這時從大陸(指海門、金清一帶)去大陳島剛好順風順水,不需要張帆,船就會走得很快,所以會“啷啷聲”。迴轉到大陸的途中,正好兜風(即頂風),海上浪又大,稍微不小心,就會翻船(即“船肚朝上”)。如果沒有翻船,船員被大浪擊中,掉到汪洋裡,也性命難保,“老大斷氣”了。

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尤其是去大陳島,算得上是難上加難。

“門礁落水響連連,青嶼畚斗有兩個,貓頭生在貓礁上。東洋綠殼嚎拔樁,潮潮摸來水子湯,大陳人雙眼淚汪汪。”

這支名為《東洋綠殼嚎拔樁》的大陳民謠,既介紹了大陳島的自然風光,也敘述了大陳人經常要面對天災人禍的艱難處境。

門礁、青嶼、貓頭礁,是位於上大陳的三處島礁。其中,門礁在上大陳島的最北端,它與上大陳本島間形成一峽,海流湍急,退潮(即“落水”)時會不斷髮出聲響,所以叫“響連連”。青嶼是位於上大陳島東北方的一個小島,平時無人居住,墨魚季節才有漁民進駐。該島兩端各有一山崗,南邊的叫南畚斗,北邊的叫北畚斗,所以才有“青嶼畚斗有兩個”的說法。貓頭礁簡稱“貓礁”,是上大陳非常著名的景點,遠看去活像一隻貓蹲踞在海上。“東洋綠殼”是指日本侵華時的軍人,他們有如土匪,曾經在大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嚎拔樁”是說東洋綠殼勒令大陳島的漁民拔除用來固定漁網的木樁——就是不準大陳當地的漁民張網捕魚。“水子”是海中的一種生物,如同珍珠奶茶中的粉圓。據說,一旦海中出現水子,就不會有魚。所以,“潮潮摸來水子湯”,是說大陳島的漁民會經常出現討海沒有漁獲的情況。這樣便會使大陳島的漁民雪上加霜,其生活之艱難可想而知,唯有淚眼相對。

當然,在大陳島的漁民中還有一句俗語:“欠賬如牛毛,不如海水一夜潮。”這是指漁民如果碰到好年景,只要出海捕一趟魚,滿船漁獲賣得的錢就能付清所有的欠賬。可見,有時候漁民的收入還是不錯的。

“雙腳踏在沙頭灘,我囡嫁畀(給)大陳山,綠麻草鞋有得摜。”

在溫嶺,有一個“囡嫁哭囡”的習俗。就是在囡(女兒)出嫁時,做母親的要與出嫁女一起哭上一哭。哭的時候要有詞有調,像唱歌。其中,歌詞的內容無非是把男方的家裡數落一番,不如自己的家境好,然後,表達做母親的把女兒嫁出去後如何心疼、不放心,從而勸說女兒要有思想準備。

這是一支嫁囡到大陳的《囡嫁哭囡》調。大陳山,就是大陳島。在溫嶺,經常會把“島”說成“山”。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見的。比如一江山,就是一江島(後來人們乾脆把它叫成“一江山島”了)。“摜”是典型的溫嶺土話,就是“背”的意思,常引申為“拿”,這裡指“穿”。穿草鞋,比喻生活條件不好。在大陳島,老百姓的生活條件不是很理想,這是事實,但也並非一無是處。把大陳島說得很差,無非是為了表達做母親的對女兒的憐惜之情。

現在,大陳人穿“綠麻草鞋”的時代早已過去,在大陳島上“東洋綠殼嚎拔樁,潮潮摸來水子湯”的時代也早已不復存在。如今的大陳島已發展成為和平幸福、繁榮富庶之地,被譽為“東海明珠”。自從有了性能優越、設施完備、快速平穩的客輪,不要說去大陳島很便捷,就是從大陳島回到大陸也決不會有“沒性命”的擔憂。

從以上三支與大陳島有關的舊“民謠”,可以看到如今的大陳島正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源自 台州晚報 王康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