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殺人誅心,嘉靖帝為什麼讓嚴嵩把六心居改成了六必居?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48篇文章)

嚴黨倒臺,徐階奉命到嚴嵩府上傳達嘉靖帝的旨意,嚴嵩卻執意要帶一罈子六心居醬菜進獻皇上。

此舉目的有三,一方面表明自己已經受萬人唾棄,已然無回天之力,希望嘉靖帝不要趕盡殺絕;其次,表明自己的忠心,縱然虐我千百遍,我對聖上心不變,以此明志;三則是警告徐階,我嚴嵩的下場,就是你以後的下場,希望你好自為之……

嚴嵩此舉可謂一箭三雕,那麼嘉靖帝得知嚴嵩被六心居小販嫌棄之後,為什麼執意要他題字,還刻意加了一筆,硬是把六心居改成了六必居,甚至還蓋上了大印,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48期:大明王朝:嘉靖帝的硬威懾,他為什麼讓嚴嵩把六心居改成六必居?

大明王朝:殺人誅心,嘉靖帝為什麼讓嚴嵩把六心居改成了六必居?

一、
在北京六必居博物館裡,記載著六必居的牌匾是嚴嵩所題,但是並沒有蓋嘉靖帝的大印。但也有人考證,六必居實際始於清朝康熙年間,但不管始於什麼時候,《大明王朝1566》中關於六必居這一段的劇情都是編纂的,是不是拉了贊助了,我們不得而知。

回到劇情,嚴嵩心裡很清楚,自己時刻都在嘉靖帝的監視之下,所以才會有那一出要給六心居老闆寫匾的劇情。因為他知道,這件事必然會傳到嘉靖帝耳朵裡,瞧不起我嚴嵩,就是瞧不起皇上。

果然,嘉靖帝聽說後非常氣憤,朕都沒有說嚴嵩不好,你個狗屁醬菜店老闆也敢瞧不起?你瞧不起嚴嵩,就是瞧不起朕,難道朕用了二十年的首輔嚴嵩,用錯了?

這就是嘉靖帝的想法,這種想法一旦萌生,總需要找一個發洩口。讓嚴嵩硬給他題字,無疑是一個絕妙的方法,要的時候不給你,不要的時候偏給你,這就是皇權!

也驗證了當初嘉靖帝講過的一句話:

“朕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

是啊,嘉靖帝都沒有嫌棄嚴嵩,一個屁民也敢嫌棄?可是又不能因為這個就治小販的罪,所以,才要求嚴嵩寫一塊匾,蓋上印,掛到醬菜鋪子門上去。

那麼寫就寫了,為什麼嘉靖帝要嚴嵩在“心”字上加一筆,改成“必”字呢?

大明王朝:殺人誅心,嘉靖帝為什麼讓嚴嵩把六心居改成了六必居?

二、
用嘉靖帝自己的說法是這樣的:

“六合一統,天下一心!”

那麼這個六合到底指哪六合呢?

所謂的六合,其實是指六個方位,分別是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再加上上下兩個方位,成為六合。當年秦始皇就是橫掃六合,統一天下,嘉靖帝提到六合,其實就是指天下一統,天下一心。

但放到劇中還有一層引申的含義,嚴嵩寫下的最後一筆,其象徵意味便是他的正式下臺,徐階的正式上臺。所以,當嘉靖帝說出上面這八個字之後,徐階第一個跪了下去:

“皇上聖明!”

其實這個六字,還可以指六部,在嚴嵩當首輔的時候,六部貌合心不合。比如支持嚴黨的吏部、工部、刑部都是控制在嚴世蕃手裡,打頭的應該是嚴世蕃、鄢懋卿、羅文龍等人。清流派也掌握了三部,分別是戶部、禮部和兵部,打頭的是徐階、高拱和張居正。

這幾個部門就是互相扯皮,互相牽制,無法形成合力,自然也就無法保障政令的統一。徐階上臺之後,等於這六部全部都成了清流派的人,也就是說,可以一心一意為皇上,為朝廷,為天下蒼生服務。

由此,可以看出,嘉靖帝讓嚴嵩改字,其象徵意義就是嚴黨跟清流派的權力交接。

大明王朝:殺人誅心,嘉靖帝為什麼讓嚴嵩把六心居改成了六必居?

三、
再看嚴嵩,當嘉靖帝讓他在“心”字上加一筆的時候,他是非常激動的,而且是使出了渾身的力氣寫下了最後一筆。
其實這是對嚴嵩的認可,別忘了嚴嵩的特長,他可是號稱“青詞”宰相,別的不說,字那寫得相當不錯。嚴嵩當首輔的這二十年,他沒少給嘉靖帝寫青詞,而且每次的青詞都被嘉靖帝燒給了上天。

如果否定嚴嵩,否定嚴嵩的字,就等於否定這些年他寫的青詞,那嘉靖帝所謂的修仙,所謂的虔誠,都不值錢了。所以,嘉靖帝必須要維護嚴嵩的字,他的字一天掛在六必居的店鋪上,就等於嚴嵩一天不倒。

事實上,嚴嵩確實沒有倒,他寫完字之後,嘉靖帝給予他的處理方案是:

“賜嵩致仕,年賞祿米一百石。”

這個待遇比當首輔時是要差得多,但是跟一個知縣比起來,還要多一些。比如海瑞這樣的淳安知縣,月俸祿是七石五斗米,一年算下來差不多90石,嚴嵩退休給的是100石,算是正七品和六品之間的待遇。

嘉靖帝要求呂芳蓋上“忠孝帝君”的大印,其實就是為了告訴大家:

“為臣要忠,為子要孝!”

嚴嵩多年來的背鍋俠,其信奉的就是一個“忠”字,這個“忠”並不僅僅指忠於朝廷,忠於百姓,而是忠於皇上,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明王朝:殺人誅心,嘉靖帝為什麼讓嚴嵩把六心居改成了六必居?

四、
所以,這個六心居改六必居,除了威懾六心居老闆,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一群小市民之外。還飽含著對嚴嵩的深情,等於是明著告訴他,這次倒嚴但不倒你嚴嵩,因為這些年你是忠心耿耿,是替我背了好多黑鍋的,不能寒了你的心。

除此之外,那就是對徐階的誅心了,正所謂殺人誅心,沒有比震懾力更有效的方法了。

因為嚴黨已倒,嘉靖帝用來維持多派平衡最重要的一派倒了,剩下的就只剩清流了。他也清楚,清流是圍繞在裕王身邊的,他要嚴嵩加一筆,就猶如一把匕首插入了清流的心臟。

背後的意味,不言而喻,“為臣要忠,為子要孝”這句話嘉靖帝絕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告訴徐階。作為臣子,你們必須忠於我,不要覺得裕王能替你們做主,他作為兒子,更是要孝。

其實嘉靖帝的意思,在當初呂芳見嚴嵩和徐階的時候就講了:

“徐閣老既要飲皇帝這一杯酒,又要飲群臣這杯酒,不如以後大家同飲皇上這一杯吧!”

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徐階你做上了閣老,要明白,你的首要服務對象是皇上,其次才是群臣。如果本末倒置了,結果可想而知,事實上後來的事情也驗證了這個結局。

說到底,嘉靖帝不僅要誅天下人的心,更要誅清流的心,誅裕王的心,就是告訴他們,天下都是朕的,你們要集六合之力,全力輔佐,這才是忠,這才是孝!

只是苦了六必居的老闆,何必當初巴結嚴嵩呢,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到頭來還砸了自己的腳,嗚呼哀哉。

大明王朝:殺人誅心,嘉靖帝為什麼讓嚴嵩把六心居改成了六必居?

​那麼海瑞,哪裡來的膽子,為什麼要去碰六必居這個晦事呢,嘉靖帝又為什麼讓裕王手抄海瑞題字,再掛回到六必居呢?我們下回再講!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1566》,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