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豔羨的日本“教育免費”,日本人為何說是騙局?

用戶176942800


在今年1月28日的幼兒教育與高等教育免費化相關閣僚會議中,最終決定在2020年開始實行高等教育免費化,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日本人從上幼兒園一直到上大學都不需要自己掏錢,而是全盤免費了。

哇!在我們還苦苦掙扎在12年免費教育的時候,日本都已經將免費教育拔高到這樣的高度。著實讓不少國人羨慕,網上到處是溢美之詞。不過作為國民的日本人好像對此並不是很高興,甚至可以說有苦惱有困惑,還有人說是騙局,那到底他們在擔憂些什麼呢?


1、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便有也是毒蘋果


誠然日本宣佈將會在未來將2萬億日元投入到教育領域中,其中還包括了高達8000億日元的大學高等教育專項費用。看上去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是2萬億日元不可能憑空就變出來。而且如果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大幅度支出將會給日本財政造成沉重負擔。軍事和經濟在短期內必然受到影響。

對於追求經濟改革提振的安倍晉三來說,當然不可能做賠本的買賣。實際上之所以有如此底氣在教育領域投入巨資。是因為同樣在前不久組織政府通過了新的消費稅法案。在目前的基礎上上漲到10%。在2017年日本消費稅率還維持在8%的時候,消費稅的總收入就已經佔到了日本政府年內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可以說已經是資金第一大來源地。而在提升到10%後,預計明年將會是得政府總收入增加到5萬億日元。而這些消費稅都是要從普通日本民眾身上剝削下來的。其實就是日本的納稅人給這些大學生買單而已,安倍晉三隻不過是賣個人情。畢竟還有3萬億日元的盈餘呢。這下做什麼都不用為錢發愁了。


2、為推動修憲搏得民眾好感


能夠讓大學教育全部免費,畢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之前日本經濟更加發達的時候日本政府尚且沒有做出這一舉動,而輪到現在經濟情況不是非常景氣的安倍晉三手中反而敢於做出教育免費的舉動,實際上是為了修憲而鋪路。

眾所周知,安倍晉三算得上是日本右翼的傑出代表,一直以來都希望日本能夠恢復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也就是能夠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同時還能夠在現在的海外博得屬於自己的利益。要先實現這一切,就要通過修憲一條路。

可惜自從安倍晉三上臺後,雖然幫助日本經濟恢復提振狀態,並且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就是不能夠得到修憲所需要的支持度。只能說功課做的不夠。這種狀態下安倍晉三也就開始試圖通過多個領域獲得民眾的支持度。而教育是立國之本。能夠推行免費教育將會在相當程度上減輕大部分日本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因此這些家庭會感受到安倍晉三的確是個好首相,他要做什麼大家都會支持。那麼修憲之路也就會順暢些。


3、學生將會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放縱自己

當然教育免費雖然給家庭減輕負擔經濟負擔,但與此同時學生將會因為所受教育是免費的從而不會重視學習。反而會放縱自己,現在就有不少日本大學生在學校並不會好好學習,而是遊戲機和漫畫從不離手。如果教育免費之後恐怕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


4、學校變成逃避就業的選擇點


既然教育免費了,說明在學校自己就不會花費一分錢。但是在進入社會之後反而可能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荷包空空,或者找到工作後出現失業的情況。與其承受失敗,不如躲在學校裡面藉著讀書的名義可以心安理得的住下去,不會受到社會的干擾,也不用為了沒有工作而煩惱。當然相應的婚姻啊養老等問題也就沒有了。那對日本本來就極低的生育率來說也是一個相當沉重的打擊。

當然免費教育看上去還是利大於弊的,不過總歸還是在相當程度上要看安倍晉三政府將會如何運用這個果實,同時也更加依賴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了。當然如果在咱們國家可以實施免費高等教育的話,點個贊!


我是觀葉知世界,感謝你的閱讀,每篇都是原創,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可以的話請點個關注給個小小動力吧,謝謝!


顯微新視界


騙個屁!小時候讀書要300到500,那時爸媽工資幾何?加起來可能都不過500,現在免費了!有人就說不是免費了怎麼還要交錢?一般現在鄉鎮公立200左右是早餐我那時哪有早餐,50左右是作業本和輔導書其他校服100…現在工資大部分5000加一個月,算下比率!免費很多人不滿意認為把孩子送到收5000加的私立!是一樣的道理,沒錢或差生認為不公平!要把所有人拉倒同一水平線才公平!可能嗎?


fby


前言-“為別人養孩子”

有些日本人認為“教育免費”是一個騙局,其實也不無道理。其核心問題是,“教育免費”的財源是從何而來,最終的擔子只能落在日本普通的國民身上,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教育免費”以後,相應的財政支出就會升高,而在現有的稅收政策條件下,維持這樣的財政支出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下一步要討論的可能就是“增加稅收”的事情了。“增加稅收”的來源,依然是日本國民,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講,可能會有些優惠,那麼對於沒有孩子甚至沒有結婚的家庭來講,就無疑是“為別人養孩子了”!

安倍推行的教育無償化

如果說,不需要付任何費用,實現教育無償化。我想,不會有人會反對。但是,安倍政府講的教育無償化,並不是這種“夢境”中的想法。參考現行日本體制,如果施行了“XX無償化”,那麼該無償化後所涉及的支出,一般都是從“稅金”上挪用。所以,“教育無償化”依然如此,施行無償化以後,其實質只是將“教育費用”由接受教育的個人,以“稅金”的形式,轉移到社會全體進行負擔。

現在日本推行的是“中學義務教育”的體制,也就是說,日本的小學和中學是不需要支付學費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全體民眾接受基本教育,提高國民整體水平,維護社會利益。針對此點,沒有日本人說反對。

但是,繼續推行“教育無償化”以後,日本只能從稅金裡面挪用金錢,來填補教育無償化造成的財務空洞。這部分金錢要麼是從本來要用在其他方面的稅金中給出,要麼就是增稅。

無償並不是意味著“好”

從歷史上來看,日本之前施行過“老人醫療無償化”的舉措,但是僅僅施行10年變夭折了。昭和48年,日本經濟經過高速增長,稅收當然也是隨之增加。當時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施行70歲以上的老人無償醫療的措施。

但是,“無償”的代價有些巨大,因為“無償”,導致了很多醫療資源的浪費。70歲以上的日本人,即便是一個擦傷也要到醫院進行檢查,而且將“健康體檢”當成一個“必備項目”,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當時的醫院已經成了“老人的沙龍”。

其結果就是,對於老人的醫療支出過大,最終對財政造成了影響,不得不終止了這項“無償政策”。

從這一點來看,“XX無償化”政策,不僅僅是滿足現在需要,而且還會產生超過原本需要的需要,而且此需要是屬於不可定不可判的。

現在日本大學升學率為54%,此部分如果無償化以後,大概需要4兆日元的支出。但是,一旦施行無償化,那麼大學的升學率肯定會上升。不僅僅是在中國,如今的日本,即便是在54%的大學升學率的情況下,也還是造成了大學生過剩,各種教授並存的現象。可以想象到,如果無償化以後,日本大學將會更多掛名機關吧。

結束語

所以,說其騙局的最大原因,就是所謂的“債務轉移”,安倍政府提出“無償化”的政策,讓個人債務轉移到社會債務之上,或許這也是政治家的一個增加選票的手段吧!

部分文章介紹:

《孫正義放棄管理權也要爭奪的5G,到底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新晉中國勢力VS老牌汽車廠家,勝負難測!汽車界已硝煙四起!》

《日系8家車廠“江湖地位”最新排名,豐田傲視群雄依舊無敵!》


日本二三事


作者米叔,資深媒體人,旅美學者,在美日歐生活多年,自媒體“這才是美國”“這才是日本”“這才是歐美”的創辦者


在第二次的安倍政權中,標榜著成長戰略的經濟政策和以安保法制為代表的安全保障政策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而另一方面,對於安倍提出的教育政策並沒有受到和前者一樣的關注。但是安倍在“教育再生(教育改革)”方面提出了在教育方面的很多改革。這其中有一些可能會在以後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日本一些學者看來,安倍政府提出的“教育再生”的最大特點即是“不花錢的教育改革”。

這樣的政策的背景主要是因為,一些沒有接受教育的孩子,他們長大後的工作的可能性或者是穩定性都可能相對較低,於是這樣世世代代下去將會形成一個早就貧困的惡性循環,強化公共教育以及強化對貧困家庭的經濟支援,最對增長經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日本一般的家庭的年收入大約為560萬日元(約34萬人民幣),而如果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要享受到完整的教育的話,這筆支出差不多佔總數的1/4左右,到了大學以後,剛入學的時候需要交20~50萬日元的入學費,如果是公立大學一年的學費約為50~60萬日元,私立大學則是每年100萬日元左右,由此看出日本人的教育成本還是很高的。


屬於OECD成員國的日本是OECD成員國中在教育方面最不花錢的國家。國家不提供教育費用、教育費用基本上都是由家庭承擔。而在其他發達國家、政府承擔了很大一部分費用。因此,很多年輕人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放棄大學升學的機會或者是無法返還獎學金(日本有一部分獎學金是畢業以後需要償還的)。由於民主黨政權時期的高中學費無償化,使得高中中途退學率得到了改善,但是關於年輕人放棄大學進學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如此,在第2次安倍政權以穩定的執政基礎為背景,提出了各種教育改革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這幾個方面:1、全面以及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在2006年成立的第1次安倍政權中,成功地改變了戰後不久制定的教育基本法。在此基礎上加上第2次政權中提出的:道德課本化、教育委員會改革、大學管理體制的改革、中小學一貫教育的制度化、大學入學考試改革、教師制度的改革等);2、強烈的保守主義的教育改革;3、教育政策是一項經濟戰略。以此培養出適應全球化競爭的人才等。

如果重視培養戰勝全球化競爭的精英層,防止過度的差距和貧困的發生,重視作為經濟戰略的教育政策這一觀點的話,可以說安倍的這個“教育再生”政策應該是合理的。

那麼,重點是為什麼日本人會說這這是騙局呢?


首先,在安倍提出教育免費的同時,也提出了從2019年10月開始將現在實行的8%的消費稅提高至10%。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買個東西,它的價格是100萬,在付費的時候則需要多交10萬的消費稅,也就要是要付110萬日元才行,可以說即使教育免費了,其他的消費成本卻大大地增長了。這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吧。可能這是日本人們覺得這是個騙局的最主要原因吧。

其次就是,安倍提出的“教育免費”只是針對一部分貧困人群,但是對於貧困人群來說,一般的大學都是可以減免學費,政府也是有補貼的,所以在沒有提出如何實際施行的辦法的話,就如同紙上談兵一樣。


最後就是有學者指出,安倍提出教育免費的目的並不單純。他們認為安倍第2次政權的重點在於修改日本的憲法的第9條、即日本不得擁有自己的軍隊的規定。他們認為安倍提出教育免費的目的是為了給國民一點好處,以此在修改憲法的時候來得到更多的支持。


不管日本是不是教育免費,我們自己國家的教育也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希望以後這些問題都能一一解決,能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


這才是美國


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科技的發展,國家越來越注重教育,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也就是青少年至少要達到初中畢業水平,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對所有適齡兒童少年統一實施的具有普及性、強制性、免費性的學校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實現社會公平的起點。

中國人很愛比較,在家裡面,家長總會說別人家的孩子有多麼好,在社會上,人們總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覺得發達國家的福利有多麼好,就拿日本來說,很多中國人都羨慕他們的"免費教育"制度。

2018年12月28日,日本政府召開幼兒教育與高等教育免費化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2019年10月起全面實施教育免費化。

日本的中小學教育本來就是免費的,這次會議乾脆將幼兒教育和高等教育也納入免費範圍。眾所周知,這一政策的出臺是為了針對日本當今社會"少子化"的現狀,日本很多年輕人都不願結婚生子,所以生育率極低,而且人口老年化嚴重,平均壽命更是高達83歲,社會負擔嚴重。

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教育費用在家庭支出中佔很大比重,政府出臺教育免費的政策就是想通過減少育兒費用來刺激年輕人生孩子,同時教育的普及也會提高國民的學歷,有利於素質教育和人才培養。

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全部免費,這在一般人的眼中是極好的福利,但是有人卻不這麼認為,覺得"免費教育"是一個騙局,這是為何?

既然是"免費教育",教育費用當然是由國家來支付,那麼就要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國家哪來的錢?

國家的錢無疑來源於稅收,現在需要一大筆資金去支付全國孩子的教育費用,國家肯定會通過增加稅收來壯大國庫。

日本政府計劃在今年十月份將消費稅稅率由當前的8%提高到10%,雖然教育費用減少了,但是其他方面的費用卻增多,對於不願生孩子的年輕人來說,自己不僅享受不到這項福利,而且生活壓力還加重了,只對有孩子的家庭有利。

這樣做的實質無異於拆了東牆補西牆,讓不生孩子的人幫生了孩子的家庭養孩子,不婚不育的年輕人當然不會同意這項政策,所以覺得這是一個騙局。

安倍政府推出這項看似大福利包的政策,實際上也是在拉攏人心,希望通過這項政策得到更多國民的支持,安倍一直都想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

和平憲法之所以叫和平憲法,是因為它包括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不擁有宣戰權這些重要內容,安倍修改憲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突破約束,軍備武裝日本。

但是修改憲法談何容易,日本憲法的修訂,必須經由各議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由國會向國民提出,並得到半數以上國民的贊成。在目前的大環境形勢下,不可能達到朝野共識,但安倍的這項政策是在為以後修改憲法做準備,企圖籠絡人心,讓更多人支持自己,是一個精心準備的長期佈局。


歷來現實


同樣面對低生育率這個問題,日本的求生欲表現的非常強。大家不願意生育的主要原因,養孩子費錢,教育費昂貴,作為育兒主力的媽媽們,工作和育兒難以兩全。那麼怎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盡力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生孩子有一時育兒金42萬,然後每個孩子每個月有兒童手當,三歲未滿15000,過了3歲直到初中畢業每個月10000,孩子每次看病開藥300一次,非課稅全免一直到初中畢業。小學,初中免費,今年開始幼兒園免費,明年開始大學對非課稅家庭學生髮放免還助學金。

其次對於有工作的媽媽開放免費長時間育兒服務,鼓勵企業創造適合主婦的,工作時間靈活的就業崗位。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日本可能做的還不夠好,但是已經在解決低生育率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是不是能給大家一點啟發?我國的生育率難道很高嗎?有功夫笑別人,不想想自己的明天嗎?


夕梨Yuli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越來越受重視。上培訓班、課外輔導,生怕自家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教育支出也日漸增加。近日,日本政府在教育領域,提出了一項新舉措。到底是什麼呢?何來騙局一說呢?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少子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家庭育兒成本過高。

導致不少日本家庭不願生育,不敢生育,一個小孩從幼兒園到高中,需要支出近1170萬日元的教育費用。約合人民幣110萬,幾乎佔日本家庭年收入的五分之一。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日本在近日提出要將幼兒教育,納入免費範疇。

並對高等教育中的貧困學生提供補貼,從2019年10月起免除,所有3到5歲幼兒的幼兒園費用。2020年4月起對貧困大學生進行資助學費減免。國公立大學生每年補助35萬日元,摺合人民幣2.1萬。私立大學生每年補助46萬日元,摺合人民幣2.9萬。

對此日本民眾也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覺得將幼兒教育納入免費,範疇利國利民。但有的人也認為提供免費教育是好事。但此消彼長,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家庭負擔依然很重啊。

這才有了“騙局”一說!在此之前日本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即小學6年中學3年。

而想要保證這一舉措正式落地,日本每年需多支出1.53萬億日元。為此日本政府計劃通過提高國內的消費稅率,從原本的8%提高到10%以上,增加政府收入來填補財政空缺。

也就有部分不樂觀的日本群眾認為,

雖然幼兒教育負擔重,但是日常消費的稅收也佔到了家庭負擔的一大部分,再去增加消費稅自己還是要多花錢,也就是說最終承擔幼兒教育費用的還是自己啊!

對此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芝士研究所


從10月開始是學費免了,但是飯錢和校車費用(利用校車的人)還有一些雜費是不免的。不過年收入360萬日元(現在合人民幣23萬左右)的家庭和有三個以上的孩子的(而且第三個孩子現在是幼兒園的)可以申請孩子飯費的減免的。所以也有很多家長不滿意,應該孩子的飯費也不収才是真正的免費。在日本就是這點不好,收入高交各種稅費也多,収入低什麼都不交還有補助。


三寶媽28852691


2006年,我國剛剛開始實行農村中小學免費營養午餐制,全民初中小學免費教育制。我對我的孩子說,知道嗎?一百五十年前,剛剛統一的德國就已經這麼做了,一百一十年前,小日本也這麼做了,靠甲午戰爭中國的兩億白銀的賠款的一部分。教育,要真正趕上世界先進水平,路還很長哦。


吳楚古邑一一菜根譚


反正隻日本有什麼好的國策,或者福利,國內肯定會有人出來抹黑,一億日本人都說好,只要一個日本的人說不好,在這些人眼中就是不好,就像安倍晉三連任時幾個日本人反對,就被借題說成安倍要下臺,民意大跌,後來安倍百分之87當選,打臉嗎?教育醫療免費本就是利民好政策,羨慕不理所當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