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銀行貸款利率5%,可以貸款去理財嗎?

曾涵旻


當然不可以!

首先,用貸款得來的資金去理財本身就不合規範。所有的貸款申請,都明確要求註明貸款用途,貸款用於理財,很顯然不符合規定的。如果你在貸款的時候就把資金用途填寫為理財,那肯定貸不出來錢。但反過來,如果你填寫了其它的貸款用途,最後卻用其作理財所需,一旦被查出來,那麼就有騙貸的嫌疑,這是違法的行為,不僅會被收回貸款,而且還可能被起訴。

其次,貸款利率就算降到5%,對比現在市面上的理財產品收益來說,也是隻虧不賺。現在各大銀行的理財產品已經走了一年半的下行,目前超過4%收益率的理財產品都鳳毛麟角,你用5%成本的資金去做4%的理財,很明顯是一筆賠本的買賣。

最後,任何投資的收益都會與風險相匹配。5%利率的資金成本,要想賺到錢,那必須保證收益在6%以上。日常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那隻能把眼光放在風險更高的理財產品之上。想想前幾年那些貸款出來投資擔保公司,貸款投資P2P平臺的那些人吧,最後很多人不僅血本無歸,還背了一大筆債!

永遠記住一點,加槓桿理財任何時候都是不可取的行為。金融套利具有很高的專業性門檻,否則,華爾街那些年薪動輒幾百萬美金的職位人人都可以去做了。所以,大家還是老老實實的用自有資金理財才好。


度小滿金融


同樣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為何你這麼優秀?

很明顯行不通的方法。

首先,你從銀行貸款利率5%,要分清楚是等額本息、本金還款方式還是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還本還是利隨本清這種方式。

還款方式不同造成的實際貸款利率也不相同。

其次,假設你真的以5%的年利率貸款,可以去購買理財麼?

不準以貸轉存。銀行信貸業務要堅持實貸實付和受託支付原則,將貸款資金足額直接支付給借款人的交易對手,不得強制設定條款或協商約定將部分貸款轉為存款。

銀監會規定的銀行”七不準“中有一條明確規定:不準將銀行的貸款用於購買存款或者其他理財。

這種操作本身就是違法銀行政策法規的,一旦發現銀行有權依法收回貸款並要求你承擔相應的責任。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5%的資金成本去購買理財,你的預期收益是多少,你考慮過其中的風險麼?

現在銀行系的理財產品中,自從打破剛性兌付之後保本型理財幾乎不發行了,超過4.5%的非保本型理財也很少見。你怎樣獲得超過5%的理財收益?

購買P2P?還是炒股,還是期貨,或者是信託、基金?

哪一種都不是百分百的確保你的資金安全,而且收益率也並非你想像的那樣高,甚至還有虧本的可能。一旦虧本,別說收益,你連銀行貸款都還不上,豈不是擇了夫人又賠兵?

假如腦子好使,不如想點實際的致富手段,不要老是想通過這些不切實際的投機取巧的方式坐收漁利,但凡可行這個“致富經”也輪不到你來唸!


財經札記


絕對不要。

我看其他回答已經勸你很多了,我就跟你說一點。

理財的收益和風險一般是平衡的,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

保本理財可能收益只有4左右,但是基本沒風險。而高於5的收益,都是有一定風險的。

你借貸5%的貸款來投資,本身這是一種加槓桿行為,風險已經被加倍,但是我現在不討論這個風險。

先說假如你去投資了7%收益的理財,你實際上承擔了7%收益的風險,卻減去貸款成本只拿到了2%收益,你覺得值麼?

而其實你的風險遠不止這樣,因為貸款加槓桿本身的風險是翻倍效應的,假如你虧了,你現有資產和徵信都面臨風險,為了那麼點錢,去冒這麼大風險,你覺得好麼?


諮詢師天生


問題是理財不是穩賺不賠的啊!!!


李紅志


首先來說你的貸款用途是不合規的。資金小了用於投資理財收益不大,資金大了去銀行做貸款銀行肯定嚴查用途和資金流向等,得看這個貸款能不能做下來。

再一個就是投資年收益超過5%的這個理財穩不穩,利率浮動的情況下有沒有必要去做這筆貸款來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