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腐爛發臭,“軟腐病”大面積頻繁出現,趕緊做好預防工作

軟腐病

軟腐病是許多蔬菜上的主要病害,尤其是大白菜、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和番茄、辣椒等茄果類蔬菜發生嚴重,常造成大面積的減產,發生嚴重時可造成絕收。

作物腐爛發臭,“軟腐病”大面積頻繁出現,趕緊做好預防工作

一、症狀

(一)大白菜、甘藍軟腐病

大白菜、甘藍多以包心期開始發病,葉柄基部與莖基部交界處首先發病,出現半透明水漬狀微黃色病斑,開始症狀不明顯,隨著病情發展,白天植株外圍葉片在日光照射下表現萎蔫下垂,但早晚可恢復,幾天後病株外葉萎蔫,平貼地面。天氣乾燥時,病葉可失水成薄紙狀,緊貼葉球,葉球外露。嚴重時葉柄基部和根莖心髓組織腐爛,充滿黃色粘稠物,有臭味,一碰就倒。貯藏期病害繼續發展,造成爛窖。

作物腐爛發臭,“軟腐病”大面積頻繁出現,趕緊做好預防工作

大白菜軟腐病


作物腐爛發臭,“軟腐病”大面積頻繁出現,趕緊做好預防工作

甘藍軟腐病

(二)辣椒軟腐病

辣椒軟腐病主要為害果實,特別是蟲蛀果上發病率很高。果實發病,初為水漬狀暗綠色,外觀看果皮整齊完好,後期變褐色,果實內部腐爛發臭。失水後幹縮,果皮變白色。莖葉發病後腐爛、發臭。

作物腐爛發臭,“軟腐病”大面積頻繁出現,趕緊做好預防工作

(三)火龍果軟腐病

病斑初期呈浸潤狀半透明,後期病部組織出現軟腐狀。潮溼情況下,病部流出黃色菌膿,發出腥臭,並且蔓延至整個莖節,最後只剩莖中心的木質部。此病多發生在植株中上部的嫩節,由傷口侵染引起,與蟲咬和其它創傷有關;但對植株的危害嚴重,常造成發病節腐爛甚至向下和向上蔓延至其它莖節。如果苗期管理不善,田間土壤溼度過大,發病普遍。

作物腐爛發臭,“軟腐病”大面積頻繁出現,趕緊做好預防工作

二、主要特點

軟腐病是由歐式桿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在害蟲體內越冬,第二年,環境條件適宜時,開始繁殖,主要有傷口侵入,藉助昆蟲、灌溉水、雨水等方式進行田間傳播,遠距離傳播主要靠帶病植株或果實遠距離運輸進行傳播。

溫度過低不利傷口的癒合,為病菌侵染創造了有利條件。軟腐病一般從10月就開始發病,1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發病盛期,至第二年4月份氣溫回升時病情減輕。該病具有發病急、蔓延快、危害大的特點,若不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將會造成減產減收。

作物腐爛發臭,“軟腐病”大面積頻繁出現,趕緊做好預防工作

三、綜合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

品種之間抗軟腐病存在很大差異,目前抗軟腐病的品種也很多,抗霜黴病品種,一般也抗軟腐病。可根據不同季節和不同栽培方式選擇適宜的抗病品種,這種方法效果最好。

(2)實行輪作:

儘可能迴避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與禾本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

病原菌主要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重茬地塊往往發病早且嚴重,因此,在發病嚴重地區,可實行輪作,減少發病機會。

(3)農業防治:

推廣採用深溝高畦栽培,以利於排水。做到小水勤灌,避免串灌,減少病菌隨水傳播的機會。大棚要注意通風換氣降溼,適當控制澆水量,澆水應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澆水後適當通風,避免高溼引發病害。田間操作防止人為的機械損傷給病菌入侵創造機會。

及時清除病殘體,發現病株,及時收穫或拔除,拔除後穴內撒石灰滅菌。發病後不漫灌、串灌。

(4)病蟲害防治:

早期防地下害蟲,如金針蟲、螻蛄、蠐螬等,幼苗期開始防黃曲條跳甲、菜青蟲、小菜蛾、猿葉蟲、甘藍夜蛾等。

(5)藥劑噴施:

可用【克峻寶(王銅和代森鋅複合而成)+阿卡迪安(海藻肥)】,每隔7-15天一次,一般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