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威遠新場要上央視了

憑什麼?威遠新場要上央視了

拍攝石油指揮部舊址

憑什麼?威遠新場要上央視了

中國第一口頁岩氣井

憑什麼?威遠新場要上央視了

拍攝中國第一口頁岩氣井

憑什麼?威遠新場要上央視了

拍攝省級文物牌

憑什麼?威遠新場要上央視了

採訪知情者

憑什麼?威遠新場要上央視了

氦氣生產廠這幾天,伴隨《中國影像方誌》攝製組忙碌拍攝,威遠縣新場鎮的人們興奮了起來:“我們新場鎮要上央視了!”當有人問及“新場鎮上央視,憑哈?”時,蔡家村的熊文勇就會告訴說:“憑的是‘三特’。”

特殊地質

據西南石油大學許德佑教授等專家多年對四川盆地中三疊統雷口坡組地層劃分探討,認為新場雷口坡的地質現象和結構最具這一地質結構的代表性,正式將這種地質現象和結構確定為“雷口坡系”,代表從“嘉陵江石灰岩”上部劃分出來的一個地層單位,術語為晚一疊世,《中國區域地層(草案)》(1956)更命為雷口坡組。成了這類地質現象的統一名稱。為地質研究,探尋天然氣等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這一現象也與石油天然氣有著緊密聯繫。數百年前,新場鎮曹家壩的人在當地發現田間地頭常冒出氣體,著火即燃,竄出藍色火苗。人們用它燒水、煮食、取暖,稱之為“地火”,後來書面的科學術語為天然氣。

特殊氣體

據史料記載,這一現象引起了地質專家的極大興趣。1931年,地質專家譚錫疇、李春煜到威遠實地考察,發現威遠穹窿背斜面有氣苗溢出,推斷出威遠的群山腳下埋藏有石油和天然氣。1933至1934年,四川軍務督辦劉湘兩度邀請丹麥人薩費爾教授到四川羅泉井測繪出1:2500地形圖,以便石油和天然氣開發。

1940年7月24日,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派專業隊伍到曹勝村曹家壩火井坡鑽探,即是我國首次使用現代技術在威遠縣境內為找“地火”開鑽的第一口井——威基井。後來反覆鑽了幾次,都因技術問題暫停。

1964年9月16日,3215鑽井隊在川南丘陵山區的威遠縣曹家壩(威基井原址)開鑽獲得了第一口工業性天然氣井,首次在四川盆地發現了震旦系氣藏。1965年,新場這地火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重視,1965年11月9日上午,中央領導鄧小平、李富春、譚震林、薄一波、粟裕等視察了威遠氣田。石油工業部副部長、四川石油會戰指揮部總指揮張文彬向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彙報開發威遠氣田的情況時說:“威遠氣田是目前發現的全國最大的單個氣田……”接著,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繼而威遠境內開採了幾十口氣井。所產的天然氣被輸送到全國各地支援社會主義建設。

特殊開發

天然氣的生產帶動了氦氣、脫硫、炭黑、機械等工廠誕生。所生產的產品成了當時國家包括航空等在內的行業的重要原料。其中6082化工廠為當時我國唯一從事天然氣提氦的專業氣體生產廠,為國防軍工配套生產特種氣體。為衛星和飛機上天,輪船下海,作出了不可缺少的貢獻。

天然氣萎縮後,新場又打出了全國第一口頁岩氣井。如今走進新場鎮老場村,老遠就可看到赫然醒目的“中國第一口頁岩氣井”碑石。

這口井是2007年國家通過頁岩氣資源調查後,經過多方比較,認為這個區塊位於有50年開發歷史的威遠氣田,老井資料多,把握性大,最終確定為首戰之地。2009年開鑽,2011年正式產氣。獲氣後,利用已有的管網,輸送到相鄰的曹家壩配氣站,將產品氣迅速轉化為商品氣為國家建設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建功立業。也為我國的頁岩氣開採開闢了道路。

由於這些驚人的發現和誕生,中央電視臺在採編《中國影像方誌·四川卷》時,選中了新場這些“第一”作為其中的內容,將攝製工作委託給四川電視臺攝製組。到10月28日,攝製組已基本完成拍攝。待送中央電視臺編審製作後,不久將會在中央電視臺《中國影像方誌·四川卷·威遠篇》中的“大事記”板塊與全國觀眾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