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西安市首個全量投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點火啟動

華商報訊(記者 肖琳)10月底首車垃圾開始進場,一週後,垃圾經過一週的發酵預處理,點火儀式順利進行,西安徹底告別完全靠填埋處理垃圾的時代。

11月4日上午,西安市首個正式全量投產運行的垃圾焚燒項目——西安藍田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熱電聯產項目舉行點火啟動儀式,這標誌著西安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實現了由填埋過渡到無害化焚燒處理。

變廢為寶,西安市首個全量投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點火啟動

西安藍田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熱電聯產PPP項目,是由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在西北地區投入運營的首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2250噸,預計年處理生活垃圾為82.125萬噸,年發電3.68億kwh,其中上網電量為3.06億kwh,項目的投入運營,將有效緩解西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庫容不足的難題,真正實現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處理,同時還將為西安市居民提供大量清潔的綠色電能。

據瞭解,相比傳統的填埋和露天焚燒等處理方式,焚燒發電模式具有節約土地資源、處理速度快、減容減量明顯、無害化處理充分、能源利用率高等優勢。

此外,高陵區、鄠邑區和西鹹新區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也將很快正式投運,基本可滿足當前西安市垃圾處理的需求。明年10月底,灞橋區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也將建成投產。屆時,西安市5個無害化處理項目的日總處理能力將達到12750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