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零售藥店行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醫療健康行業呈現眾多新變化。居民收入增加、疾病譜的變化、老齡化加劇、二胎政策等一系列社會與健康發展新形勢促使醫療需求出現較大的增加與變化。需求端的變化與醫療行業服務能力的錯位導致了醫療改革政策頻頻出現,這是近幾年行業急劇變化的主要原因。

作為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零售藥店行業近幾年也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從行業內部來看,行業集中度與連鎖率迅速提高、藥店數量增加導致平均單店服務人口降低,而外部互聯網巨頭、資本力量的介入更是為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不確定因素。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先行業變化而變化在當前節點顯得尤為重要。

1、 醫療健康市場的總體變化:行業持續增長但增速下降

1.1、需求推動市場增長,多因素壓縮費用泡沫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總費用與平均費用均持續增長。2018年,我國衛生總費用與人均衛生費用分別達到57998億元與4148元,預計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中康資訊判斷,未來十年,醫療健康市場還將維持穩步增長的趨勢。從供需關係的角度分析,一方面,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穩步提升,對健康的需求得以充分釋放;另一方面,醫藥科技、生物科技、智能化等技術的發展,推動健康產業供給側產品及服務的大幅提升,使更多的健康需求得以滿足。

圖表1. 我國醫療衛生費用穩步增長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公報,中康資訊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費用泡沫壓縮,市場增速下降。隨著控費政策的推進,醫療健康市場泡沫將被壓縮,高速增長將難以繼續,增速將逐步下降。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一是醫保控費政策,包括帶量採購、DRGs等。支付改革、醫藥分家的逐步推進,費用下降效果顯著。二是公立醫院改革政策。新績效考核推進醫改落地,大量使用仿製藥替代原研藥,零加成和藥佔比考核等措施,降低醫保的損耗。三是健康管理戰略的實施。隨著“防病優於治病”的理念深入推進,將為未來節約大量的醫療成本。

圖表2. 醫療衛生費用增速預測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公報,中康資訊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1.2、藥品市場低速增長或成新常態,六大終端增速下滑

衛生費用的變化在藥品終端的銷量有直接的體現。根據中康資訊CMH統計數據,雖然藥品終端銷售額一直保持增長,但是增速減緩,同比增速從2016年的8.23%下降至2018年的5.84%,預計2019年增速約為4%。這主要是由於醫改的控費政策帶來的影響。

從藥品種類看,非處方藥預計2019年增長率為4.4%,與2018年相比,各大終端中僅農村基層和城市基層兩大終端市場保持上升趨勢;而處方藥預計增長率為2.7%,與2018年相比,各大終端各增速均出現下滑。然而,受益於老齡化、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的影響,藥品銷售終端市場總體規模依舊會保持增長趨勢。

圖表3. 藥品銷售終端市場規模(億元)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中康資訊把我國藥品的銷售終端分為城市等級醫院、城市基層醫療、零售藥店(不含藥材)、縣城等級醫院、農村基層醫療、網上藥店以及醫院三產藥店等七大終端。

我們預計,2019年,除網上藥店與醫院三產藥店保持30.77%與36.84%的高速增長外,其他終端的增速均低於10%。但是網上藥店與醫院三產藥店的銷售額均不到千億,對行業整體增速貢獻較小。另外,除網上藥店以外,其他六大終端2019年的同比增速均將下滑,其中城市等級醫院和縣域等級醫院受醫改政策影響最為明顯,預計同比增長率僅為1.8%和1.3%。

圖表4. 藥品七大終端近幾年的銷售額/億元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2、醫藥零售市場增長率持續回落,行業連鎖率、集中度迅速提高

2.1品種分化明顯,非藥品種下滑

醫藥零售作為醫藥第二大終端,近年來也受醫改的影響,增速持續回落。中康資訊預計2019年整體增長率僅為4.5%,其中藥品市場增長5.4%,非藥增長0.3%;處方藥增速為6.8%,非處方藥為4%,處方藥外流有望成為未來零售行業增長的主要邏輯。

根據中康CMH數據,從大類來看,化學藥與中成藥作為兩個最大的品種,增長依然很快,而保健品、器械、食品/化妝品等非藥類產品的銷售明顯不及藥品。我國藥品零售行業產品多元化策略正在經受考驗。

圖表5. 零售藥店各大類品種銷售額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從具體產品種類增速對比看,幾個用量大的功能性品類,如鎮痛、解熱、抗炎、抗風溼及抗痛風藥以及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增速均超過了20%。而美容養顏、保健類藥物卻逐步下降。

圖表6. 零售藥店2019年增速排名前十品類及後十品類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2.2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頭部優勢明顯

醫藥零售行業的競爭格局近幾年發生了顯著的改變,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以老百姓、大參林、一心堂與益豐大藥房四大上市連鎖藥店為例,2015-2019H1各家企業的市佔率均獲得極大提高,其中益豐大藥房從2015年的0.93%上升至2019H1的2.61%,四大上市企業合計佔有率從2015年的5.91%上升至2019H1的10.82%。另外,高濟醫療攜資本助力,在2年時間內收購超過1萬家零售藥店,2018年行業佔有率超過6.5%,成為國內最大的醫藥連鎖。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相較於美國、日本等國家,我國零售藥店領域的集中度提升尚有較大提升空間。龍頭企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圖表7. 四大零售藥店市場佔有率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現階段醫藥零售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原因可以歸納為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兩大方面。

從行業內部發展趨勢來看,處方外流大大推動了醫藥分家,頭部企業承接優勢明顯,處方藥在藥店的增速遠高於非處方藥;帶量採購在降低藥價的同時也帶動了院外渠道的發展,未來藥店利潤率逐步下降,規模擴張需求增大;藥店分類分級、藥師掛證整治、打擊騙保,將進一步規範連鎖藥店經營並提高集中度。

資本進入則是推動龍頭企業快速擴張的主要外部因素。二級市場上,併購成為四大上市連鎖企業快速擴張的核心要素,其在A股的融資能力是基礎。一級市場上,高瓴資本旗下的高濟醫療2年內成長為規模最大的連鎖企業,而基石資本企業的全億健康、摩根士丹利、華泰資本、天士力資本等均在醫藥零售領域動作頻頻。

2.3 連鎖化趨勢明顯,連鎖率已超過50%

零售藥店領域行業集中度的提高與連鎖率的提高相輔相成。

連鎖藥店在零售行業中的佔比一直不斷提高,2014-2018年,行業連鎖率已經從39.4%上升至52.1%,提升明顯。但是我國連鎖規模依然較小,2017年連鎖企業平均擁有門店僅僅42.3家。值得一提的是,全國百強連鎖企業平均擁有門店數量快速增加,2017年已達719家,接近行業平均的20倍。

圖表8. 四大零售藥店連鎖率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2.4、客流量下滑,品單價上升

中康最新監測的CMH數據顯示,19Q2的藥店訂單數雖然相比19Q1稍有回升(14.7億單),但同比18Q2仍呈下滑趨勢。從客單來講,消費者平均每單購買1.78個單品,與18Q2同比基本持平。因此,行業整體的增長依靠單品均價驅動,行業品單價呈穩定上升趨勢。

中康資訊認為這主要是由兩個方面造成:一方面,產品的品牌集中度在提升,而品牌藥的單價高於非品牌藥,造成單價提升;另一方面,為最大化的利用到店客流並獲取更高的客單,製造商與零售藥店均傾向於推出大包裝、療程裝產品,CHM監測的多個品類大包裝佔比數據也顯示增長明顯,但大包裝的購買勢必抑制購買頻次,客流和訂單進一步萎縮。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依靠當前做大包裝提升客單的方式難以持續,行業整體市場的增速有繼續下降的可能。

圖表9. 醫藥零售行業總訂單數與品單價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2.5、超四成藥店19Q2營收下降,野蠻式增長時代已經過去

最新的銷售數據已經為行業敲響了警鐘。2019年第二季度,儘管四大上市醫藥連鎖企業等行業龍頭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但是全國卻有超4成門店銷售出現下滑(下滑幅度超過5%),其中中小店的下滑佔比明顯更高。這也體現了行業的兩級分化形勢。在整體藥店市場門店數量超飽和及市場容量增速放緩的當前,藥店的生存壓力凸顯。

圖表10. 各銷售級別門店2019Q1營收情況

新形势下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備註:1.持平是指19Q2月均同比變化在±5%以內;

2.A類店>30萬元/月,B類店:15-30萬元/月,C類店:5-15萬元/月,D類店:<5萬元/月

新形勢下,醫藥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決定著行業人的未來規劃,如何應對?請關注明天新康界頭版文章:《新形勢下醫藥零售藥店應對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