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後手抖震顫的情況就會減輕或者消失,這是為什麼?

用戶7708690748948


這是長時間酗酒產生的酒精依賴症

酒精依賴是一種精神障礙,可識別的症狀包括不顧及有害後果的強烈和持久的飲酒願望、缺乏控制飲酒的能力、對飲酒比對其他活動和義務給予更高度的優先考慮、對酒精的耐受性以及當突然中斷酒精使用時出現身體的戒斷反應。



酒依賴主要有以下特徵,如果滿足其中3條或以上者,就應該高度警惕。

①對飲酒有強烈的心理渴求;

②每天必飲,一般每天至少2次,或者表現為陣發性狂飲;

③飲酒優先於一切活動,不飲酒什麼事情也做不下;

④耐受性增加,即飲酒量逐漸增加;

⑤對飲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往往每飲必醉;

⑥反覆出現戒斷症狀,當病人減少飲酒量或飲酒間隔延長時,就出現煩躁不安,情緒激動,心慌,手、足和四肢顫抖,出汗,抽搐,噁心、嘔吐等戒斷症狀,若及時飲酒,此戒斷症狀迅速消失;

⑦飲酒行為往往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想方設法飲酒,常有藏酒、賒酒行為;

⑧往往以酒代飯,飲食很少;

⑨病人明知飲酒有害,主觀上有戒酒的願望,常反覆戒酒,但總是失敗。

適量飲酒,既有益於身體,又可增進感情。但飲酒過量,就會成為酗酒者,進而成為酒依賴者。

專家指出:酒依賴也是病。遺憾的是,許多嗜酒者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專家提醒人們應該健康飲酒,遠離酒依賴。 “酒癮”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非常大。“過度飲酒既傷害人的身體又傷害人的心理。”過多飲酒會傷心、傷胃、傷神,特別是肝臟,會造成酒精肝、肝硬化、肝癌,而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也非常大。

此外,酒精的代謝產物會導致高甘油三脂血癥(會造成心肌梗死、腦中風),高尿酸血癥,高乳酸血癥及低血糖。

同時,過多飲酒可導致人的心理改變,如人格改變;品德標準降低;因性功能障礙導致夫妻關係緊張;疑神疑鬼或抑鬱,甚至自殺。

至於酒導致的社會危害也很多,如酒導致各種交通事故,各種因酒致意外傷害(跌落、燒傷、溺水死亡等);帶來暴力,如人身攻擊、強姦、兒童虐待、兇殺等;酒與高離婚率、高分居率也有密切關係。



戒酒需要多種療法,從酒依賴的病因學看既有生物因素,亦有病理心理因素。

所以,治療應以多種療法相結合,包括戒酒和戒斷綜合症的治療。同時也要依靠社會支持及精神治療:包括改善環境,行為療法,家庭療法。個人和集體心理治療能激發患者的戒酒願望。鼓勵患者參加文體和學習活動,引導其逐步適應工作及社會生活。


驢肉搜索


喝酒後,手不抖了?還真有這麼回事。陳醫生一直給大家科普,告訴大家喝酒怎麼怎麼不好,喝酒有害健康。但這次,陳醫生卻不得不為這個杜康做一次廣告了!

酒這東西,在我們醫生眼裡還真不是一無是處的,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醫生診斷某些疾病,比如就如題主描述的那樣,有的人可能一出生,或者一直以來就是比我們一般人容易出現手抖,尤其是做一些精細動作的時候抖得更加明顯和厲害。

這種病人在生活中會發現,自己好像每次喝酒以後半小時左右,原來猛抖的雙手就好很多了,甚至不抖了!這時候很多人就疑惑了,這喝酒怎麼就可以治療手抖了?

實際上,道理很簡單,酒精是會對我們人體的中樞神經造成影響的,而這酒精正好影響了我們人體的多巴胺基底節分泌多巴胺,所以,它緩解了我們一部分的手抖症狀!

但注意:陳醫生說的是一部分人,不是說所有的人的手抖都能通過喝酒來緩解!

到底是哪一部分人的手抖呢?

特發性震顫的患者!也叫做良性特發性震顫,是引起肢體震顫中最常見的病因,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史,這點大家可以問問自己的父母是否有類似情況!

通常表現為兩隻手一直抖動,有些人可能還會出現嘴唇發抖、頸部發抖,尤其是在緊張氣氛中或者從事一些精細活動時候,抖得更加厲害!

在臨床上,我們醫生在懷疑病人出現的是特發性震顫時候,就可能會用到一點點杜康,讓病人喝下去,如果半小時左右症狀有所緩解,那基本上可以判定為特發性震顫,這點是可以跟帕金森病、甲亢等疾病引起的手抖區別開來的!

但注意:酒精可以緩解特發性震顫患者的手抖症狀,不代表它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式治療我們的手抖。相反,酒喝多了,會產生依賴,同樣會造成慢性酒精中毒,時間久了以後(多十年以上)也會引起我們人體神經系統不可逆轉的病理改變,引起手抖,這種人往往在戒酒,甚至只要體內酒精濃度下降,就會造成出現軀體及精神不適,比如焦慮、肢體(手、足、四肢和軀幹)震顫、大汗淋漓等症狀,這恢復飲酒後,症狀也可以緩解,甚至消失。

所以,治療特發性震顫最好的方式就是選擇正規治療方,比如目前一線用藥有普萘洛爾等,注意必須在臨床醫生診斷明確後,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醫學小偵探


酒精依賴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4c00003053bd11e1a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