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總有人為秦始皇,隋煬帝洗白?

西瓜阿布一v億


秦皇漢武本來就是中華的偉大人物,隋煬帝本也是被唐抹黑的,貞觀之治後的大唐經濟總量只有隋煬帝時的六成。秦始皇用洗麼?他的功績就在那裡誰都抹殺不了, 沒有秦始皇 歷代最高統治者叫不叫皇帝還不知道呢,這些人 繼承了秦始皇最豐富的政治遺產,卻代代噴秦始皇 真該反思下! 至於隋煬帝不做評論,只能說他的政策 超越了當時民眾所能承受的極限……

秦亡是二世德不配位,贏政在沒人能翻得起水花,始皇帝做的事2000年後的印度依然沒做到,千古一帝沒得跑。隋煬帝看所謂正史根本沒法看,被李唐黑完了,但通運河開客戶九品中正三打高句麗在一朝完成,他真不是一般人,只不過為國消耗了太多藩鎮的力量積蓄的不滿二世而亡。但對中華民族發展絕對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文字,這是很重要的!不統一文字的後果無非就是今天的歐洲各國。重要的是四川,嶺南納入版圖裡!隋煬帝,有人想到的就是大運河,為什麼不想想隋朝東征高麗!唐朝建立依然還是繼續東征高麗!因為高麗當時實力太威脅中原王朝的安危!

從秦始皇對待功臣和六國遺老來看,暴君這個詞應該挨不上邊,秦始皇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在還沒有完全收復六國人心的時候,太急功近利了,加重了人民負擔,但不管怎麼說,千古一帝誰也奪不去。秦始皇築長城修皇陵用的都是囚犯,這點從秦末名將章邯的傳記可以看出,隋煬帝犯了和紂王殷壽一樣的錯,只注重外敵,對國內形勢判斷失誤,唐朝整個朝代都沒恢復隋朝的盛世,這些都可以從史書查看。滅南陳的是煬帝,滅吐谷渾的是煬帝,第一個召開萬國博覽會的是煬帝,開鑿運河有一點是為了遷都洛陽,遷都洛陽是因為政權被關隴集團所把控,開科舉是他,徵高句麗不是因為他愛征伐,而是真的忍無可忍了。而且運河的開通真的可以說是“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這兩個皇帝是有抱負的皇帝,但絕對不是什麼賢君,甚至不是什麼聰明的皇帝。不錯,他們都非常有遠見,可是,他們卻看不到當下,濫用民力,妄圖以一己之力建萬世之功,導致民窮財盡,最終國破家亡,除了這兩個之外還有就是漢武帝和明成祖,要不是後繼之人給力,漢明的氣運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贏政和楊廣不僅有中國偉大帝皇的標配~開疆拓土;他們還有其他帝皇沒有的東西:秦始皇贏政統一中國,開啟國家文化認同,二千年後,歐洲一群人到美洲大陸才建立一個初步文化認同的國家~美國;隨煬帝楊廣的科舉制,為人類文明建設,生產力發展作出制度性建設。

秦始皇妥妥的千古一帝這點沒得黑。秦始皇為什麼被黑因為儒家子弟故意抹黑,誰讓漢武帝之後獨尊儒術呢。隋煬帝被黑就是因為太急功近利還有李唐的故意抹黑。隋煬帝是個心急之人太想證明自己了,幾代人能完成的事他非要自己一個人幹。隋煬帝要是穩紮穩打也是妥妥的千古一帝。政哥哥不需要洗白,他本來就白的很,如果是真的呀焚書坑儒,那麼又怎麼會出土那麼多的秦簡?再說了當時的皇帝那個不想自己長生不死?政哥哥還派了徐福去尋找過蓬萊仙島的,而且那些江湖術士練的丹藥肯定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東西,而且練出來的東西也不能直接給皇帝吃,所以肯定有人試藥,一個人一直試藥的話有害的東西積累太多就會使人暴斃,人死了你說皇帝能不生氣嗎?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可不是說著玩玩的,肯定會牽扯到一些人,坑儒?說不定是坑術士吧?

這還用洗白嗎?沒有秦始皇的統一六國那來的大漢後世萬里河山,沒有楊廣的基建狂魔那來的大唐盛世,沒有朱元璋的大殺貪官那有明朝三百年的朝代,沒有老一輩的工業基礎那來的改革開放,前人植樹後人乘涼,後人只知道乘涼卻忘了樹是誰栽下的,前人挖井後人喝,你只感謝把你打水的人,卻不知道挖井人付出多少不知挖井的是誰知道為什麼那些人要說他們!秦始皇做事極端這兩方面有弊端!比如修長城!雖然你知道放邊界但是極端的做法讓很多壯丁死的死讓很多老百姓苦不堪言!隋煬帝也是一樣!把你們全部調古代給他們修長城!天天不停的幹!你他娘想休息?看你們願意嗎?少在這一天天裝懂。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對於後人是功,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卻是禍。而這個禍更多的是人禍。也就是說本來有方法減輕甚至消弭的禍。如果隋煬帝不好大喜功,不急功急利。比如選派賢明大臣做這些事。那麼開鑿大運河只有功,何來暴君。為什麼開國皇帝必須是英明神武,末代皇帝必須是殘暴昏庸,因為不這樣寫誰會承認新政權的合法性。而且記錄歷史的全是世家士大夫文人,真的以為古人就不會顛倒黑白?被罵得最狠的那幾個皇帝全是損害了這些人都利益的。

反對隨煬帝的是什麼人,都是些官僚集團與平民關係不大,就是因為隨煬帝動了他們的利益,再者漢朝的強大是秦朝在前期為它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同樣短命的隨朝也是為後的盛唐做好了準備,這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看歷史要歷史的脈絡,不只看歷史一個點或一個章節就評說功過,否則就是瞎子摸象。


歷史深度揭秘


呃…樓主提出這個問題,看來對歷史確實不太瞭解,而且受電視劇毒害較深呀。我們的電視劇一般都歌頌辮子朝,關鍵都是編的,沒有一個是真的(無力吐槽);對其他朝代都是無端的潑髒水,極度黑化,比如明朝(這個也無力吐槽)。最近幾年好一些了,終於出現了《漢武大帝》這樣的歷史正劇了。

言歸正傳,說到秦始皇,貌似編劇和磚家們也不太敢亂黑。我記得也就90年代有些香港恐怖片裡惡搞過他。再者就是秦始皇曾經焚書坑儒,而且大秦律法比較嚴苛,所以文人們不太喜歡他,因此有很多野史。比如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說他身材矮小,相貌猥瑣,聲音還似豺狼。其實這些胡說八道的東西,無異於流行於菜市場、公共廁所的各種“機密”、“緋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都是假的,太幼稚了。具體的我也不想在此一一反駁,既浪費時間,又沒多少意義。

我說這些只是想讓樓主明白,秦始皇作為中國第一位皇帝,可以說是“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他橫掃六國,一統華夏。自此,大一統的概念深入民心,華夏民族幾千年面對過無數強敵,但國家始終完整,文化保持延續,秦始皇真的功不可沒。

他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制度化的規章,讓各地交流更加便捷;他遠征匈奴,修建萬里長城,抵禦外敵,給後世留下震驚世界的奇蹟;他實行郡縣制,加強中央的領導力,影響後世上千年。

最被人抨擊的“焚書坑儒”,被解讀為“以愚黔首”真的是無稽之談。那些儒生多為墨家門徒,宣揚兼愛,反對秦皇統一天下,這是什麼?這是分裂!不該殺嗎?和愚民有關係嗎?華夏帝王多數都很開明,根本不喜歡愚民。愚民是滿清政權的把戲。

秦始皇是中歷史上第一位千古一帝,功績彪炳史冊,史書對他的評價也是正面的,不存在“洗白”一說。因為本就光輝無比!

對隋世祖楊廣的評價確實從負面的往正面的慢慢轉變,但也不是洗白。應該說是平反吧!歷史記載楊廣荒淫無道,諡號是隋煬帝,大體是個貶義詞。歷朝歷代都拿他做反面典型,可以說他被罵了上千年,真的很委屈他。

隋朝的歷史,尤其是隋煬帝的,被李唐改的面目全非,原因也很簡單,李唐的天下原本是楊家的,而李淵還是楊廣的表哥。搶了弟弟的天下,這事不好看呀,給楊廣潑點髒水,也是正常的。

歷史上真實的楊廣非常有雄心壯志,更不荒淫無道。楊廣年號“大業”,也說明了這位少年天子的野心,他想創造一番宏圖偉業,超過自己的父親!他一生三徵高句麗,想把那個遼東強敵扼殺在萌芽之中;他修建京杭大運河,大力發展經濟;他開科舉,自民間選士,打破貴族的壟斷;他御駕親征,橫掃西域諸國,被稱為天可汗。可惜他也有缺點,就是心急。他很少考慮下級和百姓的承受力。他把能想到的事情都一起幹了,最終導致了天下大亂,自己也死在了部下手裡。

總體看楊廣,絕對不是昏君,也不喜歡享樂。他是個有抱負,有能力的國君。所以歷史說他“荒淫無道”自然是錯的,現在不是洗白,是為他平反。


途牛山小旋風


什麼叫洗白?把黑的說成白的,對歷代帝王評價有幾個是公平公正的?

說秦始皇帝是暴君,不就是因為焚書坑儒,修長城,對於一群只知道蠱惑人心妖言惑眾的方士不殺還留著繼續禍國殃民?沒有秦始皇帝的國家、文字統一還會有現在中國?

公認的明君李世民,玄武門是誰發動的?太子李建成是誰殺的?滿清的康熙連明朝七八十歲的老人都不放過,還算是明君?







最後的騎兵90


若說到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當首推《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毛主席以思想家、政治家的戰略眼光對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都作了客觀準確的評價。如他對商紂王帝辛的評價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對漢高祖劉邦的評價是"老粗出人物";對李世民的評價是"自古以來最能打仗的人”等等。其中,對秦始皇的評價非常中肯,並給予了較高的讚譽。毛主席曾說:"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是法家!“他還曾寫過一首詩:"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至於對隋煬帝,毛主席並沒有給予什麼讚譽。他認為隋文帝楊堅沒有選好接班人,選了善於偽裝的楊廣,其做法"蘊藏大亂"。以及知識分子型的皇帝"沒有出息"。"隋煬帝就是一個會寫文章、詩詞的人"。現在有人為秦始皇洗白,是因為秦始皇的確為中華民族的大一統立下了不朽功勳。至於為隋煬帝洗白,主要還是他開通了大運河,應該算是有功;但隋煬帝橫徵暴斂,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應該屬於有罪。所以我認為,不能把隋煬帝與秦始皇相提並論,隋煬帝過大於功,而秦始皇則功大於過。



如龍得雲13333


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歷史上最具有爭議的兩個皇帝就是秦始皇和隋煬帝,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喜歡建造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很多人可能大多數的人都在為秦始皇和隋煬帝開脫,為他們洗白,下面我們就針對他們的功和過來聊聊。


秦始皇的功

說起秦始皇,那“千古一帝”的稱號並不是浪得虛名的,秦始皇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皇帝,他一統六國,統一了語言文字還有貨幣,為我們中國的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次秦始皇為我們中國留下了兩大矚目世界的奇蹟,就是萬里長城和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的過

說到世界的兩大奇蹟,但是這兩個奇蹟建造的時候,都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萬里長城是為了國家的安全考慮,咱就說說這秦始皇兵馬俑。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兵馬俑,其實只是一個配角,他們相當於是一個守護的象徵,他們所守護的就是躺在秦始皇陵墓的秦始皇。當初建造秦始皇陵墓的時候,動用了72萬的人工,歷時多年,從秦始皇14歲登基開始,直到他死掉才建造完成。可見工程浩大,勞民傷財。



其次我想大家對秦始皇的瞭解就是暴虐,但是有的野史也曾經記載,其實秦始皇還真的是一個體恤百姓的好皇帝,但是歷史早已過去多年,真真假假誰有分得清。但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可能是他一生的罪過,但是這裡我卻有話要說,秦始皇焚書坑儒不過是誇張而已,秦朝的記載等都是被項羽一把火燒了,而秦始皇所殺的都是矇騙的江湖術士。這樣一看,後代尊稱秦始皇“千古一帝”就是就好的說明。

隋煬帝的功和過


隋煬帝這個人是不用洗白,更加的不用抹黑。我相信他是什麼樣的人,很多人都是清楚的。隋煬帝是特別的好色,他在位期間是為滿足自己的驕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離宮別館。其中著名的有顯仁宮、江都宮、臨江宮、晉陽宮、西苑等。對於百姓,隋煬帝更是殘暴不仁,否則也不會有人要起兵造反。甚至更有人說隋煬帝建造的大運河都是為了尋找天下美女。但是至於他的用處如何與我們無關,現在的大運河的確是給中國帶了很多的便利和貢獻,這點隋煬帝也是功不可沒。



其實根本無需洗白還是抹黑,歷史就是一面明鏡,是非曲直自在人心。


司徒歷史


秦始皇和隋煬帝,真不用人來洗白啊,人家,本身就白著呢。

秦始皇,千古一帝,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統一,而且,實行了同文字,同衡量尺,同語音,修要道等等大一統的作為。也是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再到秦亡,這樣三代人的時間,將統一的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深入了人心。

未來的統治者,那就得學秦始皇,否則,就會被所有人說是賣國賊,無能。保證中華民族的統一完整,成為了第一要務。

秦始皇的功績,不必細說,歷史課本寫得很清楚。

至於說他殘暴,客觀講,哪個帝王不殘暴,統一六國,那就是戰爭。另外他最大的罪名,就是焚書坑儒,這個真有點兒搞笑,當時全國藏書竹簡幾十萬種,而且燒掉的,秦王宮也有一份兒。

坑的所謂儒,只是諸子百家中儒這一家的幾百個書生罷了。當時,帝王的權威不可侵犯,說錯話,都要殺頭。

這些儒生,在逼迫秦始皇,那真的是找死了。

再說隋煬帝,徵高麗,讓朝鮮半島進入華夏文化範圍,修京杭大運河,建立了運糧通道,從其父手中接過大隋,繼續鞏固南北朝亂局後的大一統局面。僅憑此三功,就能載入史冊。

人家,用得著洗白嗎?


董江波


很簡單,我們現在不需要黑這二位,也沒有必要把他們當成“黑人”,重要的是黑他們於我們沒有好處,更是一種思想狹隘的表現。

把秦始皇黑的最慘的是漢朝,把隋煬帝黑的最慘的是唐朝,因為都有各自的需要,只有這樣做才能爭取民心、順應天意、證明自己王朝的正朔。

秦末,陳勝、吳廣首先揭竿而起,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目的就是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但老百姓心裡沒譜,誰知道你這個皇帝是不是與彼皇帝一樣的殘暴,所以許多人半路上就洩氣了,不再陪二位玩了,結果章邯大軍一到,二位死的很慘。

劉邦就聰明多了,他掛嘴上的一句話就是:“天下苦秦久矣!”言外之意我劉邦滅秦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老百姓打天下,人人有飯吃、有衣穿。因此,沒有人不支持劉邦的,劉邦一下子就竄到了秦始皇的寶座之上。而漢朝建立之後,不管有沒有人懷念秦朝,但文章還得做,於是就有了賈誼的一篇《過秦論》風靡大街小巷。其實賈誼指出的是秦朝的過失,但是朝廷把“過失”當“過錯”來宣傳,老百姓當然不會去咬文嚼字,因此秦朝“一無是處”才能深入人心。

恰好到了唐朝,秦朝的地位就開始逆轉了,為什麼呢?還是需要。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中原地區又陷入了數百年的政權割據、紛爭,唐朝的建立就是結束紛爭,完成統一,因此秦朝的大一統思想符合唐朝的主流需要,因此秦朝在唐朝人的眼裡就開始可愛起來。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其實隋朝與秦朝很相似,當然不光二世而亡,而是在歷史進程中起到的作用。但是唐朝不但不會對前朝充滿讚美之詞,而且還要樹立隋煬帝暴政的一個典型,目的就是將天下百姓引導上一條“正確”的道路上來,扮演一個救世主的形象,同時把一部分人心中“不切實際”的幻想撲滅。


無論是唐朝之前,或是之後,大一統永遠是一個時代的主題。所以無論是秦始皇還是隋煬帝,後人在他們身上都要挖掘閃光點,同時對他們曾經所謂的過失也會理性的、一分為二的看待。比如秦始皇修萬里長城、隋煬帝挖運河、徵高句麗等弊雖在當代,但功在千秋。而所謂的“弊”,只不過是當時的百姓之苦。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富強、民族,更需要統一、和協的新時代,因此需要秦始皇的大一統思想,更也離不開隋煬帝銳意進取的精神。但是我們不會去模仿二位,更不會重蹈覆轍,而且借鑑他們的思想精髓及精神內涵,所以並不是刻意的去“洗白”二位,只不過是客觀的看待而已。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洗白?為什麼要說洗白,難道秦始皇和隋煬帝原本很黑嗎?我感覺這就是很多人從自身的感官上,來判斷事情的對錯和某個人的好壞,這根本就是不成立的!

史書都是由後人編寫的,而且經過歷史時間的發酵,一些民間傳說和演繹作品往往就能混淆視聽,不過既然說洗白秦始皇和隋煬帝,那麼我們就看一下這兩為皇帝身上的髒水到底能不能洗乾淨!

焚書坑儒

偉人毛澤東曾經寫過一首七律:“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這首詩就是字面意思,不要在罵秦始皇了,焚書坑儒的事情也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或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秦滅六國前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號稱是百家爭鳴。諸子百家的思想貫徹整個中原大地,這對於一個國家的和平和穩定是十分不利的。再者說,一個統一國家的子民遠遠要比分裂的國家幸福得多,至少他們不用再忍受戰亂之苦,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收回臺灣,使港澳迴歸的原因,因為我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集體。

再者說,雖然秦始皇已經死了,但是他留下的制度(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及取得的成績(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修建萬里長城等)現在還延續保存了下來。這就叫叫做“秦雖死猶生”!

修築長城

修築長城一事,很多人都認為是勞民傷財,確實長城的修建徵集了大量的勞動兵力,包括民間傳說裡最出名的:“孟姜女哭長城”,就把秦始皇描繪成了一個荒淫無道的暴君。但是要知道,屁股決定腦袋。站的位置不一樣,所思考的東西也不一樣。當時北方,匈奴虎視眈眈,不修築長城意味著需要在北方屯駐大量的兵力,而且匈奴騎馬作戰,打完就跑這讓秦朝始終難以防範,畢竟你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進攻。即使在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也沒有辦法完全將匈奴滅絕。但是秦始皇長城的修築,就大大減少了邊疆的駐軍數量,而且在之後,除了唐朝之外哪一個朝代沒有修築長城加固長城的?

再說了,修長城也不是不給工錢的,畢竟是國家工程,也是有津貼補貼的。

開鑿運河

如果說秦始皇在歷史上還算是千古一帝,那隋煬帝就是赤裸裸的暴君了。隋朝大運河傳說是為了帶著美女南下看花,所以勞民傷財修築了這麼一條運河。這個理由,哎,用腳後跟想想這根本就是完全不可能的啊。比什麼“烽火戲諸侯”扯多了好吧。

隋朝大運河的開鑿一是加強了南北交通,二是加強了江南地區的建設,三更是為了糧食的漕運,在歷史上的意義絕對重大。即使到了今天,隋朝大運河依然在發揮著它的重要作用!

荒淫無度

在史書裡,楊廣就是一個荒淫無度的暴君,十分的好色。但是根據記載,隋煬帝楊廣只有一後一嬪,四個兒子兩個女兒。作為一個皇帝,怎麼也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啊。而且在古代皇帝又不需要避孕,只要是個生育能力正常的人,就不可能只有這麼點後代。

而且楊廣忙啊,忙著遷都洛陽,開大運河,打仗,巡長城,一心想幹大事,怎麼可能是一個好色之人只不過楊廣的性子確實有點急了,太過急功近利,殊不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於是隋朝亡了!亡在誰的手裡呢,他的表弟李淵。這就很耐人尋味了不是,歷史是由勝利者編寫的,這勝利者李淵李世民,那還不得使勁編排編排前朝皇帝啊。以至於越傳越髒,而且說實話,楊廣在民間的口碑似乎真不咋地,雖然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國家的未來著想,但是民眾不知道啊,這點就不如李世民的放400囚犯回家探親,約定來年問斬的事情乾的漂亮!

反正不管怎麼說,說他們是明君聖君也好,是暴君惡君也罷,他們也都聽不見了!但是他們的名字和事蹟,將永遠的傳承下去——一位是橫掃六合統一天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一位是為後來做出卓越貢獻,開發科舉制度的“暴君皇帝”隋煬帝!

我們不求洗白,但求還原真想,他們的功過,歷史會銘記的!


雨霽視角


秦始皇無須洗白,在外國人編的“影響世界歷史的一百人”中,秦始皇和隋文帝赫然在位。

秦始皇開創了大秦帝國,奠定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基本疆域,固化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基本觀念,其間雖有分分合合,但最終必走向一統,保證了中華文化薪火不絕,傳承至今。

秦始皇廢邦國,開郡縣,傳承至今仍是國家行政區劃基礎。

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保障了大一統國家有效運行。其中統一文字對中華一統文化貢獻最大,著名歷史學者柏楊認為,正是由於中國有了無法替代的方塊漢字,在幾百年大分裂時代,各地割據,語音變化甚大,漢字便成了各地文化傳承和聯繫的紐帶,國分文不分,總有一天還會走到一起;反觀西方古羅馬,一旦滅亡,各地便根據字母,拼出了自己的文字,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再無統一的一天。外圓內方的“秦半兩”,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貨幣形式,流行兩千多年,直至清末。

一個偉大人物,總會有人詆譭。修長城是當時抵禦外侮的有效手段,有奮鬥就會有犧牲,長城一直就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脊樑,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何罪之有?

焚書坑儒,也只不過坑了五百反對一統、騙財惑心的巫士方生,與清代盛世明君的“文字獄”,動輒殺頭凌遲滅族流放,牽涉幾萬人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現代考古發現,阿房宮也就修了個地基,根本沒修成,所謂阿房宮連綿百里,大火三月不息只是訛傳。

陳勝吳廣戍卒起義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因大雨誤了行程,按律全當斬,裡耶秦律竹簡的發現證明就是一個謊言,只不過是罰錢罰工賠鎧甲了事,根本沒有說的那麼嚴重,起義當另有原因。

秦始皇發動十年統一戰爭,卻未發現有屠城濫殺無辜、戰後妄殺功臣紀錄,對各諸侯國貴族,也只採取了遷至京城咸陽監視居住辦法,這和後世那些噬血帝王相比,簡直仁慈得不得了了。

當然,秦始皇作為一封建帝王,罪過肯定不小,但與後世那些所謂明君相較,功絕對大於過。

隋煬帝跟後來的李世民都是通過老二殺老大血腥上位的。只不過一個驕狂任性,斷送了大好河山,留下千古罵名;一個汲取了前朝教訓,勵精圖治,成了一代開明君主。

修運河本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他卻急於求成,濫用民力,以致哀鴻遍野、怨聲載道。

徵高麗也本是穩固邊疆,防寇坐大的必要之舉,可他卻好大喜功瞎指揮,採取添燈油戰術,以致第一次徵高麗片甲無歸;敗訊傳來,不與民休息,緊接著發動第二次徵高麗戰爭,誰知道前方還未開打,後方王薄造反了,只好無功而返;第三次採取海陸並進辦法,由於工期催得太緊,傳說造船工匠腰以下浸水部分全都潰爛生蛆,不知死了多少人。這樣忙活了幾年,兵鋒未至,高麗卻主動稱臣了。三次徵高麗等於一場瞎胡鬧,耗盡了隋王朝所有物力和民力,以致天下大亂。

隋煬帝前期還是勵精圖治的,不辭勞苦,還親自巡視邊疆,最盛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唐朝幾乎用了整整一百年,才達到和超過那時水準。

隋煬帝本來也是有軍事才能的,徵發南朝陳朝,統一全國的戰爭,就是以他為統率。他登基後,主動將陳朝被流放關押的舊臣貴族全部大赦回家,並採取了相應的撫慰措施,以致江南仕子對他感恩戴德,念念不忘。

隋煬帝推行了科舉制,打破了官場世族門閥統治地位,“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得以改變,給腐敗的官場注入了些許活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為了可能,讓貧寒有志者也有了實現政治報負的希望,不能不說這是一歷史進步。

柳樹為什麼也稱“楊柳”?傳說隋煬帝非常喜歡柳樹,運河開通後,特將柳樹賜姓國姓“楊”,並鼓勵老百姓大種柳樹,一時運河兩岸楊柳成蔭,風景怡人。

隋煬帝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帝王詩人,他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隨月去,潮水帶星來。意境深遠優美,膾炙人口;《野望》: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廣為後世模仿襲用;《江陵女歌》:雨從天上落,水從橋下流;拾得娘裙帶,同心結白頭。滿滿的民歌風味。隋煬帝的詩,完全沒有王霸之氣,倒象個儒雅的文人,親民君主,和那個荒淫無恥的暴君完全對不上號,可見人都是有兩面性的啊,不能隨便貼標籤。

隋煬帝在農民起義和各路軍閥廝殺的烽火中,完全喪失了鬥志,甚至放棄了求生的本能,成天坐在鏡前嘟囔:這麼好個脖子,不知誰來砍啊!坐視宇文化及兵變發生,丟了腦袋。其實只要他還有一點點自信,稍為挪挪腳,揚州到南京抬腿便到,憑江南仕子對他的擁戴程度,搞個南隋,坐擁半壁江山,不是沒有可能。看來他也是項羽的弟子,不肯過江東啊!

隋煬帝雖然也是有些功績的,但他的亂作為和不作為,造成了輝煌王朝的大毀滅,盛世社會的大破壞,億萬生靈塗炭,唐朝這麼一個開明王朝,用了那麼長時間才得以恢復,可見他的罪過有多麼巨大,再怎麼洗白也顯蒼白無力。




雲卷飛山


秦和隋都是二世而亡,應該說是必然的。這兩個朝代的一世君王都在做著顛覆舊時代的事,所以遭到了舊勢力最堅定的阻擊。秦雖滅了六國,但推行政令卻要依靠六國培養的文吏,在識字率超低的時代,只怕百分之六七十的文吏來都是自六國的貴族和門客,秦亡於六國之士未死。六國之士死絕,大一統的漢朝建立。

隋絕意推行科舉制,將世家門閥的推舉權和收歸己有,這是對當世擁有世襲官和推舉權貴族和官員的嚴重挑釁。這種矛盾根本不可調合,可他的朝堂上盡是貴族的子弟和門客,所以隋煬帝想不做昏君,連門都沒有,只要廢錢耗國力的項目都能高效推進,小小高句麗三次成為府兵的大墳場,因為在朝堂鄉野無數人在等他輸,將隋趕下歷史的舞臺。他的臣子們幫他迅速敗完了兩代積累的錢糧兵馬,民間口碑,隋亡在世家門閥的反擊。門閥實力耗盡了,大唐推行科舉制成功,成就開元盛世。

新中國的建立其實也是如此,在一個幾乎成廢墟的國土上才得以推行社會主義制度。如果沒有那幾十年的戰火,怎麼可能如此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