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門閥士族為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漠苦祥


世間萬物的興哀都有其根由,王朝更迭如此,門閥士族的演化如此。

門閥制度,起源於東漢,鼎盛於兩晉,消亡於隋唐。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總稱。門第可以看做是高高的臺階和門檻,閥閱則可看成是門口兩邊的柱子。如此,有著高大柱子的庭院,在古今中外都具有強大的象徵性意義,即非有權有錢不得立高門,但在中國,這樣的庭院還有個更深刻的符號,勢力。因此,門閥所代表的群體是有著血脈傳承的世家大族或地主豪強。

漢朝時,選拔官吏主要靠兩種辦法,即徵辟、察舉。這兩種辦法均無資歷、出身的限制,所以在漢朝,多有寒門人士入朝為官,甚至有很多布衣卿相。這兩種選官方式,在中央政府強力的時候看不出來問題,但當中央集權減弱,朝廷勢微時,其弱點便爆發出來。高門大族對天下的影響遠超寒門、布衣,他們甚至可以在朝廷力量減弱時控制政治局勢,而寒門在此時便顯得微不足道,而兩漢的選官制度對高門對政治的影響顯然不利。於是,為了尋求與大族的合作、爭取世族的支持,曹丕“轟轟烈烈”地向“察舉”“徵辟”宣戰了,他接受了穎川人士陳群的建議,推行“九品官人法”,也就是著名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實行初期,以“世”、“才”、“德”三個方面為考察因素,合格需三者並重,此時選官,仍注重社會的影響,觀察著輿論方向,但不久世族便露出了其醜陋的嘴臉。選官時,以吏部在各地選取著姓士族中人為“中正”,“才、德”漸漸被剔除在三個選才基準之外,九品中正制雖然還掛著“九品”之名,實際上只是選擇家世了。因此,西晉形成了“上品無寒門,正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一力促進了士族門閥的發展。

漢末後,門閥對朝廷的影響力更為巨大,加之三國以來的持續割據混戰的局面,獲得士族的支持成為了各軍閥的重要戰略,士族樂見其成,甚至通過政府所頒行的一些其它的制度牟取在經濟上的一系列特權,如三分天下時東吳推行復客制、領兵制,直接保障世族的利益,甚至在此後,世族通過政府獲得了免役、免稅的特權,如曹魏後期所推行的“給客”制度,“魏氏給公卿以下租牛客戶數各有差,自後小人憚役,多樂為之,貴族之門動有百數,又太原諸部也以匈奴胡人為田客,多者數千”,此後,此風愈演愈烈,在西晉時期甚至發展成為一個較為系統的制度,“蔭戶制度”,“蔭其親屬,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而又得蔭人以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

魏晉時其士族門閥的發展之風,雖然猛烈,但尚不足以致寒門於“死地”,因為他們尚未完全填死寒門士子上升的道路。此時的士族門閥的發展雖然令寒門與士族的競爭陷入極其不利的境地,但仍能舉才德之士——畢竟士族之間也有競爭,光養著一無才無德之人又如何與其它的大族相爭,他們也希望能夠吸收到才德之士。如西晉時期,王渾之子王濟欲以其妹給一“有俊才”的兵家子為妻子,連他母親都稱讚“誠是才者,其地可遺”。這說明無論世家大族還是朝廷,都是求賢若渴的。

門閥發展的巔峰,是東晉及南北朝時期,在這一段時間裡的士庶之別,幾為天隔,寒門晉升的途徑幾乎被完全地斬斷,門閥發展到了與皇族聯合統治的地步,可畏可怖。西晉之後,東晉雖然建立起來,但其皇權弱小,東晉皇族無力約束門閥,又需要依賴門閥維持統治,最終作出讓步,確立了“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方針,世家大族在皇帝的默許之下,跳出了法律的約束範圍。國家通過設置僑州、郡、縣,為世族做官增加位置,又通過不收租的形式來討好門閥,導致門閥勢力急劇發展,甚至於專斷朝政,對國家安危造成嚴重威脅。

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因為國家洗牌,影響力減弱了一些,無法再控制朝政,但其政治、經濟睥特權及社會地位未受到削弱,仍在法律上存在效力,北魏孝文帝甚至積極推行鮮卑貴族的士族化,可見門閥此時的影響力。南朝甚至有明文規定,“甲族以二十登仕,後門(寒門)以過立(而立,即三十歲)試吏”,同理,這條規定僅對寒門士子有效力,大多數的高門,其子弟僅十餘歲便入仕為官,如梁進王錫年僅十四歲便入朝為秘書郎,又有范陽張緬,出身南渡中原大族,僅十八歲即出任淮南太守,其弟張纘十七歲入朝,二十三歲便拜吏部長史,兼任侍中,活脫脫的朝中大員,人言“恨其晚矣”——高門大族的狂歡莫過於此。

高門大族為鞏固其地位,下手之“黑”可謂聳人聽聞,十四歲的孩子入朝為官,二十三歲的朝中大員,只是其“狂歡”之下的縮影,朝政時勢難免被這群“孩子”搞得烏煙瘴氣。雖然士族中總會有大才冒出來,但又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誹之”的說法,就算被納入朝廷亦難以支撐下來,統治也就逐漸崩盤。高門大族為了鞏固統治,拼命地往朝中塞自己的人,但也正是這些人,逐漸將統治推倒,實在是犀利的諷刺。

門閥制度的危害在隋朝時期猛烈爆發出來。隋文帝楊堅以莫測的手段結束了近四百年的紛爭一統全國,其繼承人楊廣雖然看出了門閥的危害,卻操之過急,以激烈的手段打擊門閥,最終引門閥激變,隋朝便與門閥同歸於盡,倒了下去——倒讓唐朝撿了便宜。

0 舉報





北國有四季


門閥士族是中國古代政治史上的一個特殊群體,發萌於兩漢,經魏晉南北朝達到鼎盛,隋唐後衰敗並退出歷史舞臺。而門閥士族的興衰,與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的演變有著直接的關係。


兩漢察舉制


商周時期,官員主要由貴族世襲擔任,被稱世卿世祿制(世代為官,世代食祿)。這種完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選官制度隨著秦朝的建立而被取締,但秦朝二世而亡,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很多制度都沒有完善,這個重任就落到了漢朝手中。


到了漢代,為了適應國家統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選拔官吏的制度迫在眉睫。經過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等幾代帝王的不斷完善,察舉制孕育而生。


察舉制,即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然而,察舉的權力在地方長官手中,因此選拔的人才常常和舉薦的官員之間有著密切的利益關係。這些選拔出來的人才,上任做官之後,變成了之前舉薦長官的門生故吏,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操縱察舉,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到了東漢後期,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世家大族通過交換利益,甚至可以控制一州一郡,成為地方割據勢力,最終在東漢末年的打亂中成為一方諸侯。


九品中正制


曹魏代漢後,曹丕採納陳群的建議,設立九品中正制度,即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按品級授官。但因為戰爭的破壞,尋常人家連生存都難以為繼,更別說培養子女,因此選拔的官員基本都來自於世家大族。

到了西晉,九品中正制越來越看中評定者的家族和背景,以致於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九品中正制也就成為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永嘉之亂後,司馬睿在江南士族和南遷的北方士族的支持下建立東晉。因為八王之亂和五胡入侵的影響,司馬皇室的力量遭到極大的削弱,不得不依靠士族的力量維持江山社稷,因此東晉也有“王與馬公天下”的說法,門閥士族也在這一時期走向巔峰。

△司馬睿

東晉末年,出生門閥士族的恆玄控制了朝政大權,並篡晉自立,建立恆楚。但沒過多久,寒門出生劉裕率領北府軍平定了恆玄叛亂,併成功建立南北朝第一個南方政權——劉宋。


劉裕是寒門出生,也知道東晉是怎樣滅亡的,因此立國之初便開始削弱門閥士族的政治影響力。南方的門閥士族在宋齊梁陳四朝的持續打擊下,基本淡出了權力中心,僅僅在文化和經濟上享有特殊的地位。

△劉裕

與南朝相反的是,北方門閥士族在北魏之後再度興起,並誕生了影響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的關隴貴族集團。


關隴貴族集團


關隴貴族集團起源於西魏。北魏六鎮起義失敗後,武川鎮的宇文氏流入關中地區,與關隴地區的地方豪強合作,胡漢雜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初步形成了關隴集團,從而極大的將強了自己的力量。

535年,宇文泰擁立鮮卑宗室元寶炬為傀儡皇帝,建立西魏。西魏在宇文泰的主導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而作為國家軍政核心領導的六官八柱國十二將軍幾乎被關隴集團壟斷。其中,太尉、柱國大將軍李虎為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大司馬、柱國大將軍獨孤信,其三女分別為北周、隋、唐三朝皇后;十二將軍之一的楊忠(北周建立後獲封柱國大將軍、大司空)為隋文帝楊堅的父親。

關隴集團出生的楊堅在建立隋朝後,為避免有人學自己“篡位”,開始致力於削弱關隴勢力,其中最重要的舉措便是科舉制。


隋唐科舉制


隋文帝初創科舉制,放棄以往以出生選人才的弊政,採用開科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然而,隋朝和秦朝一樣短命,科舉在隋朝也只是草創,科舉制的正式形成則在唐朝。

經過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幾代帝王的完善。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

武則天主政時期,又在科舉中首次加入的武舉和殿試;唐玄宗又加入可詩賦,促進了唐詩的繁榮。

科舉制度的誕生和發展,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極大地削弱了門閥士族的力量。自唐之後,門閥士族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地史館


搞清楚了門閥士族怎樣產生,便弄懂了門閥士族是如何退出的歷史舞臺。

1,造紙術與印刷術

當一個社會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盲之時,文化必然侷限於一小部分人,而這一小部分人便是門閥世家。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展,促進了世家大族的發展壯大,同時也為普通老百姓學習知識提供了可能。

科技的進步,永遠都是基礎。

2,九品中正制與科舉制

九品中正制源自漢朝的察舉制,或者說本就是特殊的察舉制。

簡單的說,這一制度由德高望重的人對人才進行品評分級,本意是好的,但由於“舉賢不避親”,極易造成舉薦的人在家族和地域上的集中,這便是世家大族。

而科舉制則不同,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只要被錄取便可以入仕,這便從制度上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官僚集團的壟斷。

科舉制,是門閥世家消失的制度基礎,所以唐朝時期的門閥士族對科舉制非常抗拒,牛李黨爭便是由此產生的。

3,黃巢之亂和白馬之禍

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掃蕩了全國的門閥世家;朱溫的白馬之禍將唐朝的官僚集團幾乎全部埋葬。

從此,唐朝的世家大族從肉體上消失。但舊的走了,如果制度不變,理論上來說,新的世家門閥還會產生。

4,宋朝文官制度的建立

正是由於唐末藩鎮割據,以及五代時期的“兵強馬壯者可為天子”,使趙匡胤下決心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大興科舉,以文抑武,建立文官體制。

從此,宋朝的官僚集團幾乎全部出自科舉取士,世家大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因此,科技的進步,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廣泛應用是打破世家門閥壟斷文化的基礎。

宋朝科舉制和文官制度的建立,則使唐末從肉體上被消滅的門閥世家再無生長的土壤。


心向青山


所謂門閥世家,是門第和伐閱的合稱,是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而最有名的門閥世家當屬五姓七族。分別為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共五個姓氏,七個大家族。

這七大家族歷史上是人才輩出,傳千年而不衰,但唐宋之後,世家門閥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事實上,是跟科舉制度的創立有莫大的關係。

隋唐之前的朝代,那都是門閥世家的天下,這種性質的朝代在晉朝更為明顯,晉國就是靠三國後期的門閥世家建立起來的朝代,已至於後來,世家權勢極大,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王就是晉朝名門望族琅琊王氏,馬就是晉朝皇族司馬氏。

後來隋文帝,隋煬帝為了改變這種格局,創立了科舉制度,寒門學子亦有機會登朝堂,不再是世家舉薦為官的模式,做官要看真才實學,後來科舉制在唐、宋得到極大發展,大批寒門子弟通過科舉進入朝堂,打破世家門閥的格局,故唐、宋以後,世家門閥也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火哥聊史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描述,以東晉時期王、謝兩大門閥士族的凋零,來比較中唐後平民階層的崛起,感慨物是人非。那麼,從東漢到初唐,長達近千年的門閥士族制度,為何在唐宋時期會被平民階層所取代呢?

土地制度的變革

中唐之前,封建王朝長期依賴於土地和人頭來收稅,這是由我國農耕文明的國情所決定的。在一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生產力落後的大國裡,這樣徵收的好處就是可以根據人口和土地的多寡,很容易就能推算出財政收入的總額,不僅能保證政府賦役,還大大降低了徵稅的成本。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口的數量激增,而土地的數量是固定的,這就導致了人均土地數量越來越少,再加上門閥士族這些特權階級的圈地兼併激烈,就讓許許多多的農民成為了失了土地的流民,從而政府的稅收收入大打折扣,進而導致了均田制度處於崩潰的邊緣。

唐德宗年間,朝廷選擇拋棄了實行了幾百年的“均田制”,取而代之的為切中時弊的兩稅法。兩稅法是按照個人財產繳稅,分別增加了商業稅的徵收,其目的是瓦解門閥士族,迫使他們因為利益分化為一個個小家族,不再具備能與國家抗衡的能力,同時也能夠讓無地無財的農民獲得解放,選擇入城勞務,促進社會人口流動,所以土地制度的變革,很大程度上瓦解了門閥士族,解放了廣大農民階級。

體制機制的創新

門閥士族發展了近千年,豪強大族對封建統治的威脅也日益顯見,並釀成了無數次的社會動盪,尤其發展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朝代政權頻頻更迭,而這背後的破壞者當屬握有兵馬錢糧的權貴集團,這就迫切的需要中央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從而壓抑住門閥士族的力量。

科舉制的應運而生則恰逢其時,科舉制最重要的意義倒不在於考試的內容,也不是選拔的人是誰,而是向全社會提供了一種公平競爭的渠道,令全社會無論是上下階級都有同臺競技的機會,最終自然是平民子弟的參與熱情最為高漲,最渴望以此來改變出身,漸進式的科考慢慢就演化成為了平民子弟的上升通道,由此打破了千百年來貴族階級對政治權利的絕對壟斷

自隋煬帝肇始,科舉制的誕生目的是為了壓制關隴集團的一家獨大,給皇帝提供更為簡單豐富的人才資源,也是因此招致了關隴集團的嚴重不滿,最終隋王朝草草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唐朝統治者也面臨著同樣的煩惱,到了武后專政時期,因為政治鬥爭的需要,武后基本上把唐初的士族們全部幹掉,並通過科考向庶族打開大門以填補官僚隊伍。至宋太祖時期,宋代獨創糊名制度,科舉制儼然成為了仕子們公平競爭晉升的制度保障,平民階級成為了官僚隊伍的主體。

平民思想的興起

俗語講:“倉稟足而知禮儀”,誠然,物質生活滿足了,自然就加大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唐宋時期,中國接連迎來盛世,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為平民主義的思想的興起打下了基礎。

由唐到宋,隨著造紙術的成熟,印刷術的應用,人們獲取知識的成本大大降低,曾經只有貴族能夠讀書識字的權利,逐漸推廣到了平民之家。平民階層通過讀書參與到科舉考試當中,也通過書本開闊了視野,進入到上層社會的平民子弟更是加大了對平民階層的讚美與謳歌,從而在輿論上產生了巨大的轟動。

平民文學漸漸興起,並以樸實無華的風格成為社會的主流,一改往日貴族文學的華麗空洞,唐宋兩朝的兩次古文運動,尤其是宋朝的古文運動,是平民階級對貴族文學的劇烈衝擊,引發了民眾的強烈共鳴,平民思想民眾基礎廣泛,得到了時代的認可。

平民階級的崛起萌生於中唐,興盛於宋代,是唐宋大變革時代的歷史發展必然趨勢,從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來看,社會政治變革的條件日臻成熟,門閥士族註定會被時代所摒棄。


文哥哥江西


準確的說:不是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是被平民階層所取代。主要有以下原因:

土地制度的變革

  中唐之前,封建王朝長期依賴於土地和人頭來收稅,這是由我國農耕文明的國情所決定的。在一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生產力落後的大國裡,這樣徵收的好處就是可以根據人口和土地的多寡,很容易就能推算出財政收入的總額,不僅能保證政府賦役,還大大降低了徵稅的成本。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口的數量激增,而土地的數量是固定的,這就導致了人均土地數量越來越少,再加上門閥士族這些特權階級的圈地兼併激烈,就讓許許多多的農民成為了失了土地的流民,從而政府的稅收收入大打折扣,進而導致了均田制度處於崩潰的邊緣。

  唐德宗年間,朝廷選擇拋棄了實行了幾百年的“均田制”,取而代之的為切中時弊的兩稅法。兩稅法是按照個人財產繳稅,分別增加了商業稅的徵收,其目的是瓦解門閥士族,迫使他們因為利益分化為一個個小家族,不再具備能與國家抗衡的能力,同時也能夠讓無地無財的農民獲得解放,選擇入城勞務,促進社會人口流動,所以土地制度的變革,很大程度上瓦解了門閥士族,解放了廣大農民階級。

  體制機制的創新

  門閥士族發展了近千年,豪強大族對封建統治的威脅也日益顯見,並釀成了無數次的社會動盪,尤其發展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朝代政權頻頻更迭,而這背後的破壞者當屬握有兵馬錢糧的權貴集團,這就迫切的需要中央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從而壓抑住門閥士族的力量。

  科舉制的應運而生則恰逢其時,科舉制最重要的意義倒不在於考試的內容,也不是選拔的人是誰,而是向全社會提供了一種公平競爭的渠道,令全社會無論是上下階級都有同臺競技的機會,最終自然是平民子弟的參與熱情最為高漲,最渴望以此來改變出身,漸進式的科考慢慢就演化成為了平民子弟的上升通道,由此打破了千百年來貴族階級對政治權利的絕對壟斷

  自隋煬帝肇始,科舉制的誕生目的是為了壓制關隴集團的一家獨大,給皇帝提供更為簡單豐富的人才資源,也是因此招致了關隴集團的嚴重不滿,最終隋王朝草草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唐朝統治者也面臨著同樣的煩惱,到了武后專政時期,因為政治鬥爭的需要,武后基本上把唐初的士族們全部幹掉,並通過科考向庶族打開大門以填補官僚隊伍。至宋太祖時期,宋代獨創糊名制度,科舉制儼然成為了仕子們公平競爭晉升的制度保障,平民階級成為了官僚隊伍的主體。

  平民思想的興起

  俗語講:“倉稟足而知禮儀”,誠然,物質生活滿足了,自然就加大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唐宋時期,中國接連迎來盛世,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為平民主義的思想的興起打下了基礎。

  由唐到宋,隨著造紙術的成熟,印刷術的應用,人們獲取知識的成本大大降低,曾經只有貴族能夠讀書識字的權利,逐漸推廣到了平民之家。平民階層通過讀書參與到科舉考試當中,也通過書本開闊了視野,進入到上層社會的平民子弟更是加大了對平民階層的讚美與謳歌,從而在輿論上產生了巨大的轟動。

  平民文學漸漸興起,並以樸實無華的風格成為社會的主流,一改往日貴族文學的華麗空洞,唐宋兩朝的兩次古文運動,尤其是宋朝的古文運動,是平民階級對貴族文學的劇烈衝擊,引發了民眾的強烈共鳴,平民思想民眾基礎廣泛,得到了時代的認可。



論歷史觀點


唐之前,曹魏用所謂的九品中正制度來選任官職,對門閥勢力起了鞏固和維護的作用。導致權利被這些門閥士族以及外戚把持,而皇權旁落。隨著時間的推移,士族日益變得腐朽無能,驕橫之氣有增無減。有些大名士徒有虛名,一旦委以重任,往往僨事誤國。

唐之初,國家要用人,就不能不偏重庶族,也不想在政治上受制於這些門閥士族。通過考試選拔官吏,這就是科舉制。科舉制讓下層有能力的人也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打破這些門閥士族對權利的把控,不斷邊緣和淘汰這些對權力構成威脅的勢力,以達到鞏固皇權的目的。

至宋代,也是沿襲唐代的科舉制,門閥士族就這樣被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才有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悲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