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利潤三年下滑,薪酬變動如過山車,證監會詢問東莞銀行:是否調節利潤了?

近期,證監會對東莞銀行先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進行了反饋。根據反饋意見,2016年—2018年,東莞銀行公司銀行業務利潤總額連續下滑,2017年、2018年兩年甚至連年虧損;2016年—2018年,東莞銀行職工薪酬波動較大,證監會因此要求該行說明“是否存在為調節利潤而改變薪酬政策的情形”。

北青金融發現,自A股對銀行IPO“開閘”以來,近期已有浙商銀行、郵儲銀行、重慶農商行先後登陸A股。作為目前排隊IPO的16家銀行之一,早在2008年3月,東莞銀行就曾向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材料,但於2014年終止審查。今年,東莞銀行重啟IPO征程。求索A股11年的東莞銀行,此番能否圓夢?

淨息差波動中下行

公司銀行業務連續虧損

證監會官網近期披露的《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以下簡稱“反饋意見”)指出,2016年—2018年,東莞銀行的淨息差(淨息差即銀行淨利息收入和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分別為2.46%、1.98%、2.16%,在波動中呈下行趨勢。對此,證監會要求東莞銀行“進一步說明並補充披露生息資產收益率、計息負債的成本率、淨利差、淨息差波動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

根據今年3月國內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出具的《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以下簡稱“評級報告”),東莞銀行經營模式相對單一,營業收入對利息淨收入的依賴度相對較高,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在存貸款息差收窄以及金融市場以及資產管理業務面臨結構調整壓力的背景下,東莞銀行未來盈利水平的提升或將面臨一定挑戰。

此外,反饋意見還指出,2016年—2018年,東莞銀行公司銀行業務利潤總額連續下行,2017年、2018年甚至連年虧損,虧損金額由2017年的4002.70萬元擴大至2018年的2.21億元,一年間虧損擴大超過4.5倍。證監會據此要求東莞銀行“進一步量化分析並披露公司銀行業務自2017年起虧損且虧損增大的原因”。針對此一問題,記者詢問了東莞銀行有關負責人,未獲對方回覆。

三類貸款遷徙率大幅上行

房地產業務不良率一年內上升70bps

根據今年3月8日東莞銀行披露的招股說明書,2016年—2018年,東莞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69%、1.49%、1.39%,呈現出下行的趨勢。但反饋意見指出,該行“關注類、次級類和可疑類貸款的遷徙率有所上升”。記者發現,截至2018年末,東莞銀行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貸款的遷徙率分別為43.02%、78.41%、33.43%,同比分別上行10.80、44.56和13.71個百分點。

所謂貸款遷徙率,即在現行的貸款五級分類(從好到壞依次為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貸款,後三種為不良貸款)體系下,某一級貸款在一定時間內向下惡化(如正常類貸款變為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四類貸款,其餘以此類推)的速度。相較於不良率是對存量資產的統計歸納,貸款遷徙率則更加動態。

而就不良率來看,東莞銀行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該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為2.06%,不僅高於同期整體不良率水平(1.55%),更是同比增長了70bps。此外,針對東莞銀行與房地產業相關的業務,評級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末,東莞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貸款貸款總額的21.46%,同時公司類貸款抵押物絕大部分為房地產類相關資產。鑑於此,評級報告提示,“未來房地產市場的景氣狀況對上述貸款風險管理的影響值得關注。”

經營性現金流波動劇烈

資本充足率全線下行

東莞銀行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8年,該行的淨利潤由20.49億元增長至24.6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9.59%。但與之相對的是2016年—2018年東莞銀行經營性淨現金流走勢情況,上述時間段內該行經營性淨現金流依次為174.75億元、-78.51億元和52.03億元。

銀行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反映的是銀行與主營活動相關的現金淨流入(出),其計算公式為經營性淨現金流=淨利潤±非付現成本(如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一般情況下,淨利潤與經營性淨現金流的走勢應當具有相對的一致性。對於此一情況,在反饋意見中,證監會亦要求東莞銀行說明“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各期與當期淨利潤差異較大的原因”。記者就此詢問了東莞銀行有關負責人,未獲對方回覆。

此外,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東莞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03%、9.85%、9.84%,不僅同比分別下降了1.42、0.92、0.93個百分點,更是降到了2016年以來的最低點。鑑於此,反饋意見要求東莞銀行說明“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持續下降的原因”。記者詢問了東莞銀行有關負責人,對方未予回覆。

員工人數連年下降

職工薪酬變動如“過山車”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年末,東莞銀行員工人數分別為4183人、4182人和4158人,數值呈現下行的趨勢。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上述時間段內,東莞銀行“應付職工薪酬”項波動卻極為顯著。尤以其中“短期薪酬”項為例,2016年、2017年、2018年年末,東莞銀行該數值分別為4.39億元、3.14億元、6.39億元。

對公利潤三年下滑,薪酬變動如過山車,證監會詢問東莞銀行:是否調節利潤了?

針對上述數據劇烈波動的情況,反饋意見要求東莞銀行就“報告期內薪酬政策是否保持一致,是否存在為調節利潤而改變薪酬政策的情形”作出說明。記者詢問了該行有關負責人,未獲對方回應。

3年內合計被罰417.5萬元

股權轉讓定價存疑

公開資料顯示,東莞銀行成立於1999年9月8日。截至2018年末,該行總資產為3144.99億元,下設總行營業部以及12家支行,展業區域包括廣東省主要城市及湖南、安徽部分區域。

企業預警通App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東莞銀行合計被監管罰款417.5萬元。其中,2018年9月13日,因“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貸款用途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東莞銀行廣州分行被一次性罰款110萬元。

對公利潤三年下滑,薪酬變動如過山車,證監會詢問東莞銀行:是否調節利潤了?

另據反饋意見,2016年—2018年,東莞銀行共進行股權轉讓312筆,但轉讓單價差別較大——高至8.26元/股,低至1元/股。鑑於此,證監會要求有關中介機構對該行“股權中是否尚存在信託、委託代持等名義股東與實際股東不一致的情形,是否存在股權權屬不清等潛在法律糾紛的情形”作出說明。記者亦就此詢問了東莞銀行有關負責人,對方未予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