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圍棋黑棋貼目7.5目對黑棋影響大麼?為什麼?

濤聲依舊218110210


圍棋中黑棋先行,而先行是有先著效率的,這點無論是圍棋還是象棋都一樣。既然先行一方有利,那麼就須在貼目上給予白棋補償,所以有了貼目。最早沒有貼目的年代,黑棋先行極其有利,日本棋聖秀策獨創極其堅實的“秀策流”,無敵於棋壇。每每他去參加比賽,他人問及結果,他只要說一聲“我執黑”就意味著他贏了。

象棋沒有貼目一說,先行者同樣有利,怎麼消除這個有利元素,讓比賽變得公平?司令胡榮華曾提出一個方案,貼時競叫。宗旨是,紅方貼時,和棋黑勝。但因為此項改革顛覆了傳統的象棋勝負規則,所以沒能實行下去。紅方有利的“原罪”沒能改變。

圍棋開始有了貼目後,貼目數成為一大爭議話題,到底貼多少才合理?實行時間最長的貼目數是黑貼5目半,在那個年代,應昌期先生自創的應氏規則提出黑貼8點(7目半),確實高瞻遠矚。中國圍棋規則現在實行的就是黑貼3又3/4子(相當於7目半),與應氏規則相當。

那麼問題來了,日韓圍棋規則中黑貼6目半,比中國圍棋規則和應氏規則都少貼1目,究竟那個更為合理呢?人類棋手其實很難評判這其中細微的差別,但有了人工智能後,問題似乎迎刃而解了。

騰訊開發的AI絕藝在對弈開始前,直接給黑白雙方判定的勝率分別是40%和60%,此舉等於說是認為黑貼3又3/4子偏多了;還有一個現象也能證明這個貼目數偏多,那就是在圍甲聯賽中,主場比賽時,主隊的主將有權選擇黑白,結果無一例外,所有圍甲主隊的主將選擇的都是白棋。既如此,黑貼3又3/4子從貼目數上而言,應該是偏多了。


聶衛平


世界上圍棋規則主要有三種:1.中國規則子空皆地,黑棋先行給白棋貼目7.5目也就是3又3/4子,黑棋184.5子獲勝,白棋177子獲勝。2.日韓規則數目法,提一子兩目,不收單官,黑棋先行給白棋貼目6.5目,按中國的數字方法黑棋183.5子獲勝,白棋178子獲勝。3.應氏圍棋規則黑棋先行給白棋貼8點,和中國規則差不多。現在主要的比賽規則一般都是使用中國或者日韓規則。那就是說中國人如果按照日韓規則參加比賽,執黑棋等於便宜一目,對職業棋士來說差別還是很大的,即使是業餘高手也會感覺到這種差別。中國規則按照大數據來看,願意執白棋的人比較多,勝率也大於執黑棋。日韓規則執黑棋要有一些優勢。總體來看,這幾種規則差別很大,統一規則很有必要,但作為各個國家根深蒂固的一種文化,還是有相當的難度。好在這些規則並不太影響比賽的進行。


奇渥溫V孛兒只斤



古代圍棋不帖目,執黑先行者佔優。這顯然不公平。

現代中國圍棋規則是黑棋帖七目半。日本和韓國分別是帖五目半和六目半。


現在中國圍棋規則黑棋帖目太多,白棋佔優。

其一、職業棋手普遍愛用白棋。棋手執白的勝率明顯高於執黑。

其二、人工智能對黑白雙方的評分:黑棋帖七目半開局的勝率只有42%,白棋達58%。


柯潔曾經說過:即使是參加韓國帖六目半規則的比賽,自己依然喜歡用白棋。

我認為,中國應該減少黑棋帖目。可以用日本帖五目半的規則,最起碼用韓國規則帖六目半。這樣才公平合理。


楊朱學派


讓目前水平最高的AI左右互搏,根據不同的貼目數量,連續下幾百萬盤,可以統計出最合理的貼目數量。


我是誰誰是我誰是誰o


似乎黑貼6目半,AI也顯示白勝率高。問題來了,既然都定論黑貼3又3/4子更不合理,如何糾錯呢?不糾錯的話,就是容忍錯誤繼續,難道就無法解決這個錯誤?


致遠36810


貼目7.5對於職業棋手來說,執黑難度增大,職業初段和九段差距也不是很大,半目勝負在高手之間常見,先手效率抵扣不了貼目,對於圍棋這種追求平衡和效率的棋來說,7.5目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一枚老憤青


究竟該貼多少,不說局外人即便職業棋手可能亦很難實斷,還是交給計算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