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適合與鬼同歡(怕了~怕了~)

今夜,適合與鬼同歡(怕了~怕了~)

關於鬼怪的故事,中外各國向來不缺想象力。今晚或許是群魔亂舞的一夜。在西方國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為了應景,咱們就談談它吧。

今夜,適合與鬼同歡(怕了~怕了~)

萬聖節期間,居家院落、公共場合,都會放上很多裝飾品,諸如各式鬼怪 、南瓜燈、還有黑貓以及巫婆的掃帚之類的東西。孩子們會穿上奇裝異服,拎著南瓜燈,去挨家挨戶地討糖。這讓我想起了童年的美好。

今夜,適合與鬼同歡(怕了~怕了~)

最被廣泛認可的版本認為,萬聖節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他們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的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蔔燈(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遊走於村落間,舉行一場秋收的慶典。

今夜,適合與鬼同歡(怕了~怕了~)

也有說是“鬼節”。死去的人的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間,看看人們圓滿的收成。活著的人會對鬼魂進行豐盛的款待。你看,夜間的篝火及燈火,是為了給鬼魂照亮路線,讓他們找到回家的路。

今夜,適合與鬼同歡(怕了~怕了~)

國人總是批評自己的人去過洋節,忽視自己的傳統節日。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不好多加干預。不過,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節日的內核精神,不忘祖先前輩的恩澤,過好當下,居安思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