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見一個“瘦身”後的紀檢監察辦公系統

精簡會議活動,改進文風、會風,控制檢查考核最終都是為了改進工作作風,而改進工作作風的最終目的則是為了提高工作質效。今年以來,呼倫貝爾市紀委監委以落實“基層減負年”要求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精神和內蒙古自治區減負26條工作措施以及和市委《關於進一步減輕基層工作負擔的通知》精神,律人先律己,立足系統內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痛點精準減負,推動減負決策部署在紀檢監察系統落地見效。

用電子郵件代替一包包A4紙

文印室的李姐過來送報紙,一改往日急躁的步伐,意外之餘細細一問,才知道她早已告別了冗長的文件複印、裝訂和電話通知工作,全部改用內部網絡郵件通知轉發。“不用經常加班了!”李姐既高興又輕鬆的說到。

一句話的背後,印證著一個“減負”精神的實際行動。能發郵件的堅決不發文件,能發消息的堅決不發郵件。能減就減,能刪就刪,本著精簡高效的工作原則,呼倫貝爾市紀委監委的辦公系統正在快速“瘦身”。

內網郵箱的一封封郵件代替了厚厚的紙質文件,每一次簡短的消息通知,更省去了接二連三的電話通知。

“誰如果需要紙質文件,隨時隨地就可以從內網郵箱下載;工作的具體要求,消息通知裡表述明確清晰,告別了傳統反覆的電話溝通模式,這簡直太方便了!”小張不禁稱讚道!

從嚴控制發文數量和發文規格,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一律不發;貫徹上級文件時沒有明確規定的,不再具體制定具體細則和配套方案;已開會部署工作任務的,原則上不再發文。從過去不同文號發放大量文件,到現在發文總量減至一半甚至更少的減負成績,讓紀檢監察干部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本職工作。

用會議套開拒絕“分身乏術”

“本以為到了開會‘黃金週’,工作業務又該停滯了,沒想到,這次竟然不用各大會場跑了,一個會通通搞定!”這是海拉爾區一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的深切感言!

今年年初,海拉爾區一次“壓縮”後的黨建工作會議集中部署了2019年度紀檢監察、統戰、組織、宣傳思想、政法五項工作任務,將區紀檢監察工作會議內容納入其中同安排、同部署,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中央“減負”精神,解決了幹部們總有跑不完的會場和分身乏術的現實困難。

呼倫貝爾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雲一龍曾多次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帶頭示範,紀檢監察干部要以身作則,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能不開的會,一律不開;能不發的文件一律不發,該取消的一律取消並執行到位。

精簡會議活動,竭力開短會、開套會或開電視電話會議的方式,不僅壓縮了會議時間,更提升了會議質效。除去照本宣科和泛泛表態,緊湊的會議安排,明確的工作重點,讓會議主旨更明確,會議內容更好吸收。

“最近的會議變少了,這讓我有更完整的時間和精力去攻克業務上的難題,感覺自己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市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室一名幹部信心滿滿的說到。

目前,工作會議大幅精簡已成為紀檢監察系統的常態。自治區紀委監委關於落實中央為基層減負精神的五條公開倡議,實打實的落實到了全市紀檢監察工作當中。

又是“朝發夕報”?不可能!

“當天發的通知,當天就要上報材料,這已然成為過去時了!”扎蘭屯市紀委監委的小劉笑呵呵的講道,“現在有減負要求了,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要求基層上報的材料都給予不少於2個工作日的準備時間,我們可以把上級精神吃得更透、把握得更準!”

明確的減負要求為基層紀檢幹部帶來了真正的工作“紅利”,沒有催人的最後期限,讓充分的準備,詳實的數據和準確的統計結果更好的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之間傳遞。紀檢監察干部在實際工作當中,也可以統籌安排好時間精力,平衡好各項工作任務需要,讓系統內部運轉更加流暢、高效。

讓“朝發夕報”退出歷史舞臺的同時,市紀委監委在要求基層上報材料時,更加註重統計口徑的一致性,工作要求的明確性和各項數據的匹配性,最大程度上減少並根除反覆上報、重複統計的形式主義弊病。在此基礎上,更加註重業務網絡系統的運用,專業數據上報時以系統內上報和數據傳送包的方式進行,一鍵接收導入系統,讓工作更加快捷高效。

終於不在“迎檢”路上

紀檢監察系統內,只要一提到黨風政風監督這幾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一直在檢查與被檢查之間奔忙,除去工作內容硬性要求的檢查之外,而今的黨風政風監督室終於離開了“迎檢”之路,摘掉了這特殊的標籤。

大幅壓縮督查考核數量,撤銷非必要的考核事項,更加註重工作落實情況的日常監督已成為當下紀檢監察系統的主攻方向。

面向全市14個旗市區,涉及工作中要開展督查考核的“必須項”,更多地通過綜合統籌,將考核任務精簡壓縮的方式進行,並主要採取各旗市區自查自評,市紀委監委日常監控、年終綜合評價的方式開展,讓考核與被考核者“坦誠相見”。同時,在開展督查考核時,不以留痕多少評判工作好壞,不以召開會議、印發文件等作為抓落實的主要依據,而是以工作實效和人民滿意度為衡量標準,切實做到為基層“減負”。

跳出檢查與被檢查的既定路線,讓黨風政風監督室的幹部能更好的集中時間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專項整治工作,用專項整治工作的成果帶動基層政治生態的好轉,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減負精神落到實處,帶來的不僅是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辦公經費的大量縮減,更多的是黨員幹部精神面貌的好轉和能力素質的顯著提高,從無用的形式主義中解脫出來,“瘦身”後的紀檢監察辦公系統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