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不由己,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爱,黄昏恋需多方共同配合

垂暮之年,许多老年人依旧有着性的欲望和爱的能力。然而,就因为年龄和不再年轻的身体,黄昏恋似乎成了难以启齿的请求。极大的舆论压力、子女的婚姻控制,以及社会现实,黄昏恋道阻且长。

人言可畏,老年人应该清心寡欲?

有人曾在深圳的街头进行过一次针对15-60岁范围人群的随机问卷调查, 在对老年人的印象调查问题上,357份有效问卷中,"清心寡欲"的选择量达到143人次,仅次于"健康"一词。很多人认为,已然脱离生殖年龄区间的老年人,早已与"性"无缘。

中国人虽然已经不再谈"性"色变,但在传统中依旧认为,为了生殖目的的性才是合乎规范的,而为了满足愉悦的性则会被当作淫欲。这实际上是一种无知。

性社会学家潘绥铭在《给"全性"留下历史证据》中提到,在中国,55-61岁的老年人中,53% 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39%的老年人可以达到每月3 次。而性学家金赛的研究则指出,94%的男性和84% 的女性过了60岁仍有性行为。

婚不由己,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爱,黄昏恋需多方共同配合

电影《廊桥遗梦》

并且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丧偶率高达26.89%,意味着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4个人就有1人失去固定伴侣。即便子孙绕膝,对于一些老年人而言,没有老伴儿也无异于孤独终老。

李叔叔的老伴儿患病多年,60多岁的他日日夜夜寸步不离的照顾着,亲戚朋友都看在眼里,逢人便说,"老李这么多年不容易","是个好丈夫","挺让人敬佩的"......

三年前,老伴儿去世了。几个月之后,李叔叔便找了新女友,两个人同居过起了日子。这下亲戚朋友看不过去了,对他指指点点,说"好歹守孝三年啊,人刚没就等不及找了","这么大岁数还找老伴儿"......闲言碎语不绝于耳,李叔叔不再是曾经那个"模范丈夫",而是如今的"老不正经"和"负心汉"。

如今李叔叔已经很少和这些亲戚朋友来往,他说"饱汉子不知饿汉饥,这么多年我太难了,也算对得住她了,往后的日子我要为自己活"。

在不少人眼中,老年人谈情说爱就是"为老不尊"、"老不正经"、"老流氓"。然而,

我们从未正视过老人的"情感需求",也从未理解这层"情感需求"背后的意义。

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黄昏恋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双方都有孩子,"怕搅得两家不太平",还有一些遭到了儿女的强烈反对,甚至因为老人再婚,断绝亲子关系。

有网友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大姑在他高中时去世了,剩下姑父一人。经人介绍,姑父认识了一位比他小10岁的丧偶女人。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很合得来,就有了结婚的打算。于是和子女商量,没想到,6个子女都强烈反对,害怕这个女人是来骗钱的。

姑父为了打消儿女们的顾虑,不让这个女人管家里的钱和生意,两人商量着,回老家开个小卖部,一人出一部分钱。后来,两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姑父也因为她戒掉了多年喝酒抽烟的毛病。

婚不由己,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爱,黄昏恋需多方共同配合

这时候,子女反倒不乐意了,觉得父亲背叛了他们死去的母亲。

直到有一天,女人承受不住了,一分钱没要就离开了姑父。

从那以后,姑父就变了个人,性格抑郁、暴躁。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在这个女人离开后的第二年,姑父就去世了。

临死前他还不甘心的对子女说:"你们不允许我跟她在一起,那我就下去找你妈。"

这个时候,子女才明白哪有什么背叛,不过是一个孤独的老父亲,想要一个陪伴而已。

黄昏恋的鄙视链,二环内不找二环外

菖蒲河是北京的一个公园,这里聚集了几乎全北京有相亲需求的中老年人。

婚不由己,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爱,黄昏恋需多方共同配合

你以为的老年人相亲,无非是跳跳广场舞,打打牌,打打麻将,通过休闲娱乐增进彼此的了解。但是,菖蒲河的相亲方式恐怕会颠覆你对老年人感情生活的认知。他们对相亲对象的要求直言不讳,相比于年轻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年轻人相亲要求学历、房车、工作等,老年人也遵循着属于他们的鄙视链:本地人>外地人;有医保和退休金>无医保和退休金;独立住房>与子女同住>租房;有女儿>有儿子>没有子女;有一个子女>有多个子女。

在菖蒲河公园的相亲角还会发现,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还讲究更深的规矩,二环内不找二环外的,城六区不找通州、房山等郊区的,再加上"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偏见,在鄙视链里,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排序。菖蒲河公园的相亲角,只是老年人情感生活的一个缩影。

婚不由己,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爱,黄昏恋需多方共同配合

不管丧偶或是离异,很多老年人都持有宁缺毋滥的态度。所以对相亲对象的要求也是十分严苛,就像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一样,都处在挑剔和被挑剔的状态。

老年人的情和爱,正是被社会忽略掉的一部分。社会应该给予老年人婚恋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子女更应该深入了解老人的情感需求,让老年人的婚恋之路更加平坦,真正安享晚年。

黄昏恋需多方共同配合

北京西城区平安医院心理医生李凤娥说,"遭遇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其子女多数已经成家,忙于工作和学习,无暇照顾年迈的父母。同时,很多老人会感觉无法再融入子女的新家庭,不愿与子女同住。有一个志同道合的老伴,互相扶持,共同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道路,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婚不由己,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爱,黄昏恋需多方共同配合

但是,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婚恋却困难重重,即使再婚,幸福的也是少数。要想使黄昏恋之路走得更顺畅,需要老年人、子女和社会的共同配合。

首先,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并且了解对方再婚的动机。

在结婚之前,除了要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爱好、经济情况等,还要真正了解对方再婚的动机。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选择再婚就抱有一些目的性。例如,女方想找个经济依靠,男方想找个"保姆"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没有丝毫感情的婚姻,非但不能长久,还可能对老人的身心造成又一次的伤害。

其次,再婚前,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婚后发生财产纠纷,也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

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相关的咨询和服务,并为再婚遇到的困难提供法律帮助目前,《沈阳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办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子女及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

婚不由己,老年人无处安放的爱,黄昏恋需多方共同配合

兢兢业业活了大半辈子,剩下的时间为自己活,没什么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