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商的寥寥數言,就能看出你到底懂不懂玉,新玉友看完恍然大悟

相信玉友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聽過小區裡“磨剪刀”或者“收舊頭髮,舊手機”的吆喝聲,做生意敢吆喝其實是一種彰顯自己商業能力的行為,吆喝的內容雖然簡單,卻傳達了一項專業的服務技能,在玉石行業,商家銷售過程的某些“吆喝”其實也是暗藏玄機,就看你能不能聽得懂,今天和玉大叔就摘選一些比較常見的商家行話,看您是否能聽明白背後的寓意。

玉商的寥寥數言,就能看出你到底懂不懂玉,新玉友看完恍然大悟

一、這個是大開門,沒有勞動過的料子。

大開門這個詞其實來源於古玩界,原本是成語“開門見山”的簡化版,意思也很簡單指明擺著的東西,和田玉能大開門的料子,基本都是玉石的原特徵非常的明顯,比如玉質十分細糯,或者是皮子的毛孔很清晰,這些都是眼睛看就能明白的。

玉商的寥寥數言,就能看出你到底懂不懂玉,新玉友看完恍然大悟

不過後面這句“沒有勞動過”就比較耐人尋味了,“勞動”在業內是動手腳的意思,一般什麼樣的料子需要“勞動”呢?無非就是滾磨加毛孔和上皮色兩種,直接搞塊玻璃偽造玉石也太低級了,像偽造皮色還是需要專業眼光的,許多玉友在網上見慣了大石頭上色的照片,以為行業內的染色都是這種一大塊紅色石頭,實際上今天的染色工藝尤以蘇州技術見長,都是先染色,然後挑染的比較真實的部位下手雕琢,最終僅留一點點染色的部位,由於留下的可見皮色太少太小,行家判斷起來也非常困難,所以說沒有金剛鑽,是否“勞動過”還真的不好說。

二、這是地道的羊脂和田玉,你看這白度。

玉商的寥寥數言,就能看出你到底懂不懂玉,新玉友看完恍然大悟

我們要注意一個文字的細節,和田的羊脂玉和羊脂和田玉不是同一個東西,和田的羊脂玉主要是指新疆籽料的白玉,產地身份的象徵使得羊脂玉的質地細糯油潤,顏色黃中帶白,品質很高價格也貴;而羊脂和田玉指的是色度達到“羊脂玉”水平的和田玉,不具備產地的概念,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白玉來源於青海以及俄羅斯產地,羊脂玉只是一個商品稱呼,根據國家標準GSB16-3061-2013《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裡的六大分類只有“白玉”,並沒有“羊脂玉”的官方說法,現存的羊脂玉證書都是由新疆的鑑定機構出具的,是根據新疆地方標準2010年6月1日實施的《和田玉實物樣品地方標準》來確定的,也就是說除了新疆的鑑定機構,外地機構理論上不允許出具“羊脂玉”的鑑定證書。

三、和田玉每天都在漲的呢,現在看價格貴,以後更貴。

玉商的寥寥數言,就能看出你到底懂不懂玉,新玉友看完恍然大悟

這句話也對也不對,和田玉的確是年年在上漲,並不是所有的和田玉都在上漲,比如我們以2019年為例,今年上漲最快的原料是俄料和紅皮籽料,每年和田玉的上漲邏輯主要是以原料為主,雕琢過的料子只有押對了行情才有戲,去年漲幅最快的料子是且末糖料和青花,每年的情況都不太一樣,以業內來說當然還是收藏原石的潛力最大,經過雕琢的玉石其收藏價值要見仁見智,不在圈內是很難完全理解的。

玉商的寥寥數言,就能看出你到底懂不懂玉,新玉友看完恍然大悟

今天分享的內容看似簡單,也非常常見,背後的商家邏輯是很深的,有時候寥寥數言就能判斷出您是不是真的懂玉,只有經常逛市場混玉圈,才能保持對市場的敏銳性,讓您的收藏之路更加的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