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企業招聘時候不寫薪資待遇?

智竅


有過在網上投遞簡歷進行求職的人就會發現,在所有崗位中,有80%甚至更多的職位在薪資那一欄寫的面議。這就讓求職者很糾結,面議到底是多少錢,能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呢?以楠哥的經驗,大部分公司在招聘時寫薪酬面議有如下幾個原因,

1、公司內部對薪酬確實有一個範圍,但是需要根據候選人的具體情況以及面試表現確認,因此先寫面議比較穩妥

這種情況下,不寫具體數字有兩個好處,一是會讓那些剛剛符合招聘要求,可以被錄用的人不至於有太高預期。比如如果寫出薪資10-15k,所有人都會奔著15k去談。同時,這樣做也可以讓那些能力超出崗位要求,很優秀,對薪酬有比較高的要求,但是公司願意突破薪酬範圍的人投簡歷試一下,畢竟一個想要20k的人看到了10-15k就不會投簡歷了,那企業就錯過了一個人才

2、崗位的薪酬水平較低,如實寫出來可能根本沒人應聘

不得不說,很多企業招聘時不寫薪酬主要是這個原因。他們總是期待著白菜價就可以忽悠來一些還不錯的員工。但是如果直接把白菜價寫出來,那根本不會有人去面試。但是通過薪酬面議的表述,一定有人投簡歷,這樣就有了在面試裡進行洗腦和忽悠的機會,就算成功率不高,也總能忽悠到一些人

3、沒有特別的理由,一直以來公司的招聘信息都這麼寫,所以就延續下來

有些公司可能在最開始招聘時確實是因為某些原因在薪資一欄沒有寫明確數字,但是後來其實情況發生了變化,已經不需要寫薪資面議了,但是HR 圖省事兒或者HR 已經更換過,也沒有動腦子去想,就直接沿用了原來的表述

所以,大家不能因為招聘說明中沒有寫具體薪資就不投遞簡歷,關鍵還是要看面試中的情況來進行判斷,否則可能會錯失一些機會。


職場是個大江湖,不是能力強就可以平步青雲、一帆風順。這裡面的門道有很多。

想知道更多職場真相,歡迎關注楠哥說職場,也可以向我提問,相信我的答案一定會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獲得職場上的成功!


楠哥說職場


說這個事情之前,老王先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昨天。有個女孩兒去我司面試,但不是我部門的。因為會議室有人在用,就在茶水間接待了這位妹紙。我看得出來這妹子是大學生剛畢業,顯得很拘謹。我們公司在北京,據說這妹紙有實習經驗,在談及薪資的時候這個妹紙非常不自信的說了一個4000,在北京這個城市4000真不夠幹啥的。可能活著是夠了,要想有所發展不太現實。

言歸正傳,為什麼企業招聘時候不寫薪資待遇?老王認為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一,保密性,很多公司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是怕競爭對手挖牆腳,通過招聘簡章得知公司的薪資待遇,從而挖牆腳。雖然一些知名公司的薪資是透明的,但沒有人會拿到桌子上來挑明瞭說。

二,防止新老員工薪資因差異出現矛盾,有些公司做人才儲備和企業改革。為了吸引一些人才,在薪資方面給出的待遇會高於老員工,不寫待遇的原因是怕老員工心理不平衡。一般的新員工入職都會要求其對工資保密。企業招聘信息上都是有公司署名的,如果工資待遇比老員工好,很可能造成集體事件。

三,同崗不同酬,個人不同薪資不同

,很多企業為了留住某一個人才,不惜給其高工資。雖然她和其他人同崗,但薪資不同。因為公司其他職位短時間內沒有空缺。公司又不想流失人才,採用這種方法也是無奈之舉。而且在應聘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崗位是需要通過和HR、經理、乃至老闆聊過後才能確定其待遇。

四,同行競價,薪資虛高,這個很好理解。行業利潤有區別,對人才的要求也有區別。同一個短缺崗位,這家企業出3500.那家企業為了招到人出4000,這樣容易造成行業薪資虛高。

五,節省成本,讓應徵者自己報價,從某種角度來講,你的個人能力決定著你的薪資待遇。也就是說在招聘崗位時,HR和老闆心裡會給這個崗位一個既定待遇。當和你聊完後,你給出你的薪資要求。HR覺得你值這個價格也是會妥協的。另外,沒有列出薪資,你的薪資報價低,而且能力還可以,公司不是省了一筆錢麼。

在商言商,在公司就考慮公司的利益。企業招聘時候不寫薪資待遇自有其道理。都是以利益、能力、人才薪資為導向的。


職場找老王


我就是做招聘的,有時候也寫面議。

主要有三個原因。

1公司的招聘崗位,給出的薪資低了,對比其他招聘的企業,沒有吸引力。

那麼想要招到人,就只有寫面議,讓技術水平低的人可以降低自己的薪資要求,前來面試。

2公司有薪資保密制度,往往公司裡的薪資制度導致薪資倒掛,新人比老人工資高。

不開高工資招不到人,直接寫明工資,又怕老員工看到,心裡不平衡,老員工辭職。

3公司害怕自己的薪資洩露,被別人挖了牆腳。

比如普工這個崗位,給誰幹都是幹,往往別人比你多出500塊錢,人就都被挖走了。只能搞點虛的,不讓你知道真實工資。寫面議。

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留言討論。


二寶職場


我看到了很多人回答說:法律規定要寫的。

那我來換個角度思考一下,你覺得你能讓企業給你寫多少?你值多少?

就像很多人說的,現在法律規定一定要寫一個薪資待遇,於是很多招聘信息裡一個大大的區間,3000-5000,4000-8000,甚至我見過2000-10000。有經驗的話你就知道,區間大的一般就是銷售,最小數一般就是你的底薪,你賣的越多,提成越多,也就“月入過萬,上不封頂”了。3000-5000,一般也會先給3000,然後給你一句“看你能力再提高”。

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差距很大

找工作最好是先對想去的行業的相關職位薪資待遇有一定的瞭解,比如深圳新媒體小編,沒經驗的3000-5000,經驗豐富的5000-8000,運營過幾十萬大號的月薪幾萬都有。這個是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職場是雙向的,你在選擇企業,企業也在選拔人才。如果一些公司願意花20000招聘一個新媒體編輯,那麼那些4000-5000的怎麼搶得過,他們要招到人,自然也會將待遇提高;如果市場比較飽和,競爭比較激烈,那麼供大於求的時候待遇也會與所降低。

但當你轉移到一個二線或三線城市,同樣的崗位又會不一樣,可能一個新媒體主編的待遇也才5000,所以,你要對所在的行業所在的城市有所瞭解,對市場環境和供求關係有所瞭解。

三、你的能力決定了一切

在面試過程中,如果企業發現了你的才能,很想把你留住,也會加碼,就算之前寫好了待遇區間,也會突破區間上限給你更高的薪水,要的只是你立馬決定留下來,或者從之前的公司離開來到這裡。

如果企業發現了你才能沒有你簡歷寫得那麼好,但是姑且能用,假設之前的區間是3000-5000,那麼他也可以跟你說轉正後3000-3500,但是試用期只有2500,於是,其實在你入職的前三個月,你的薪水沒有在一開始給的區間內。

所以就像第一點說的,就算寫了也是僅供參考,也會根據你的實際能力而發生改變。因此,你的能力才決定了一切。

看問題先看到自身原因,再看到客觀存在的原因。

在瞭解了該城市的行業市場下,你覺得你的能力能拿到多少?很多創業公司都會寫著“面議”,其實就是想在瞭解的過程中知道你的能力,然後給你適合你的薪水。

有人會說,有些公司會故意壓低你的價值,你值8000,但公司只給你5000。那麼,拿出你值8000的能力給大家看,在工作中,在職場中,沒有人能壓制你展現自己的機會,同事會看到,HR會看到,老闆會看到,獵頭也會看到。上帝是最公平的,他把機會留給那些默默努力著準備好的人。別的公司也會把你挖走,給你更高的工資,公司為了把你留住也會給你抬高薪水,於是,你的價值得到了體驗。

不要害怕去展現,也不要妥協去退讓,你的能力決定了你在這個環境下就該有這麼多待遇,相信自己的能力,並朝著更高的目標去前進。

忽視那個待遇區間吧,因為你值得更多!


黑馬訓練營


其實嚴格按照國家最近的招聘方面的規定,是要求企業招聘的時候把薪水和福利情況說明清楚的。

現在也逐步有不少企業已經做到了這一步,可以說是一種進步。但是仍有不少企業沒有轉變過來。

對為何喜歡工資面議,我的一位HR朋友這樣解釋,主要是怕同行知道後,會提高他們的工資,從中把求職應聘者挖走。比如,招聘一個IT工程師,如果企業標註月工資是8000元,同行看到這個信息後,就會許諾應聘者月工資是1萬元,這樣好不容易找到的人才就會被挖走,企業得不償失。

企業招聘喜歡薪資“面議”的第二個原因是量體裁衣,不花冤枉錢。朋友說,他們對求職應聘者不只看學歷、工作經驗等外在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跟實際能力有較大差別。過去他們錄用過一些碩士、博士,給予了較高的工資和較好的福利,但是入職後發現,有些人的能力比較差,跟崗位要求有較大距離,但因為已經談妥了工資和福利待遇,不好再降低下來。為避免再出現這樣的問題,現在採取工資面議方式,通過具體詳談觀察和短暫試用期具體表現確定薪資。

招聘企業上述兩個理由看似合情合理,其實卻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對應聘者並不公平,特別是第一個理由。招聘企業只顧自己的利益,而把求職應聘者放在了一個被動的地位,顯然是不公平的。第二個原因看似合理,其實卻隱藏陷阱。有些企業為減少人力成本付出,就會在所謂的面試和短期考察後,對求職應聘者給予一個較低的評價。

現在懂了其中的套路了嗎?所以呀,一定要具備足夠的面試技能,才能如魚得水面對各種面試。

我是職場達人秋葉大叔。歡迎你的關注!

秋葉大叔


很多企業不寫薪資待遇,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擔心薪資水平洩露。這個主要是針對同行業的,現在企業之間競爭都非常激烈,人才的競爭,往往就是從薪資福利開始的,如果一家公司的薪資被另一家知道了,那對方用高於這個水平的薪資福利來挖人,就麻煩了。

二、企業擔心公司內部同崗的人因為薪資不等而產生不好的想法。因為一家公司,同崗位的人,很多薪資其實是不一樣的,而絕大部分公司都要求員工對自己的薪資保密,不能讓其他人知道,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

三、一些企業希望利用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信息不對等來獲取低廉的用工成本。你不知道大致的薪資水平,我就可以藉機壓價。

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有一些公司會在招聘信息上寫出大致的薪資範圍。如果這樣子的話。求職者可以根據這個範圍的上限來談薪資哦。

覺得職前菌說的不錯,給個小心心吧:)


更多有趣、好玩、求職乾貨,敬請關注【51職前】微信公眾號~



應屆生求職網


根據小編近20年HR招聘經驗,企業一般不會在招聘時註明崗位的薪資待遇,具體原因如下:

1、由企業內部薪資體系決定,體現企業按能力和貢獻分配的導向,避免吃大鍋飯。目前多數企業的薪資體系設置偏好用寬幅薪酬體系,最終候選人的薪資確定取決於崗位價值以及員工的自身能力。企業會根據工作者的能力和業績來確定在同類崗位中處於何種水平,並給予相應的工資檔次。過往企業一個崗位只有同一個薪酬,沒法體現優秀員工的業績,導致大鍋飯,企業沒有活力。

2、讓真正關心工作內容和發展平臺的人到“碗”裡來。眾所周知,影響大部分人員擇業的因素是工資報酬。如果只是簡單的標註出崗位薪資,會讓企業斷絕了與候選人做深入溝通的道路,因為薪資不是簡單固定不可變的;但卻會將應聘者注意力過多的關注於薪資上,而非工作內容方面。

3、為企業與員工做薪資溝通提供彈性空間,避免與優秀員工失之交臂。大部分企業不害怕給高工資,但那隻對高績效、強能力員工有效。如果企業標註清楚了崗位薪資,會讓優秀員工望而卻步,殊不知一切皆可談,薪資不是最關鍵性因素。企業更關心是優秀人才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回報反而好說。

4、避免法律糾紛。如果企業在招聘時標註清楚薪資數字,從法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有效要約。但薪資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它還涉及到薪資結構、個稅和五險一金繳交等。所以應聘者和企業解釋數字角度不同(例如,企業會認為這是稅前一個大概數,員工則會可能會認為是稅後)。唯有在做薪資單對單溝通和入職時才能詳細解釋清楚,否則會造成大家對此問題的認知偏差,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5、保護好企業薪資信息,避免讓競爭對手瞭解。目前人才競爭越發激烈,高薪挖人層出不窮。薪資體系屬於企業的核心機密,很多企業也在內部規章制度裡嚴禁員工對第三方洩密。就是因為競爭對手很容易從你招聘時標註的薪酬信息中分析得知該企業的關鍵崗位薪資水平,從而調整自身薪酬水平,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薪資來吸引人才。

薪酬是件很複雜的體系,不是簡單的幾個數字,我們要看到背後的設計邏輯和企業的良苦用心。:)


管理三七二十一


現在基本上各大型招聘網站上都已經要求註明薪資了,沒有填寫薪資是發佈不了招聘需求,也就是說從源頭在阻止這種行為產生了。

但更多的企業選擇的是仍然還是填寫薪資範圍,並不寫具體的薪資待遇,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避免競爭對手知道工資範圍和工資體系。

現在人才的競爭更多的通過薪酬來進行,而應聘者也都是現實的,同樣的一個崗位,誰給的工資高就去誰那裡,如果企業將自己的薪資公之於眾,等於說將人才競爭的機會拱手相讓。

招聘需求掛在網上,註明薪資,競爭對手就會以高於該薪資一定標準的工資進行人才搶奪,而應聘者自然會選擇高工資的企業,最終讓招聘企業在人才爭奪中處於下峰。

二、避免內部員工進行比較,或產生工資倒掛。

很多公司都有一個這樣的現象,新招聘來的員工比老員工工資都要高,甚至有的員工比部門領導的工資還要高,出現工資倒掛現象,在市場上也形成了一種想加工資就跳槽的認知。

這是因為如果按老員工同等薪酬情況下,企業往往招不來人員,只能提高工資標準來完成招聘,而內部老員工因為調薪等限制可能一時加薪不到位,導致出現新員工比老員工工資高的情況。

為了提高招聘,會提高工資水平,而如果老員工看到同崗位招聘的工資比自己現有工資高,會出現不公平情緒,導致內部矛盾產生。

三、每家公司都是寬帶薪酬制,很多崗位是因人定薪,不是因崗定薪。

現在的公司都是試行寬帶薪酬,一個崗位都有一個薪酬區間,給一個應聘者定薪多少,是根據面試行為和過往經驗綜合評定,並不是根據這個崗位確定一個固定的薪資,可能一個崗位因為應聘者的素質不同最後定薪結果大不相同。

因此,公司大多是因人定薪,不是因崗定薪的模式,對於一個崗位也不能明確能給出多少。

綜述,這幾個方面影響了企業不能直接寫明薪資待遇,不過這點正在慢慢被薪酬區間取代,對於應聘者來說有一個大致的薪酬區間瞭解也是很不錯的。


春風HR


企業招聘時不寫薪資待遇,這裡面有兩大原因:一個是公司正面原因,一個是公司負面原因。它們具體是:



正面原因:

1、公司擔心競爭對手公司知道工資範圍和工資體系。寫上薪資後,競爭對手就會以高於該薪資一定標準的工資進行人才搶奪,而應聘者自然會選擇高工資的企業,最終讓招聘企業在人才爭奪中處於劣勢。

2、公司擔心內部員工知道後進行比較,產生工資倒掛。有些時候,如果按老員工同等薪酬情況下,企業往往招不來人員,只能提高工資標準來完成招聘,這樣就會出現新員工比老員工工資高的情況,導致公司內部出現不公平情緒。



負面原因:

現在好多公司都是寫的薪水與實際薪水不符,為了招人,標著高薪,實則低的可憐。比如說月薪10k,但是公司讓你完成你根本達不到的工作業績才可以拿到,達不到只能拿2k,實際到手工資並不高,這是有些公司在工資方面的套路,大家要注意識別。



關注職場郎中,給你不一樣的答案!


職場郎中


現在的公司都狡猾奸詐得很呢,就算在招聘信息上寫薪資福利又能怎麼樣呢?你能確保它是真實的嗎?很多公司為了吸引人才,故意把工資寫高點兒,面試的時候也跟你講他們的工資基本上在多少多少,進來之後向同事一打聽你就蒙圈了,正常工資只比底薪高几百塊。

比如,我有個朋友原來做銷售,但是銷售太累壓力太大,她扛不住每天加班到晚上9點多,於是辭職找其他偏行政類的工作。在網上看了很多類型的工作,發現家教機構老師這個職業還不錯,壓力不大還能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關鍵是她上學時的成績一直很棒,尤其是文科類。逛了逛招聘網站,發現有一家公司招聘信息寫的是薪資是5000-8000元每月,對經驗沒有太大要求,看上去還不錯,當時我也鼓勵她去嘗試。

面試完雙方感覺還不錯,談薪資時她有點懵了。試用期2個月,第1個月1400元,第2個月2400元。聽到這裡,我那位朋友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第一個月1400元剛剛夠她一個月的房租啊!再看,試用期過後每個月底薪2000塊,加上課時費就是綜合薪資。老闆說雖然底薪不高,但是每個月加上課時費差不多在3500元以上了,就算沒有3500元,老闆會給你補到3500元,給你一個薪資上的保證。還有寒暑假集中上課,課時費更高,基本上月薪會到5000元以上了。最重要的一點,這家公司要員工入職滿一年之後才會給交公積金,我朋友半年內買房的計劃更加難以實現了。

面對這樣尷尬的薪資,我朋友只能說回家考慮考慮,這跟她在招聘信息上的薪資差別太大了。她以為招聘信息上說月薪5000元-8000元,就算打個折,每個月也能拿到4000多吧。再加上她自己有點小副業,也還能接受,但是這麼一接觸一聊下來,全都不是那麼回事了。

所以,我朋友的事例告訴我們,最後你勞動合同上給你寫的薪資才是受法律保護,白紙黑字不會輕易改變的。招聘網站上的薪資寫得再多,那也是廣告,天花亂墜,不可輕易相信!

反過來想想,你如果是用人單位,你會願意把自己的真實工資水平寫上去嗎?

首先,這是商業機密,你也怕同行業競爭的其他公司知道你的薪資之後,抬高自己的薪資挖你公司的人,人才流失是公司的很大的損失,相當於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第二,你寫上真實工資之後,來你公司面試的人還有那麼多嗎?假如你只能給3000多的公司,你照實填寫,別的公司都寫5000+,你覺得別人會考慮哪家公司?工資高才是硬道理,所有工薪階層都是這樣,誰不需要錢?

第三,招聘信息上的薪資都是綜合薪資,加上各種福利,並且是按照業績、盈利最好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用來吸引人才的加入。尤其是銷售崗,一般底薪低,主要靠業績和提成吃飯。業績好的銷售月薪過萬不是難事,剛進公司的新員工沒有資源,沒有技巧也只能拿個底薪也是很正常,美其名曰“無責底薪”。

所以,招聘信息上寫不寫薪資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嗎?實地考察和了解才是關鍵,簽了勞動合同才有保障!

我是職場達人傅一聲,升職加薪有套路,歡迎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