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17.13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整子

鄉,見於《鄉黨篇》10.1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10.13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10.14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鄉,指古代社會中最基層的合作單位。

也寫作‘鄉’和‘饗’。

原,一本作“ 願 ”。 朱熹 集註:“鄉者,鄙俗之意。原,與‘願’同……蓋其同流合汙,以媚於世,故在鄉人之中獨以願稱。”朱熹謬解。

《論語正義》趙岐注:“萬章言人皆以為原善所至,亦謂之善人。”是趙訓“原”為善。前篇“侗而不願”,鄭注:“願,善也。”原與願同。中論考偽篇:“鄉愿無殺之罪,而仲尼深惡之。”字直作“願”,與趙訓同矣。

鄉原,《孟子·盡心下》: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 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 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鄉原”---的出處大概最早也就出自《論語》這裡孔子所說的。通常這個詞被人們解釋為相當偽君子的意思.但有一種後人錯誤的提法要注意了.這就是把鄉原寫作鄉愿.為什麼這樣寫呢?我的推理是絕對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鄉原的緣故.尤其是原字在此似乎無法正確解釋,於是隨便弄一個訛寫,解釋為誠實的意思.這是十分荒唐的.

根據《孟子》文本,“鄉原”實際上就是鄉里原人的縮讀.

鄉是古代的一個行政單位.類似現在的一個鄉村.但等級可能比現在的農村要高.古代的鄉的概念不是村落的意思.人群生活比較積聚多的居住地方.一個鄉里可能都有一個共同議事的地方,叫鄉校.也有可能是學習,政府辦公的地方. 見《子產不毀鄉校》。

原---指高,廣,平的,適宜人們閒居的地方.原人,就是借指這個意義來比喻鄉里那些聲望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古代鄉里有那些人聲望比較高呢?一般是指曾經充當政府從事公共工作,或非政府的公共工作,或具有一定知識的,或已經從比較高級的政府部門從事退出工作的人,或者是由早先時代巫祝演變過來的人等等,這些人來到鄉里,或在鄉里在社會和群眾中都有一定聲望,名望的人.可以看出,也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這樣的人,有的僅僅是憑聲望在此閒居,有的也參加一定的群眾事務活動的,有的也有一本正經擔任著差事的.春秋及以前時期,老是一種官職的名稱.地位是很高的.相當於天子的顧問.道德經的作者老子就是根據這個官職稱呼的.鄉里顧問就叫做原人.秦漢時期,原人的公職名稱可能已經取消,更改為[三老]的老的名稱.

但要注意一點原字的本義。原字在金文時代是寫作“邍”字。不存在“原”這個字眼。

後人可能在某些文本語句中解釋為其他字體,可能具有不同意義,一旦胡亂弄扯,則會出現辭不達意。

邍,圍捕追趕野豬的意思。

即是某些鄉里有聲望有地位的人把老百姓當作野豬一樣,趕到懸崖和平原地帶進行圍捕,然後當作祭品來供祀。

德---在古代並不做今天的道德解釋,而是相當於功德的意思.這個功德也不是通過個人的行為行事來表現道德素質和情操之類的東西,而是通過政府的公職行為對社會的作用,貢獻而獲得的功德的.但在孔子和當時社會普遍對德的認識已經比較抽象化,是在道德功德以及對社會的發展,國家的貢獻,人民的關愛等等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孔子的認識的德和德政的概念就是在這個層面提出的.因此有區別當時老百姓中的關於德的常識概念.

這個字的理解概念主要在“彳”字上面。

本義通常指諸侯以下的社會單位在擁有軍事能力層面,可以證明領導人獲得下面才人志士的青睞和推崇。

賊,《陽貨篇》:17.8 子曰: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堯曰篇》:慢令致期謂之賊;《論語·憲問》

《憲問篇》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先進篇》11.25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孔子為什麼稱鄉原,德之賊也呢?孔子認為鄉里原人的德行品性實際上不過是憑藉一定的社會政府所提供的職務以及擁有的知識權力而獲得社會名望和聲望的.這種憑藉就叫做賊.賊就是盜用名聲的意思.

散氏盤:「餘有散氏心賊,則鞭千罰千」

《書·舜典》寇賊姦宄。

《詩·大雅》不僭不賊。

《左傳·文公十八年》:“毀則為賊。”

《荀子·修身篇》:“保利非義謂之至賊。”

賊的意思就是以私人利益為目的動用軍隊的力量,反之亦然。

本文翻譯如下:

孔子說:鄉里那種有一定聲望的人把百姓當作野豬一樣來對待,是利用社會准入性資格動用軍隊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私人利益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