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千年“烂尾工程”大石佛,南北朝至明朝1000年才完工


河南省浚县,千年“烂尾工程”大石佛,南北朝至明朝1000年才完工。八丈佛爷藏身七丈高楼内,到了近前才看明白。

在河南省浚县大伾山,有一处依山开凿、高与崖齐大石佛,距今1600多年,开凿年代比乐山大佛过早400多年,石佛高22.29米,高度比龙门石窟大佛高5米余。

令人称奇的却不是这些,奇特之处在于楼低佛高,即:七丈高的大佛楼下藏身八丈高的石佛,当地称为“八丈佛爷七丈楼”。可是七丈楼里怎么能容下八丈高的石佛?只有到了近前才能看明白。

大伾山上寺庙众多,其核心是天宁寺,这座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的寺庙,因为内有一座中国北方最大的石佛而著名。大伾山大佛大概凿于后十六国赵时期,距今1600多年,高22.29米,有“全国最早,北方最大”之称。

这是一尊坐式的大弥勒佛像。佛像头部螺发,面方颊圆,面部略呈梯形。大佛目光平视,嘴唇紧闭,表情很是庄严。它左手扶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臂前举,手心向外。大佛坐在四周方墩上,足踏仰莲,五趾平齐,脚面平直。

八丈大佛坐于七丈高的楼内。“八丈佛爷七丈楼”,这句话很费解。只有到了近前,你才能看明白。原来,大石佛底部低于大佛楼底座三米,所以石佛虽然藏身楼内,个头儿却比大佛楼还高三米多。

据资料记载,大石佛俗称镇河将军,依山凿就,高与崖齐。专家介绍,大石佛其实属千年“烂尾工程”,南北朝至明、清经历1000多年才竣工。

大石佛在后赵时只是凿了一个轮廓。到北魏,随着佛教的兴盛,早已停建的大佛工程终于再度开工。唐朝时对石佛像的细部进行加工,元末毁于兵火,到了明旺夫脸时又对石佛塑以外身泥皮彩绘,大石佛经历了几个朝代才得以完工。大石佛折射着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艺术风格和社会经济状况。

明代张肯堂《浚县志》中记载:“大石佛,古称大佛岩。石勒以佛图澄之言,巉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镇河将军”的名称由此而来。秦汉以来,黄河在黎阳一带屡次决口。百姓苦于水患,因为无力抗拒黄河的泛滥,把解除水患的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