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潭柘寺秋景无限


潭柘寺兴建于西晋时期,西晋愍帝建兴四年,当时佛教刚刚传入北京地区,这座寺庙就开始修建了,是北京最早的一座寺庙。始创时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

到了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潭柘寺开山建寺,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潭柘寺就成为了幽州地区第一座确定了宗派的寺院,潭柘寺得到兴盛,开始在百姓心中有了影响力。

五代后唐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其徒千人讲法,潭柘宗风大振”,才使潭柘寺走出了“武宗灭佛”的阴影,重又繁盛了起来。当时的潭柘寺也从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

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将当时的寺名龙泉寺改为“大万寿寺”,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注意!这就是皇帝开始来潭柘寺并赐名拨款了!后代皇帝争相效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潭柘寺的地位,繁盛寺院香火,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

到清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降旨,命阜成门内广济寺的住持僧,著名的律宗大师震寰和尚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并于当年秋天驾临潭柘寺进香礼佛,还留住了数日,继续拨以巨款进行扩建。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二游潭柘寺,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并亲笔题写了寺额,从此潭柘寺就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不过不管哪位皇帝给改名字,但这里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现在我们看到的以紫禁城为核心的北京城其实明代开始兴建的。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前面提到的姚广孝,他就是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皇城大致也是如此。而紫禁城的太和殿更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

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清朝的统治者则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变动,就连紫禁城在内,也只是对建筑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

目前,潭柘寺保留了明清时的风貌,也存有许多价值极高的文物古迹,比如被称为潭柘寺二宝的“宝锅”和“石鱼”。

2019年11月3日拍摄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秋景。 金秋时节,北京潭柘寺内林木一片金黄,秋叶与建筑相映成趣,浓浓秋意中古刹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2019年11月3日拍摄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秋景。 金秋时节,北京潭柘寺内林木一片金黄,秋叶与建筑相映成趣,浓浓秋意中古刹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2019年11月3日拍摄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秋景。 金秋时节,北京潭柘寺内林木一片金黄,秋叶与建筑相映成趣,浓浓秋意中古刹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2019年11月3日拍摄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秋景。 金秋时节,北京潭柘寺内林木一片金黄,秋叶与建筑相映成趣,浓浓秋意中古刹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2019年11月3日拍摄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秋景。 金秋时节,北京潭柘寺内林木一片金黄,秋叶与建筑相映成趣,浓浓秋意中古刹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2019年11月3日拍摄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秋景。 金秋时节,北京潭柘寺内林木一片金黄,秋叶与建筑相映成趣,浓浓秋意中古刹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2019年11月3日拍摄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秋景。 金秋时节,北京潭柘寺内林木一片金黄,秋叶与建筑相映成趣,浓浓秋意中古刹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宝锅是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现存的直径1.85米、深1.1米,原来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是和尚们炒菜所用,可见当时寺庙内工作人员人数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