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尖監督村級“微權力”

“互聯網+”賦能基層政務公開,武平縣上線村級微權力“互聯網+監督”平臺,倒逼村級權力規範運行——

用指尖監督村級“微權力”

福建日報刊文 | 用指尖監督村級“微權力”

“動動手指,就能一清二楚地看到村部一樓三個月的房租是4500元!”3日,武平縣城廂鎮始通村村民修禮平在手機上查看村集體收入收支後說,“收支有據,心裡有底,再也不用擔心糊塗賬了。”

這源於武平縣於今年10月剛剛上線的村級微權力“互聯網+監督”平臺,平臺旨在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倒逼村級權力規範運行。

“農村的‘微腐敗’看似‘小問題’,卻會釀成‘大禍害’。鄉村振興相關政策不僅會因此大打折扣,更會破壞黨群幹群關係,危害基層和諧穩定。”武平縣紀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過去,村務公開信息只能在村裡公告欄上看到。信息留存時間短,村民知曉率不高,監督強度不夠。

作為基層的毛細血管,農村基層組織長期面臨監督難題。何解?武平給出的答案是:用互聯網搭建村民與村幹部之間的信息直通車,強化村級微權力監督。具體來講,在“i武平”APP及微信公眾號中,嵌入村級微權力“互聯網+監督”模塊,涵蓋“重要村財收支”“村級工程建設項目”“村幹部親屬涉權事項”三大公開板塊。

今年5月,武平決定在全縣開展村級微權力“互聯網+監督”工作,打造指尖上的高效監督平臺。以城廂、東留、中赤鎮為試點,每個鄉鎮選取3個村作為試點村,先行先試。

“城廂鎮人口多、項目多,作為試點鄉鎮具備典型性。”城廂鎮副鎮長林富生說,為控制人員合理開支,信息錄入等前期工作由村集體收入服務中心承擔,確保“花小錢辦實事”。

為提高村民知曉率,第一批數據正式上線後,武平就在當地政務服務號上宣傳報道,試點鎮同時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宣傳。“我們在村務公開欄張貼宣傳海報,在村支部、村民代表及相關聯絡群中轉發宣傳,圖文並茂地展示操作流程,引導村民關注和使用。”始通村支部書記鍾森祥說。

始通村外出村民鍾春泉關心家鄉建設,他正是在微信群中注意到該功能。“真是太方便了!以後就算在外地,也能隨時查看到村裡的工程項目建設進展。”鍾春泉說。

後臺數據顯示,該平臺上線首日,總點擊量突破1000人次。

目前,三個試點鄉鎮已完成數據採集工作,其他鄉鎮將陸續跟進,於2020年全面鋪開。(福建日報記者劉必然 通訊員邱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