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小”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堅持黨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基層一線組織和黨員隊伍作用,立足“小平臺”、打贏“小戰鬥”、建好“小體系”,就能夯實基層發展根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立足“小平臺”,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穩固興盛無阻。把社區、院落的發展建設放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的大盤中,猶如滄海一粟,但社區、院落的綜合治理成效和文明發展程度,卻反映國家治理能力水平,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全國範圍每個社區、院落都建好了,國家的整體形象、綜合發展水平自然“芝麻開花節節高”。所以,社區黨委(總支)要清醒認識自己的職能定位,清楚認識基層組織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發展,社區帶領創新,用好“小平臺”,建好“小舞臺”,團結和帶領社區群眾苦幹實幹加油幹,激勵和鼓舞社區群眾建言獻策拿方案,強化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以旺盛的戰鬥力、號召力凝聚起強社區、興院落的強大合力。

打贏“小戰鬥”,突出共建共治共享。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只有鄰里和諧相處,社區治理才能穩步推進。社區工作人員身在基層、心在院落,與群眾天天面對面,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群眾的不理解、發牢騷要忍受;群眾的意見、建議要接受;群眾呼聲、要求要受理,可以說是時時有“案情”、事事要“迴音”,這就要求社區工作人員要施展渾身解數,與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鬥志鬥勇,用戰鬥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大其詞。成都市金牛區荷花池街道各社區採用黨委統攬、網格員包片、骨幹群眾強點的做法,既突出黨組織的示範引領作用,又強化基層骨幹隊伍的培養使用;既擴大了群眾參與基礎,又提高了問題治理效率,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院落,難事止於社區,極大調動居民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熱情,問題發生率,辦結率顯著提升。

建好“小體系”,強化社區院落治理。“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法。”健全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一個社區、院落就是一個小的生態體系,就是社會整體形態的濃縮展現,建好一個社區、院落就能確保一方安寧,實現一方振興。在基層的治理問題上,社區“兩委”處於最前沿,社區工作人員幹在最前線,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強化黨的意志,體現黨的政治引領的基礎上,走開依法治理、科學治理路子,用好先進載體、引入時尚理念、注重人文關懷,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治理體系,形成全時、全程、全員參與的治理風格,實現“小體系”運轉高效,“微循環”迴路閉合,體現時代特色、體現地域風格、體現文明友善。(來源:共產黨員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