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中晚唐歷史教科書

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屬於讓普通觀眾發燥的電影,絕大多數觀眾除了欣賞取景的功夫之外,完全看不懂表達的內容。

正如侯孝賢宣傳這部電影時聲稱“這是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看懂的電影”,我覺得侯導說對了一半,其實這是一部只有“部分”中國人才的懂得電影,因為這涉及了對難以說清楚“中晚唐”歷史的理解,這裡我們就通過聶隱孃的“視角”來淺談一下這一段歷史,也算是解答了一些票友的疑問。

《刺客聶隱娘》:中晚唐歷史教科書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現在一提到我國曆史上的輝煌,估計百分之八十的人會選擇“唐朝”這個選項,而我們瞭解唐朝歷史大多也就是三個人:以人為鏡的唐太宗、日月當空照的武則天、開創盛世的唐玄宗,然後很多人就說不清了。

從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盛世戛然而止到朱溫滅唐長達150多年唐朝作為一個全國性的政權依然存在且時間也不短,這段歷史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這裡咱們的鏡頭先切換到天寶十四年那場被當時和後世稱為禍患之源的“安史之亂”

“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資治通鑑》)。

安史之亂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在此之前,因為廣袤的國土和交通運輸條件的限制,唐朝中央政府必須在中央和州縣之間設置一箇中間管理層即”道“,唐朝的藩鎮也就是”道“。

叛亂之初很短時間內,因為唐朝中央統治集團一系列失誤和內部政治鬥爭,使得”兩京“(長安、洛陽)很快陷入安史叛軍之手,玄宗皇帝倉皇逃亡四川成都,因為失去了”京畿之地“而喪失了統籌全局的能力。

玄宗為了平叛於是下了一道制命”准許所在節鎮自募軍隊,自調兵食,自署官吏,停廢了採訪使,改由方鎮主帥兼任觀察處置使“,相當於把本屬於中央的黨、政、軍權力下放到地方,於是方鎮主帥(大約相當於想在省級規模)事實上擁有了割據一方的法理性。

安史之亂平定後,因為唐朝中央政府經過”八年抗戰“已經十分虛弱,缺乏一支統御天下的軍事武裝,而彼時西部邊疆吐蕃的入侵使得當時唐王朝也無暇顧及地方藩鎮,而只能依靠藩鎮之間相互制約從而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刺客聶隱娘》:中晚唐歷史教科書

藩鎮類型因與中央關係的不同,也分為四種:一、割據型;第二,防禦型;第三,御邊型;第四,財源型。這四種類型通過軍事、財政、地理位置之間相互制約平衡維持了唐朝中後期一個多世紀的平衡,直到黃巢起義打破了這種平衡,當然這是後話了。

【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刺客聶隱娘》取材於裴鉶所撰《傳奇》。(又稱唐傳奇,後收錄於《太平廣記》)故事發生的背景就是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政府日益虛弱,藩鎮林立的唐朝中晚期,各藩鎮中尤以”割據型的河朔三鎮(盧龍、成德、魏博)對唐朝中央最為桀驁不馴!

這裡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當時藩鎮之間豢養刺客進行政治暗殺已經蔚然成風,元和年間力主削藩的宰相武元衡就是在上朝的途中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遣的刺客暗殺,可見當時的藩鎮多麼囂張跋扈。故影片取名為“刺客聶隱娘反映了當時那種肅殺、緊張的氛圍。

《刺客聶隱娘》:中晚唐歷史教科書

聶隱孃的刺殺目標是魏博現任節度使田季安,為啥要殺他?因為她師父道姑是影片中嘉誠公主的孿生姐妹,更重要的是道姑跟嘉誠公主政治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影片裡說的“不讓魏博下河洛”,意思就是阻止魏博與中央朝廷為敵,而現在田季安表現很不好,明擺著要對抗中央,於是只有肉體消滅之。

《刺客聶隱娘》:中晚唐歷史教科書

細細品味電影中田季安這個角色,確非梟雄之才,經驗、威望、能力都不足。具體表現在,

第一,第一次露臉的“政治局”會議,面對田興有理有據的形勢分析,你不同意就罷了,一說不出理由,二居然摔東西洩憤,三把人家無理由貶到邊境放羊,就因為人家說的話不憤青,這像一把手的作為嗎?怎麼看起來像“公主病”犯了!

第二,兩次面對他的正妻元氏都只能嚇唬,恫嚇,而人家一點都不怕,照樣我行我素,不鳥你!田季安只能砍東西洩憤,無計可施!

第三,元氏對田興和自己父親的暗殺他全然不知,可見消息之閉塞。

結局:歷史上田季安接見中央使者後突然暴斃,其妻元氏接管了魏博大權!田季安是一個可憐又可悲的人,身邊的盆友可能只有侍衛夏靖和胡姬,唉,怪不得不殺他,殺了也木用,空架子耳!

【責成其效,專事其權】

“觀察使職當廉問,位重藩維,受明王之寵寄,同國家之休慼。豈可但享崇貴,唯務優遊,羅聲色以自娛,顧凋殘而莫問,縱逃顯責,必受陰誅!自今以後,並請責其成效,專其事權,使得展意盡心,恢張皇化,敬事以守法度,節用以減徵徭。”——《唐會要》

唐朝中央是十分寄重於藩鎮對地方的管理的,以致說出“專其事權”的言辭,且安史之亂後,中央政府三分之二宰相皆有藩鎮工作的經歷,不能不說藩鎮對於“事功”方面還是有其獨特的作用。

如果用現代管理學的說法來說就是給予每一個行政層級相應的權力以達到管理當地行政區域的目的(責成其效),這也是限於當時交通和廣袤國土的歷史必然。

【歷史的反思】

唐朝藩鎮帶給唐朝的主要問題是:第一,軍政合一,導致地方勢力過重,而中央只能通過縱橫捭闔的政治手腕來平衡這種局面。

但是這一則需要皇帝英明(代宗、憲宗、宣宗),具備政治鬥爭的經驗和能力;

二則不要出現一股強大的外力(黃巢)來打破這種平衡。宋朝就吸取了唐朝這方面教訓“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併收了”從而地方就無法坐大。

《刺客聶隱娘》:中晚唐歷史教科書

第二、就是唐朝中央缺乏一直能控制地方的強大軍事力量,之後的宋朝則中央政府直接控制龐大的禁軍,所以終宋一世,始終沒有出現地方政權割據稱雄的局面,但是同時也造成了宋朝地方機制不靈、影響行政效率以及面對外來入侵地方往往力不能敵的局面。

所以,唐朝的藩鎮問題並不能一概而論的完全否定,它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性加上特殊歷史條件下偶然性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