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富被“追債”,賣車不如賣摩托?

“生存還是死亡”的話題,已經困擾力帆股份整整兩年。但局面似乎越來越差,並無好轉跡象。

10月25日晚,力帆股份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6.86億元,同比下降19.52%;虧損26.33億元,同比下滑2064.56%。目前力帆股份的總負債為178.63億。

飽受重壓的莫過於創始人尹明善,作為曾經的重慶首富,他已81歲高齡。他的兒子尹喜地也值得一提,因坐擁三十多輛豪車,尹喜地曾名噪網絡,被稱為“首代王思聰”。

債務壓身

近日,力帆股份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6.86億元,同比下降19.52%;和去年同期相比淨利潤暴跌2064.56%,虧損26.33億元,這也是自2010年上市以來,力帆第三季度淨利潤的首次虧損。

重庆首富被“追债”,卖车不如卖摩托?

更讓市場投資者憂心忡忡的是,力帆股份表示,受目前國內汽車行業普遍下滑影響,對公司汽車板塊業務影響較大,融資環境仍未好轉,對公司短期經營流動性造成一定壓力,若後續未有明顯改善,下一報告期可能會繼續虧損。

當然,A股市場上和力帆股份“同病相憐”的車企也不少,比亞迪第三季度也出現業績“大跳水”,淨利潤同比下滑近9成。

更可氣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一個月前力帆、眾泰等車企陷入“被破產”傳聞,迫使力帆於10月10日發佈《嚴正聲明》,媒體報道中提及的力帆汽車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經核實該情況不屬實。

“山雨欲來風滿樓”,儘管“被破產”傳聞被破除了,但力帆股份剛發佈財報還是反映其生存困局。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的負債合計為178.63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為168.94億元,短期貸款為90.09億元,短期償債能力較弱,甚至已經出現兌付危機。

好在,政府已經對於身陷困境的力帆股份伸出了“援手”。10月23日,為緩解力帆股份的債務壓力,重慶市政府介入協調,召集了地方金融辦及銀行機構債權人等,幫助力帆汽車組織成立了債權人委員會,要求各銀行“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力帆表示,目前金融機構方面已經“穩住”,非銀方面的債務公司也在積極兌付中。

“夢碎”汽車

從2003年至2019年,力帆集團在汽車行業整整堅持了15年時間,但是,不論是傳統汽車行業,還是新能源汽車和共享汽車,力帆經營的結果並不怎麼好。

2010年11月,尹明善帶領力帆成功上市,賽過競爭對手吉利、比亞迪等,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民營車企。上市後,力帆控股市值達到100億元。

2015年,力帆已經從偏居西南一隅的摩托車生產企業,發展至橫跨汽車、房地產、金融等多個業務領域的大型集團,甚至將觸角伸向了海外。不過這也成為力帆的巔峰,從2015年起,這個中國500強企業,力帆集團便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重庆首富被“追债”,卖车不如卖摩托?

雖然力帆汽車種類繁多,但是在傳統造車領域不足10年經驗,經驗少、競爭力低,基本沒有什麼競爭力和核心技術,說句實在話,力帆沒能靜下心來做汽車。

再加上2015年,汽車和摩托車市場整體銷售額下滑,力帆汽車又深受汽車質量問題困擾,銷量日漸慘淡,尹明善決定轉戰其他汽車領域。

尹明善決定將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金融,這兩大方向定為力帆今後的主要著力點。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上,尹明善栽了個大跟頭,損失慘重。不僅失去了最佳發展時機,也失去了口碑。

2016年10月,因力帆新能源汽車電池標示不符規定,財政部取消了力帆新能源汽車補助資格,並且吊銷了該型號汽車的生產資格,連帶損失了中央財政補助的1.14億元。

經過多方努力,直到2017年,工信部才恢復了力帆新能源車型的補貼申請資質,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力帆汽車的銷量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2016年財報顯示,力帆新能源車總銷量為4343輛,同比暴跌62.98%;2017-2018年,力帆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所提升為7738輛和10166輛,但同期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破百萬輛;2019年,前五個月,力帆新能源車銷量僅為1011輛,同比暴跌57.77%。

除了力帆新能源汽車的糟糕狀況,尹明善的另一個立足點汽車金融(共享汽車)也幾乎在雷的邊緣,

盼達用車成立於2015年5月,是力帆控股戰略投資的新能源汽車平臺,註冊資本為1億元,法定代表人是就是尹明善,力帆系持股比例達到81%。

重庆首富被“追债”,卖车不如卖摩托?

但實際上,盼達“自身造血”與“外來輸血”的能力均欠佳。並有傳聞說盼達陷入了退押金難的境地,曾在3個月虧損4億,光是在黑貓上的投訴就多達3000條以上。

可見情況不容樂觀,至此,尹老爺子創建的這個百億力帆帝國岌岌可危。

賣地、賣資產

在2017年度股東會上,作為大股東的尹明善曾表示,未來幾年有33億元債券將陸續到期。當時尹明善表示會出售閒置資產來還債,“比如南岸區上新街的土地,土地閒置差不多已經10年了,廠房一直空著,我們想辦法處理,正在跟南岸區政府商量。還有力帆摩托車工廠的土地,萬科對我們閒置的土地也有興趣,好幾塊閒置的土地,他們都有興趣,目前正在做盡職調查。”

為應對流動性危機,力帆股份除了以6.5億元將兩塊車牌中的一塊賣給車和家外,賣地也已勢在必行。2018年12月,力帆將原15萬輛乘用車項目的生產基地以約33.1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

但即便如此,力帆股份還是未能避免融資逾期、股權遭凍結的糟糕局面。

截止2018年,力帆股份流動負債賬面餘額高達187.80億,其中短期借款91.61億元,同期流動資產為134.29億。而除了流動負債遠遠高於流動資產外,力帆股份的財務費用在逐年上漲,2018年高達12.42億,幾乎翻了一番,為其淨利潤的4.9倍。

但頗為反常的是,截止2019年3月底,力帆股份的貨幣資金仍高達49.68億。伴隨著康美藥業、康得新等公司連番爆雷,“存貸雙高”已然成為資本市場“夢魘”。力帆股份也出現“存貸雙高”的跡象,似乎不是什麼好兆頭。

5月17日,上交所對力帆股份發出問詢函,要求其披露未來的還款計劃,並說明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和償債風險。但未等力帆股份對問詢函進行回覆,股權凍結便驟然降臨。

重庆首富被“追债”,卖车不如卖摩托?

賣掉最為值錢的資產後,力帆的處置資產奏效有限,難以填補26億元的虧空。力帆股份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非流動資產處置虧損1.15億元,即處置資產獲得的資金,要小於賬面價值。

這意味著,為了填補虧空,尹明善已經開始低價處理資產。

曾坐牢18年,47歲下海經商,54歲開始賣摩托車,創立百億商業帝國力帆,62歲進入福布斯中國百強富豪榜,79歲退休幕後繼續謀劃力帆造車夢——不得不說,曾經的重慶首富尹明善,是一個商界真正的傳奇。

不過,如今81歲的“重慶首富”尹明善,卻面臨一個尷尬的結局,力帆股份第三季度財報淨利潤暴跌,這位已經到了遲暮之年的尹老爺子也迎來了新的危機。

*部分素材來自金融觀察家、一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