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與醫生交談時,你可能經常聽到“五年生存率”,大家在描述病情嚴重程度時,也常以五年生存率進行衡量。那麼,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指標?

癌症的

什麼叫五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是臨床上用來反映某種癌症嚴重程度、進展快慢或兇險程度的一個指標,在醫學上,也用這個指標來評價癌症治療效果。

五年生存率是個統計學概念,通俗地來說,癌症五年生存率可以理解為:某種癌症經過治療後,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所佔的比例。實際上,確診癌症後,活到五年以上的人隨處可見,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甚至超過95%,五年生存率已不再是一個令人驚恐的指標。

癌症的

為什麼選擇五年作為標準

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癒,是在於它存在復發和轉移的風險。據五年生存率統計,晚期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較低的原因,大多並非手術或治療不成功,而是在治療前已經轉移或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經過一段潛伏時間,又重新增殖,或通過淋巴、血管在別處形成新病灶。

所以,當醫生告訴患者,病灶部位癌腫已經全部切除,手術相當成功,這還不能算治癒,只能說病情得到緩解和控制(穩定)。只有當癌症患者經過治療後,生存時間超過五年,又無任何復發跡象者,才可以認為臨床治癒。

所以,治療後5年內不復發轉移,之後患者所面臨的相關風險將大大降低,在臨床中,意味著已接近治癒,故常用5年生存率代表癌症的療效。

癌症的

別拿概率的事往自己頭上套

“哎呀,我只有30%的5年生存率,完了……”,這種是不對的想法,五年生存率只是一個統計概念,並不指某個患者的生死結局。五年生存率是一個對總體人群的預估、預期,對於個體而言,不必將總體的預估概率往自己頭上套。

雖然是同一種腫瘤,但每個人還是有個體差異,即使五年生存率僅有5%的胰腺癌,也有可能術後生存五年以上(臨床治癒),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那5%。因此,面對腫瘤,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輕易放棄治療。

癌症的

那活過5年就高枕無憂了嗎?

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只是一個統計指標,並不代表每個癌症患者的預後,而且,並不是5年之後,百分百保證不會復發或者轉移。

因此,五年之後依然不能放縱自己,需根據醫生要求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複查,這樣即使發現復發轉移,也可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與控制,從而延長生存以及提高生活質量。

癌症的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今年1月發佈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發病前10位和死亡前10位,如下圖展示:

癌症的

2018年6月,中科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佈會表示,隨著我國醫療質量和診療能力的提升,惡性腫瘤五年生存率已從 10 年前的 30.9% 提升到 40.5%。

對腫瘤進行早篩和早診,可以更大概率地發現早期癌症,從而提高其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以結直腸癌為例,1期腫瘤的五年生存率為95%,2期腫瘤的五年生存率為75%,3期腫瘤的五年生存率降為40%,4期腫瘤的五年生存率只有8%。所以,腫瘤的早篩早診早治療對提高五年生存率具有非常大的意義。但是目前我國早期結直腸癌的檢出率只有12%,腫瘤的早篩和早診還有待普及。

癌症的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群

真正需要腫瘤早篩?

癌症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多階段的過程,DNA甲基化是致癌的重要因素。癌症如果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癒率高達90%以上。

專家表示,腫瘤研究是一個高度綜合的難題,涉及篩查、診斷、治療、康復等各方面,基因檢測在各個環節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攻克腫瘤,除了積極治療,早期篩查和診斷也不容忽視,更應受到關注。

建議以下人群進行早期防癌篩查

☑ 注重健康的人群;

☑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 長期熬夜、三餐不定、無規律作息;

☑ 長期吸菸、重度飲酒;

☑ 暴飲暴食,喜食高鹽、醃製、燻烤、油炸食品等;

☑ 有呼吸道慢性病、消化道慢性病的人群;

☑ 超過3年未進行宮頸癌篩查或感染HPV病毒的女性。

癌症的

預防勝於治療,癌症其實並不可怕,完全可以早發現並預測和評估發生的可能性,及時預防並治療。傳統檢查方法檢測到的結果基本為中晚期癌症,對於癌症臨床治療來說意義已經不大,癌症早期發現是目前癌症治療最好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希望大家能夠對癌症早期篩查足夠重視。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癌症5年生存率將會大幅提升,癌症患者也將得到更好的治療,更好的生活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