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和經紀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藝人和經紀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近期跟一個娛樂圈朋友週末聚會閒聊,聊到藝人經紀這一塊就是之前特別火的經紀人綜藝。

大概是和自己的職業有關吧,這位朋友在談論時,顯得有些激動。她說看這檔節目的時候會有較強的代入感,但又覺得整個節目其實只展現了經紀人工作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細節,並沒有體現在鏡頭裡。

藝人和經紀團隊開會是怎樣的,可以看到藝人出席時裝週的幕後狀態是怎樣的,可以看到藝人拍廣告的工作是怎樣的,這些都是觀眾們平日裡比較少接觸和了解的行業狀態。

但透過本期節目,我們更可以看到藝人的一些想法原來和我們平時“認為的樣子”有所差別:比如朱亞文原來對某檔綜藝節目裡的一些觀點是不認同的,甚至認為“真正的自己就不該出現在綜藝節目裡”;比如白宇對上綜藝的態度,也會呈現出一種不那麼積極的狀態。


藝人和經紀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這和大多數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藝人上綜藝能提高曝光量,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不是每一個藝人都那麼熱衷於上綜藝,尤其是對自己的演藝事業有所追求的人,他們的選擇就不會那麼“理所當然”。

朱亞文說了這樣一句話:“難道說演戲是為了圈粉嗎,我覺得這可能不是一個演員應該有的創作心態”。白宇也提到一個這樣的想法:因為綜藝有可能會讓一個演員在大家心目中形成一個固定形象,導致觀眾以後會跳戲。這是身為演員的藝人在面對職業訴求與傳播需求時,表現的一種想法。很大程度上,有這方面的想法也說明了朱亞文和白宇不是那種只追求名氣的演員,都還是對職業有很強的追求。

其實如果綜合整個行業而言,很多藝人都會面臨類似於這樣的選擇:一方面,為了提高知名度,需要加大曝光、提升討論量,參加熱門綜藝或者製造熱門話題,往往會是比較有效的方式;但另一方面,出於職業追求的考慮,深知自身的主業是演戲,多出好作品,成為觀眾心目中有口皆碑的好演員,才是內心最想抵達的狀態。


藝人和經紀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可稍顯殘酷的是,想要多出好作品,就得多接戲,而多接戲的前提,有時候就是得有知名度。我所認識的某位演員(在此不便透露姓名)就是這樣,本身有很堅定的職業追求,就是想做一個好演員,努力打磨自己的演技,只接自己認為好的劇本;但在名氣方面,卻因為只演電影以及作品不夠大眾而顯得籍籍無名,缺乏足夠的知名度,有些戲也就不會考慮到她,即使認為演技好,也只能拿到很次要的角色。

這對於演員而言,肯定是不太理想的狀態。也會考慮去參與綜藝節目的錄製,或者多參與一些能夠增強曝光量的活動,但真正有機會參與時,又會陷入糾結。這種糾結就像朱亞文和白宇提到的那樣,擔心曝光度上來了,自己在觀眾心目中的人設就被固定了,不能做真正的自己,甚至還影響到自己努力刻畫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