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險企浮沉錄①:保險業的“萬曆十五年”

文|秦桑

楔子

萬里層雲,千山暮雪。

保險史上的“萬曆十五年”過去的不著痕跡卻影響深遠。

“萬曆十五年”是明朝歷史上一個繞不開的年份,一個皇朝的轉折點。

縱觀新中國保險發展史,近十年來也有這樣一個重要的年份——2016年。這一年,並未有什麼劃時代的大事件橫空出世,但是數件不大不小的事件集聚、裂變、從最深流處湧動,至今左右著中國保險業的發展。

這一年,我國保險業保費規模實現歷史性突破,跨越3萬億元大關,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這一年,監管部門發出了“保險姓保”的最強音,保費盛宴下的資產驅動負債模式尾聲節奏明顯,行業大轉型一觸即發。

一年後,監管直接堵死了通過銀保、中短存續期業務做大規模的通道。

還是這一年,借保險“新國十條”的東風,資本“圍獵”保險牌照也進入高潮。隨後,有29家公司獲批、籌建、開業。創近2005年以來的新高。(注:為了便於統計,《今日保》此次將2016年以後成立保險公司統稱為“新生代”,共29家)

這批新生代保險公司,可謂生不逢時。他們既沒有趕上資產驅動負債的紅利時代,也沒有巨頭險企獨尊江湖積累的豐厚底蘊。

這批新生代保險公司,又可謂生逢其時。他們公司小,好掉頭,直接趕上了保險精細化、專業運營的時代。中國保險市場爆炸式的前景,更是其成長的沃土。

“三年定生死,五年打基礎”。29家險企已然走上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有夢想與野心,有掙扎與浮沉,也有不堪與宿命,一幕幕生疼卻執著的未竟之夢不斷上演。

不管願意與不願意,中國市場經濟的大潮裹挾著他們滾滾向前,從未止步。

即日起,《今日保》將推出“新生代險企浮沉系列”,帶你慢走這段保險史上不一樣的時光,試圖還原那場沸騰的“牌照”狂歡,正視接踵而至發展壓力,嘗試摸清其發展模式分化、經營邊界演化、商業模式進化等等。

2016:保險業的“萬曆十五年”

2016年,農曆丙申,全年無閏月,金融街15號門外甚囂塵上。

藉著保險“新國十條”的東風,彷彿要跟時間賽跑一樣,各路資本擁擠在金融街15號門外,所求只為一紙牌照。

監管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保監會共批籌了19家保險公司籌建,否決的3家,另有2家保險資管公司獲批。

這批公司的目錄裡:人保再保險、前海再保險、建信財產保險、三峽人壽保險、橫琴人壽保險、太平科技保險、眾惠財產相互保險、信美人壽相互保險、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華貴人壽保險、復星聯合健康保險、愛心人壽保險、匯邦人壽保險、和泰人壽保險、黃河財產保險、招商局仁和人壽保險、中遠海運財產保險、瑞華健康保險、北京人壽等在冊。

進入2017年,保險業對於各路資本的吸引力絲毫未減。僅元月,就有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海保人壽、國富人壽、國寶人壽等四家機構獲批籌建。

從獲批籌建的保險公司分類來看,壽險公司佔35%,所佔份額最大;互助保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各佔15%;健康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各佔10%;科技保險公司佔5%。新的保險公司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壽險和財險公司,相互保險、專業科技類保險公司,均在此時呱呱墜地。

從獲批開業至今,新生代險企年紀最大的不過“三歲”。但是,市場驟變,世事滄桑,成長之路有陽光,也有陷阱,稍有不慎即可歷經切膚之痛。

從業務領域迥異,到經營路徑分化;從股東路數不同,到高管掌舵差別;新生代險企早已走上殊途,未來能否突出重圍值得各方期待。首篇,《今日保》從七個板塊、兩個篇章來解構這批險企生長的外在土壤、內生潛能以及典例。

1 市場“溫度”:尚未成勢

梅熟蒂落,筍出成林?新生代險企生長的溫度既焦灼又合宜。

雖然29家新生代險企佔據了中國直保機構的16.29%,但是其總保費規模卻顯得微乎其微。

《今日保》統計發現,新生代險企2018年的總保費規模僅為125.68億元,市場份額約為0.3%。這與其成長時日尚短不無關係。

然而有一個不可忽略的現實,中國保險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壽險方面,大中型公司基礎好、轉型早,其原有的品牌、渠道、管理、機構優勢進一步強化,行業引領作用突出。而財險“老三家”坐傭先發優勢,在品牌認知度和管理水平上都更加成熟。

懷揣著理想而設的新生代險企,首先要面對的是骨幹的現實。能否從筍到竹,在市場謀得出頭之日?

幸運的是“馬太效應”還告訴我們,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 。

2 保費之“光”:狂飆與倒退

保費增速如一縷晨光照亮了新生代險企的成長之路。

雖然原保險保費始終停留在微小的規模,但是29家新生代險企成立至今,基本上都保持著高速的保費增長率,動輒數倍,顯示了強勁的成長性。

這點在壽險公司上體現的尤為明顯。譬如,復興聯合健康2018年保費同比增長了781.36%,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601.24%;愛心人壽2018年同比增長了601.24,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469.76%……

保費規模基數小是強勁增長的客觀基礎,也顯示出新生代險企渴望在有限的條件之下尋找到一條快速的規模擴張之路。

擴張路上並非都是坦途,也有陷阱。同期成立的數家財險公司保費增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已然出現了倒退。譬如,2019年上半年,海峽金橋財險保費增速同比驟降23.12%,易安財險保費同比下降18.63%,珠峰財險降19.76%,建信財險降18.61%。

無論是坦途還是陷阱,對於新生代險企來說,唯有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低成本試錯,或許在細分市場謀得一席之地。

3 渠道“基質”:發展“命門”

新生代生長之“基質”亦是“命門”。

渠道,即是保險機構經營的“命門”所在。在這2017年至今,尤為凸顯。

伴隨監管全面加強,直接堵死了通過銀保渠道、中短存續期業務做大規模的通道。銀保渠道的失勢,非網銷、電銷等直銷渠道可彌補。個險,成為大中型保險公司做大做強的唯一通路。

眾所周知,個險渠道搭建非一日之功。然而,既沒有傳統,更缺失底蘊,對於新生代險企而言,彷彿在這場戰役中早已失得先機。

幸運的是,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突起,個險經營輔以互聯網+化的改造成為當前壽險經營的主流模式。新生代險企也努力尋找突圍之路。海保人壽就曾攜手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慧擇網推出了,定製化網紅重疾險“芯愛”。

但是,在這種定製模式中,新生險企的話語權幾何,耐人尋味。

有渠道,才有保費,才能佔據市場。

如何破解渠道之困,成為很多新生代險企必須面臨的問題。

4 股東“死水”:資本窘境

為有源頭活水來,股東和資金是新生態險企發展的生命之源。

2016年,眾多資本都變身為巴菲特的“信徒”,試圖創造下一個神話。而發起設立保險公司成為必經之路。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共有70多家上市公司參與成立保險公司。同時,還有多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是全資子公司也參與其中。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事流轉或許只用“三年”。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往資本的喧囂早已灰飛煙滅。有些機構甚至自顧不暇,更逞論曾經的夢想。

近日,阿里司法拍賣的網站上,出現了珠峰財險的身影,其股東康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所持9.9%股權,在遭質押後,又將在近期被拍賣。其背後是康得集團及旗下上市平臺資金流動困難、財務糾紛不斷的窘境。

而國寶人壽有三大股東的股權或處於“被質押”狀態,亦或早已“被凍結”。

股東身處窘境,險企股權難免動盪,經營背後隱憂重重。

5 人才“土壤”:高管更迭

“鐵打的公司,流水的高管”,形容某些新生代險企,頗為確切。譬如,華貴人壽成立之初的總經理薛向剛,在開業不足一年之際便掛靴而去。三峽人壽的第一任總經理安逸民,任職6個月,即辭職。瑞華健康自孫偉光離職後,總經理職位至今空缺。

更有甚至,遭遇了掌門人落馬。今年9月,四川省紀委監委表示,國寶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易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高管的動盪,多源自股東和職業經理人的矛盾衝突。部分股東背景紛亂複雜,缺乏對保險行業的理解和認識,對經營的期待不理性,甚至異化公司的定位和牌照的用途。

現實並無他途。唯有所有者與經營者達成共識,險企才可能有真正面向未來的思考。

6 相互保險“冬眠”:蟄伏待時

好花難種不常開,少年易過不重來。

新生代險企還帶來了一種新的保險公司組織形式——相互制。

2016年6月,保監會正式批准眾慧財產相互保險社、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社和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三家相互保險機構籌建。這意味著,股份制保險公司之外相互保險,正式誕生於中國的保險市場。

2018年,信美相互牽手螞蟻金服推出了創新型重疾險“相互保”,上線僅一個多月,參保人數突破2000萬。前所未見的產品形態、瘋狂的擴張速度,一時引得整個保險行業側目,當之無愧成為當年保險業的最大爆款。不過有關產品的爭議也開始充斥行業,挺之者有之,謗之者有之。

此後監管出手,判定違規。此後的相互保險,逐漸趨於沉寂。亦或是“蟄伏待機,破塵有時”,但是相互保險依然前路漫漫。

7 “淮南之橘”與“淮北之枳”:地方性險企分化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彼時,受“兼顧區域平衡,機構發展要向一些保險機構少的中西部地區傾斜”監管思路的影響,寧夏、重慶、廣西、貴州、西藏、甘肅、海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區地均有保險牌照獲批。

對於這些由中西部地方政府牽頭組建的險企來說,它們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實現當地機構“零的突破”,補齊當地金融短板,提供差異化的保險服務。更重要的是,按照目前保險資金歸集總部統一使用的要求,設立地方保險總公司,保險資金沉澱後,可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而近年來,這批地方險企的發展也走向分化。

譬如,囿於西藏的地域限制,珠峰財險的發展仍處於設立初期。而華貴人壽、復星聯合等險企早已憑藉一系列網紅產品,開啟精細化發展之路。

8 “迎春花”:首家科技保險嚐鮮

作為我國首家科技保險公司,太平科技保險也成為我國第一家獲批籌建的科技保險公司。在科技企業風險保障需求難以滿足的背景下,成立專業的科技保險公司是一項創新嘗試。

雖然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也有專家表示,科技的技術和管理方法還在發展、成熟的過程中,很多概念無法確定,在缺少對於風險防範的定量評價工具的基礎下,保險產品難以定價,科技保險未來的發展情況有待觀望。

後記

2016年至今,對於中國保險機構來說,都在經受考驗,負債端強烈承壓,資本市場風雨飄搖。

今年以來,大型機構在轉型爬坡過坎之後,江湖依舊。但是,諸多中小險企更加苦不堪言。也不是沒有好消息,2019年三個季度3.5萬億元的保費業績,12.6%的增速依舊是GDP的兩倍餘。保險逆週期屬性顯現無疑。據此推測,下行週期中,伴隨更多增量型保障類產品的出現,保險業的增長不會低於GDP增速的兩倍,甚至會更高。

轉型陣痛,或許是一個行業從粗放發展走向精細發展,從青澀走向成熟所必須經歷的階段。而沒有歷史拖累的新生代險企,只要找準發展途徑,未來依然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